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迎來另一個VR寒冬嗎?

“我們的願景是,大約十年之後,VR/AR將成爲繼移動端之後的下一個主要計算平臺。它甚至比移動設備更加無處不在——尤其是我們進入AR時代後——因爲你無時無刻不在使用它…一旦擁有了良好的VR/AR系統,您就不再需要購買手機或電視或其他實體產品——到那時候,它們僅僅是數字商店中的應用而已。”——馬克·扎克伯格,2015年(資料來源)

本文最初發佈於Benedict Evans的個人博客,經原作者授權由InfoQ中文站翻譯並分享。

我們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嘗試VR,但沒有成功。這個想法可能很棒,但是憑藉當時的技術還遠遠不能實現,因而幾乎所有人都遺忘了它。然後在2012年,我們意識到或許現在可以實現了。摩爾定律和智能手機組件供應鏈意味着,我們已經具備了實現這一願景的硬件基礎。從那以後,我們已經從概念驗證階段,發展到可以有能力嘗試做一款真正優秀的面向大衆消費設備的階段。

然而,除了遊戲(或某些非常特殊的工業應用)之外,我們還不清楚一個出色的VR設備還有什麼其他的應用場景。我們做了五年的實驗項目,並且嘗試了各種內容,除了遊戲以外,沒有一個真正成功過。

同時,具有啓發意義的是,當下因爲疫情,我們被迫把自己關在家裏,視頻通話已成爲一種普遍的現象,但是VR卻沒有。這本來應該是屬於VR的時刻,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能說明什麼嗎?如果原始的VR體驗很棒,那麼相關應用的也會隨之出現吧?好吧,也許是這樣的。如果你嘗試過Oculus Quest,體驗確實令人驚歎,很容易認爲這就是未來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你在1980年的時候玩今天的遊戲機,你也會有同樣的反應。但事實上,遊戲主機的裝機量大概是1.52億-2億,遠不如PC的15億,更比不上智能手機的40億。遊戲確實是一筆很大的生意,但它只是科技產業的一個分支,而不是驅動產業生態發展的核心。大多數人對主機遊戲的體驗是在商場裏微軟線下商店櫥窗裏展示的Demo——我們說了一聲“做的不錯”,然後就走開了。很久以前,一個叫Hammy Sparks的學校老師(這是真事)提出了一個觀點讓我醍醐灌頂,他說,存在不同大小的無窮大。在科技領域,也存在不同驚豔程度的牛科技。

智能手機是廣泛的、普及的,而遊戲機是“深而窄”的,對應的是一個較小的市場。VR市場則更小,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找出一種內容形式逃脫這種“深而窄”的侷限,我們就只能假設VR的市場將是遊戲市場的一個子集。即使這樣,這也是一個體面的生意,但這不是Mark Zuckerberg收購Oculus的原因。它是科技領域的另一個分支,而不是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平臺。

這裏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想法。一種是,現在還不適合爲VR/AR開發App和生產力工具,因爲屏幕的分辨率還不夠高,無法讀取文本,所以我們還不能在360度的虛擬環境中工作,但這個問題遲早會被解決。另一種是,VR設備需要變得更小,更輕,而且不影響視線,這樣你就能看到周圍的空間。當然,這個問題我們也只需要繼續等待,尤其是等待更大的裝機量(大概是由那些善於挖掘用戶需求的遊戲銷售推動),創新就會以某種方式發生。

這些觀點本質上沒有什麼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但它們確實讓我想起了Karl Popper對馬克思主義者的批評——當被問及爲什麼他們所謂的科學預測還沒有發生時,他們總是說“啊,歷史環境不對,你只要再等幾年就好了”。當然,還有一種傾向,就是當馬克思主義者被問到爲什麼共產主義國家的結局似乎總是很糟糕時,會回答“啊,那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如今,我似乎經常聽到“啊,那不是真正的VR”。

