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錨點定位和overflow的選項卡

如果在不考慮使用JS插件或者Query的情況下,基於錨點定位和overflow的選項卡,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代碼,大家一看就明白
效果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CSS代碼

<style type="text/css">
.container{margin:30px auto;width:500px;height:250px;}
.container .tab_head{
    height:40px;
    background: #eee;
    text-align: center;
}
.container .tab_head a{
	line-height:30px;
	margin:5px;
	display:block;
	float:left;
}
.container .tabs_cont {
    width:498px;
    height:238px;
    border: 1px solid #eee;
    overflow: hidden;
}
.container .tabs_cont .cont_page{
	padding:10px;
    width:100%;
    height:238px;
    overflow-y:auto;
}
</style>

HTML代碼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tab_head">
		<a class="click" href="#one">熱點</a>
		<a class="click" href="#two">體育</a>
		<a class="click" href="#three">經濟</a>
		<a class="click" href="#four">娛樂</a>
	</div>
	<div class="tabs_cont">
		<div class="cont_page" id="one">
			<h4>白種人——上帝的驕子!</h4>
			<p>去年暑假到上海,在一路電車的頭等裏,見一個大西洋人帶着一個小西洋人,相併地坐着。我不能確說他倆是英國人或美國人;我只猜他們是父與子。那小西洋人,那白種的孩子,不過十一二歲光景,看去是個可愛的小孩,引我久長的注意。他戴着平頂硬草帽,帽檐下端正地露着長圓的小臉。白中透紅的面頰,眼睛上有着金黃的長睫毛,顯出和平與秀美。我向來有種癖氣:見了有趣的小孩,總想和他親熱,做好同伴;若不能親熱,便隨時親近親近也好。在高等小學時,附設的初等裏,有一個養着烏黑的西發的劉君,真是依人的小鳥一般;牽着他的手問他的話時,他只靜靜地微仰着頭,小聲兒回答——我不常看見他的笑容,他的臉老是那麼幽靜和真誠,皮下卻燒着親熱的火把。我屢次讓他到我家來,他總不肯;後來兩年不見,他便死了。我不能忘記他!我牽過他的小手,又摸過他的圓下巴。但若遇着驀生的小孩,我自然不能這麼做,那可有些窘了;不過也不要緊,我可用我的眼睛看他——一回,兩回,十回,幾十回!孩子大概不很注意人的眼睛,所以儘可自由地看,和看女人要遮遮掩掩的不同。我凝視過許多初會面的孩子,他們都不曾向我抗議;至多拉着同在的母親的手,或倚着她的膝頭,將眼看她兩看罷了。所以我膽子很大。這回在電車裏又發了老癖氣,我兩次三番地看那白種的孩子,小西洋人! </p>
			<p>初時他不注意或者不理會我,讓我自由地看他。但看了不幾回,那父親站起來了,兒子也站起來了,他們將到站了。這時意外的事來了。那小西洋人本坐在我的對面;走近我時,突然將臉盡力地伸過來了,兩隻藍眼睛大大地睜着,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見了;兩頰的紅也已褪了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臉一變而爲粗俗,兇惡的臉了!他的眼睛裏有話:“咄!黃種人,黃種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上滿布着橫秋的老氣了!我因此寧願稱他爲“小西洋人”。他伸着臉向我足有兩秒鐘;電車停了,這才勝利地掉過頭,牽着那大西洋人的手走了。大西洋人比兒子似乎要高出一半;這時正注目窗外,不曾看見下面的事。兒子也不去告訴他,只獨斷獨行地伸他的臉;伸了臉之後,便又若無其事的,始終不發一言——在沉默中得着勝利,凱旋而去。不用說,這在我自然是一種襲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襲擊! </p> 
		</div>
		<div class="cont_page" id="two">
			<h4>背影</h4>
			<p>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p>
			<p>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爲了喪事,一半爲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唸書,我們便同行。</p>
			<p>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爲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p>
		</div>
		<div class="cont_page" id="three">
			<h4>動亂時代</h4>
			<p>這是一個動亂時代。一切都在搖盪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隨時變化之中。人們很難計算他們的將來,即使是最短的將來。這使一般人苦悶;這種苦悶或深或淺的籠罩着全中國,也或厚或薄的瀰漫着全世界。在這一回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兩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到了大戰結束後這一年,更顯著了;有我們中國尤其如此。 </p>
			<p>中國經過八年艱苦的抗戰,一般人都掙扎的生活着。勝利到來的當時,我們喘一口氣,情不自禁的在心頭描畫着三五年後可能實現的一個小康時代。我們也明白太平時代還遙遠,所以先只希望一個小康時代。但是勝利的歡呼閃電似的過去了,接着是一陣陣悶雷響着。這個變化太快了,幻滅得太快了,一般人失望之餘,不由得感到眼前的動亂的局勢好像比抗戰期中還要動亂些。再說這動亂是世界性的,像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大概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控制這動亂;我們不能計算,甚至也難以估計,這動亂將到何時安定,何時纔會出現一個小康時代。因此一般人更深沉的幻滅了。</p> 
		</div>
		<div class="cont_page" id="four">
			<h4>荷塘月色</h4>
			<p>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着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p>
			<p>沿着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着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p>
			<p>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p>
			<p>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p>
		</div>
	</div>
</div>

總結
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了HTML的錨點,固定DIV容器的大小尺寸就好了,利用overflow:hidden作用。

DEMO原型加入Q羣149663025下載,原型代碼存放在(組件開發和demo)文件夾下;

更多分享關注微信公衆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