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與算法Python實踐系列】經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種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較簡單的排序算法。
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爲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飲料中二氧化碳的氣泡最終會上浮到頂端一樣,故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1.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2.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在這一點,最後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3.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複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一個。
  4. 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時間複雜度

若文件的初始狀態是正序的,一趟掃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關鍵字比較次數 和記錄移動次數 均達到最小值:

Cmin=n1C\\_m\\_i\\_n = n-1

Mmin=0M\\_m\\_i\\_n = 0
冒泡排序最好的時間複雜度爲 O(n)O(n)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進行 趟排序。每趟排序要進行 次關鍵字的比較(1≤i≤n-1),且每次比較都必須移動記錄三次來達到交換記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和移動次數均達到最大值:

Cmax=n(n1)2=O(n2)C\\_m\\_a\\_x = \dfrac {n(n-1)} {2}=O(n^2)

Mmax=n(n1)2=O(n2)M\\_m\\_a\\_x = \dfrac {n(n-1)} 2=O(n^2)
冒泡排序的最壞時間複雜度爲 O(n2)O(n^2)
因此冒泡排序總的平均時間複雜度爲O(n2)O(n^2)

算法穩定性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調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後調。比較是相鄰的兩個元素比較,交換也發生在這兩個元素之間。所以,如果兩個元素相等,是不會再交換的;如果兩個相等的元素沒有相鄰,那麼即使通過前面的兩兩交換把兩個相鄰起來,這時候也不會交換,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後順序並沒有改變,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種穩定排序算法。

python實現

def bubble_sort(arr):
    for i in range(len(arr) - 1):  # 這個循環負責設置冒泡排序進行的次數
        for j in range(len(arr) - i - 1):  # j爲列表下標
            if arr[j] > arr[j + 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return arr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bubble_sort([45, 32, 8, 33, 12, 22, 19, 9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