換個角度來看,iPhone,PC,或者飛機,曾經看起來也是很原始也沒有什麼用,但是最終它們變得更好了,VR/AR也將會是同樣的情況。問題在於,iPhone或懷特兄弟的飛機確實是原始且不切實際的,但它們是概念的突破,提供了明顯的改進途徑。初代iPhone的攝像頭不好,沒有配套的應用,也沒有3G的網絡環境,但這些很快就能解決。Blériot完成人類首次駕駛飛行器飛越英吉利海峽,距離萊特兄弟的第一次試飛僅6年。VR/AR會有相似的發展路線嗎?曾經有一個很明顯的路線圖,從管帶式模擬機到Oculus Quest,再到今天的Oculus Quest變得更小、更輕。但要創造一個全新的消費行爲或消費應用模型,發展路線是什麼呢?具體來說,要想讓VR應用超越到遊戲以外領域,你認爲需要改變什麼?

進一步探究,我認爲或許有四個命題值得思考。

  • 我們即將迎接VR/AR重要轉機嗎?硬件和開發者生態再迭代一下,就能讓我們到達臨界點,S曲線就會轉爲向上嗎?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 VR/AR正處在iPhone誕生之前的智能手機的階段嗎?所有的核心技術都在那裏——我們有應用程序、觸摸屏和快速數據網絡等等——但我們需要改變範式,把它們組裝成更易於訪問的形式。Oculus是新的塞班(Symbian)嗎?值得注意的是,在iPhone出現之前,沒有人準確地知道手機會變成怎樣。正如我在這裏所寫的,對一種新事物的需求只有事後纔是清晰的。

  • 你戴在頭上的設備,將周圍的世界隔絕在外,將你置於另一個現實中,這種體驗以及硬件設備不是人人都能輕鬆獲取的,這之間是否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這是不是又印證了VR市場是“深而窄”的?畢竟,從遊戲主機來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購買。我猜想很多科技界的人會反駁,當我們找到了真正的VR,那就一定會是未來,但實際上我們不能把它當做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 或者,延伸開來,"真正的"VR需要一些完全不同的設備,而這正是將其推向通用設備的關鍵條件?如果說VR作爲頭戴式顯示器設備,太小衆,發展還需要新的技術。那新的技術,比如神經織網技術,難道不會有同樣的問題嗎?

文首馬克·扎克伯格發言中,當他談到AR和VR的融合,很多關於VR的設想(參考電影《頭號玩家》)的描述和頭戴顯示設備無關,而是一種眼鏡,或者隱形眼鏡,甚至是未來的某種神經植入物。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說即使是Oculus Quest也沒遠未達到這個“程度”,這實際上還只是在VR S型發展曲線的開始階段。智能手機的後繼產品將不只是融合了AR和VR,而是讓這種區別變得無關緊要——你可以全天佩戴,既能無縫地遮蔽和補充現實世界,又能產生無法區分的空間。從這個角度看,Oculus不是iPhone,而是Newton,或者說是Apple II,也就是說離普及還很遙遠,理想的情況下,普及設備也是十幾或二十幾年後的事情。

反過來說,這個論點的問題在於,當科技界人士談論未來“十年”或“二十年”的時候,實際上有點像在寫科幻小說——我祖父寫了很多科幻小說,但是我試着去思考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以及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路線圖,這些可能會告訴我們下一步可以建立什麼。但是,如果“真正的VR”還需要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發展,那我們真的要迎來另一個VR寒冬了。

綜合考慮所有這些問題,我想指出的不僅是除了遊戲之外,我們沒有VR的"殺手級應用",而是我們不知道一個可能的發展路徑是什麼。最早的PC也沒有殺手級的應用,但它們看起來很有用。我剛入行的時候,3G是熱門話題,每個投資人都在問“3G的殺手級應用是什麼?”事實證明,殺手級應用就是把互聯網裝入你的口袋裏,對於PC和3G,我們都知道接下來要打造的什麼,而VR,我們就無法告知了。這告訴我們,VR在未來會有一席之地。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是在什麼樣的地方。

作者介紹:Benedict Evans,硅谷知名風險投資人

原文鏈接:

https://www.ben-evans.com/benedictevans/2020/5/8/the-vr-wint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