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丨你的陪伴有质量吗?

1

如果你是一位全职妈妈,平时就看着孩子写写作业,顺带还可以做一下”包租婆”收收租,是不是挺让人羡慕的?

可就是这样一位妈妈,被她的孩子嫌弃:

妈妈,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2

我是在练车的时候遇到这位全职妈妈的,趁着教练不在的空档,她向我这位唯一的听众分享了她的生活。

二十几岁结婚,生孩子,然后全职带娃,顺便收收租,在广东地区,实打实的“包租婆”、“老板娘”之类的人。

但如果你跟她交流过,就会发现,这位妈妈实在生活在“温室”太久了,一会儿说学车好难,一会儿说直接为家庭奉献了整整十年的青春,到现在什么都不会,甚至孩子都开始嫌弃她了……

作为一个友好的听众,我建议她即使做全职妈妈,也还是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要有点自己的爱好。

这位妈妈继续说不放心孩子啊,我一出门就担心孩子在哭,不过整天在家除了看看孩子写作业就是和那些老头老太太(收租的)打交道,实在无聊……

我终于注意到,这位妈妈并非寻求什么建议,只是找人个倾诉一下而已,但多亏了她的吐槽,让我开始思考亲子关系里的陪伴。


3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许多父母对于养育孩子有了更多的追求,尤其注重对孩子的陪伴,各种记录形式层出不穷,为的就是想要见证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变化。很多妈妈为了陪伴孩子,辞去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可是,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好的陪伴吗?

1973年,一个叫伯顿的女子在美国《马里兰报》上提出:女性也应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无论是写作、打扫房间或者照顾孩子,时间的质量比所花时间的多少更值得关注。

翻译到国内,就有了“高质量陪伴”的概念。

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里也提到了几种关于“高质量陪伴”应该包含“及时回应”和“积极互动”。

也就是说,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和孩子一起时在做什么,而不是花了多少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

就拿我遇见的那位全职妈妈来说,她说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但从她语气里透出的无聊来看,她也只是和孩子待在一起而已,根本不是陪伴。


4

如果真正陪伴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把每一个瞬间都当成可以和孩子互动的瞬间,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引发关注和回馈。

就像我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个很火的视频,一位全职妈妈记录和孩子一起做小花馒头,妈妈在做吃的,孩子也全程陪伴在旁边,不仅有助于亲子互动,更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妈妈把做美食这样一个平凡的瞬间变成了陪伴孩子的瞬间。

这不就是高质量的陪伴吗?

你一定也看过霍启刚和郭晶晶陪伴孩子一起去插秧做饭的新闻,霍启刚不是全职爸爸吧?郭晶晶也没有时刻和孩子待在一起吧!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会选择一些特定的时候,陪着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具体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注意力都给了孩子,愿意和孩子一起,在平凡的事情中倾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彼此的滋养。

不难发现,高质量的陪伴更看重的是一段关系的彼此成就、相互滋养的过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彼此提供价值或养分。

比如,当父母在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候,为孩子提供了关注,足够的安全感,甚至及时的肯定和满满的爱意。而父母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付出的成就感,自我满足感。

如果只是和孩子待在一起,除了空间上多了一个人,跟多了一个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妈妈能提供的价值只是“看着”孩子,或只是做饭洗衣,那跟保姆有什么区别呢?

也难怪那个孩子会嫌弃那位妈妈“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5

父母之所以要陪伴孩子,是因为孩子虽然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但是和父母之间拥有独特的亲缘关系,这种关系会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孩子总是会长大,会有自己的生活,那时候我们还要强调和孩子共同待在一个空间才是陪伴吗?

龙应台曾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啊,真正好的陪伴,不是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而是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里,你是否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好的陪伴,有时候不是物理空间上的共存,更重要的是心里关系上的连接。最重要的是,你要在任何一段以陪伴为名的关系里创造自己的价值,提供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让这段“陪伴”关系延续更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