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畫像系列第六篇:各階段關鍵產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本文摘自趙宏田老師的:“用戶畫像:方法論與工程化解決方案”。

爲保障程序上線的準時性和穩定性,需要規劃好各個階段的任務排期和關鍵產出。用戶畫像體系的開發,分爲幾個主要階段,包括前期指標體系梳理、用戶標籤開發、ETL調度開發、打通數據服務層、畫像產品端開發、面向業務方推廣應用、爲業務方提供營銷策略的解決方案等。如下表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用戶畫像項目各個階段的關鍵產出

標籤開發: 根據業務需求和應用場景,梳理標籤指標體系,調研業務上定義的數據口徑,確認數據來源,開發相應標籤。標籤開發在整個畫像項目週期中佔有較大的比重。

ETL調度開發: 梳理需要調度的各個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開發調度腳本及調度監控警告腳本,上線調度系統。

打通服務層接口: 爲了讓畫像數據走出數據倉庫,應用到用戶身上,需要打通數據倉庫和各個業務系統的接口。

畫像產品化: 需要產品經理與業務人員、技術開發人員一起對接業務需求點,和功能實現方式,畫產品原型,確定工作排期。Java Web端開發完成後,需要數據開發人員向對應的庫表中灌入數據。

開發調優: 在畫像的數據端、產品端搭建好架構,並能夠提供穩定的服務之後,爲了讓調度任務執行的更加高效、提供的服務更加穩健,需要對標籤計算腳本、調度腳本、數據同步腳本等相關計算任務進行優化或重構。

面向業務方推廣應用: 用戶畫像的最終價值點是,業務方應用畫像數據進行用戶分析、多渠道觸達運營用戶、分析ROI、從而提升用戶活躍度和營收。因此,面向業務人員推廣畫像系統的使用方式、提供針對具體業務場景的解決方案顯得尤爲重要。在該階段,相關人員需要撰寫畫像的使用文檔,並提供業務支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