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我家孩子會成爲同性戀?分離是生命永恆的主題

《爲何家會傷人》中提到:


分離是生命永恆的主題。



01

社會常有一種共識:

某個孩子做錯了事,那肯定是父母寵壞了,或者沒教好。

其實,很多時候,追根溯源的根本在於:是孩子沒有被看見。

寵溺孩子也好,想盡一切辦法教育孩子也好,如果結果不盡人意,其實問題在於:父母根本沒看到孩子的內心。

孩子因爲沒有被看見,所以變壞變調皮搗蛋來吸引注意。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某位網友給武志紅老師寫信,大致內容是:她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有網癮,而且最近老是說一些嚇人的話,比如說要把爺爺奶奶殺死。

那位母親很焦慮:“我情願孩子學習不好,也不能品德出現問題。”

現在的社會,經常出現很多孩子殺害父母的新聞,當然,每個人都需要爲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但新聞過後,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孩子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武志紅引導那位母親,去發現事實的真相,結果發現:

那位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他的學習很好,每天放學後兩小時時間上網;

他和父母表達過:“爺爺奶奶太嘮叨了,我很痛苦”;

遺憾的是,父母並沒有接收到孩子表達的信息,也完全沒有看見孩子的需求。

父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擔心孩子上網影響學習(即便並沒有影響),忽略孩子被爺爺奶奶嘮叨的痛苦;而因爲沒有被父母看到,所以孩子才選擇用“殺死爺爺奶奶的驚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

其實,孩子所有的訴求在於:我想讓你們看見我。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覺得無法解決的問題,其實根源很簡單,那就是:

放下所謂的育兒方法,靜下來,真正的看見你的孩子。

02

與看見如影隨行的,是父母要學會成熟的分離。

經常有媽媽表示,自家的男孩特別粘人,而且只粘自己,完全不要爸爸。

其實,這是孩子處於俄狄浦斯期,即性別認同的關鍵期。

一般來說,孩子在3-6歲時會進入俄狄浦斯期,傾向於和異性父母關係好,並排斥同性父母,這時候,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示恩愛,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就很重要,讓孩子覺察到父母有父母的安全,自己開心做個快樂的孩子就好。

但很多父母,就是在這個階段,沒有看見孩子的需求,沒有做好父母與孩子的分離,會導致孩子成人後的一系列問題。

書中舉了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男同性戀的故事。

男孩,在幼年非常粘媽媽,很明顯處於俄狄浦斯期。

令人難過的是,媽媽和爸爸的關係很不好,媽媽非常欣喜孩子與自己的關係好,並不斷把孩子歸納爲“自己人”,把爸爸排除在外,並刻意在兒子面前指責爸爸,把爸爸說的一無是處。

但,每個孩子在內心深處和父母都有很深層次的鏈接,只有和父母都維持和良好關係的孩子,才能學會與自身及世界健康相處的能力。

而這個男孩,因爲太愛媽媽,所以在表面上認同了媽媽的感覺,討厭爸爸,與爸爸保持距離,但潛意識裏,他會不由自主去尋找對爸爸的認同。

當孩子長大,發現爸爸並不像媽媽說的那樣一無是處,而且其實是個不錯的男人時,孩子就開始不自覺地模仿爸爸,但這個過程,他又覺得自己背叛了媽媽。

戀母情結嚴重的他,想像媽媽一樣看輕爸爸,但在實際上又發現爸爸其實很不錯,於是,他會對媽媽產生抗拒,又想努力超過爸爸,這種複雜的關係會延伸到和女性相處的模式中,會讓他產生一種以“女性身份”去認同崇拜男性的心理轉變。

而這問題的所有源頭都只在於:

母親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看見孩子的需求——他在尋找性別認同。

俄狄浦斯期是性別認同的關鍵期。

只有在這個階段,男孩承認自己不如父親,然後以模仿父親的方式實現對男性的認同,從而具備男性的性別意識,纔是最自然的。

如果這個任務要放到六歲以後甚至青春期纔去做,而父親又恰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人,做兒子的就會感到無比痛苦。

女孩也會有類似問題,如果父親偏愛女兒而忽略妻子,但妻子實際上又非常優秀,那麼,這個女孩進入青春期後,也會發現媽媽實際上比她棒多了,從而也感到無比痛苦,並可能在性別認同上出現問題。

看見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後,父母要學會主動分離,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俄狄浦斯期。其核心就是,重視與配偶的關係。

明白這纔是家庭中最優先的關係,親子關係則不是。

育兒專家曾說:孩子身上的問題,究其根本,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

很多時候,父母愛孩子,總想把最好的送給孩子,總期待能找到天下最經典的育兒寶典來教育孩子,但其實,最好的教育最簡單,那就是:

蹲下來,抱住孩子,看見孩子的內心需求;

不管多愛孩子,夫妻關係永遠應該排在親子關係前面,分離纔是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