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十)——PMSM最小损耗控制策略

  

1 电机损耗是如何产生的

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包括机械损耗、铜损和铁损等。其中机械损耗随转速和工况的不同不断改变,是不可控的。此处仅考虑可控部分的电气损耗,包括铁损和铜损。下图为dq座标系下考虑铁损和考虑铜损的永磁同步电机的等效电路图。

     

电机的损耗分析都是基于上图进行的。图中除了基本的物理量,Rc 为铁损电阻,iod 和 ioq 为气息电流分量,icd 和 icq 为铁损电流分量。

我觉得这里在分析损耗之前,有必要讲解一下,图中几个交流电压源是如何来的,其实看起来是很熟悉的,我们在前面的文章https://blog.csdn.net/sy243772901/article/details/88069309有讲解到过,dq轴电压之间是存在耦合关系的,会产生耦合电压,并且随着电机转速的上升,还会产生反电动势,两者均会对电机的控制造成影响。因此图中三个电压源均来源于此。

                             

2 PMSM损耗的数学模型

根据功率基础计算方程 P = I^2*R来计算。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

其中 Pcu为铜损,Pfe为铁损。Phim 是总的气隙磁通。通过分析以上关系式可知,铁损主要由气隙产生,而铜损主要由电枢电流产生,在我的理解中,铁损部分是由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造成的,而铜损则是电机在输出转矩过程中驱动电流产生的。

3 如何实现最小损耗控制?

在了解基本的电路原理和数学模型之后,具体如何实现最小损耗控制呢?大部分时候得到数学模型之后,控制问题其实就是数学问题。电机的根据损耗的数学模型 Pcu 和 Pfe 的表达式,电机的总电气损耗为:

要求得总体损耗最小,就需要到 Pl 进行求导求极值。此时损耗模型中变量有 iod 和 ioq ,其中 ioq 可通过电磁转矩Te表示,电机电磁转矩方程为:

因此可得电机铜损和铁损的关于变量 iod 的表达式:

实现损耗最小控制就是实现以上方程的值最小,要实现系统损耗最小,则系统损耗关于等效直轴电枢电流的偏导数应为0,如下关系式所示。

最终可求得以下结果,其中 k 为加权平均参数,是对铜损最小电流和铁损最小电流的一个均值选取。最终得到 iod 的值,通过对 iod 的值进行如下控制,则可以实现电机的损耗最小控制。

4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在相同转速和负载情况下。其中红线为MTPA控制下电机损耗,蓝线为损耗最小控制策略电机损耗,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

注:
1:此为永磁同步控制系列文章之一,应大家的要求,关于永磁同步矢量控制的系列文章已经在主页置顶,大家可以直接去主页里面查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谢谢。
2:矢量控制的六篇文章后。弱磁、MTPA、位置控制系列讲解已经补充,也放在主页了,请大家查阅。

3: 恰饭一下,也做了一套较为详细教程放在置顶了,内含基本双闭环、MTPA、弱磁、三闭环、模糊PI等基本控制优化策略,也将滑模,MRAS等无速度控制课题整理完成,请大家查看^_^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