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契丹害怕汉人,到了宋朝,为何汉人却被契丹人欺负了?

宋朝建国时还没有西夏,西夏还属宋朝管辖,到真宗朝时逐渐独立,至仁宗时李元昊才建立西夏国,宋打不过辽后期是没有骑兵,前期可不是缺马,后周世宗柴荣亲征辽国欲夺回幽云十六州,一路势如破竹,夺回四州之地后病发驾崩,赵匡胤以领兵武将身份夺取后周江山建立宋朝,得国不正,怕后人学样,才重文轻武,其弟赵光义弑兄夺位,得位不正,欲立功勋,率兵征辽,却志大才疏,怕武将作乱,本来能征善战的将领被其兄打压了一大批,缺少能战之将,又用各种战法,战阵,阵图限制了将领的发挥,被辽国骑兵一个集团冲锋全军溃败,从此后被辽人吓破了胆,再不敢轻易对外作战。

作战必须重用武将,发展军备,与宋朝立国精神不符,宋朝打仗不行与军人无关,与国策有很大关系,军人地位低贱自然难以为国卖命,但宋军的战斗力其实不弱,宋朝的西军战力非常强悍,但西军属于种家的私军,比较独立。再说幽云十六州是辽国自已从后唐手中夺下来的,后晋石敬瑭请辽太宗耶律德光帮忙攻打后唐,怕辽国不出兵才许的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地盘都没在石敬瑭手里他拿什么割让。汉代的匈奴,唐朝时期吐蕃和阿拉伯还有高句丽,到宋代西夏,辽金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如果非要比较汉代的匈奴凶名海外,国外历史叫上帝之鞭阿提拉,而唐朝的吐蕃和阿拉伯联军更是和宋代的辽金还有西夏一样强。

因自媒体行业不景气,但还是要一碗饭吃,特地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小虎说历史,可以直接搜索,也能扫码搜到公众号,各位朋友,初创不易,请用你们的小手关注公众号,即可和我一对一交流,一起交流历史,文化,军事方面的内容,大家的大恩大德,不胜感激!

宋代的蒙古更是后来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国外叫黄祸,全身板甲的具马打不过蒙古的回箭术轻骑,追不上打不过被活活射死。唐初,突厥的颉利是统一了北方的游牧部落,更打到长安城下了,跟李世民签白马之盟,他占领不了中原地区?宋代的金,辽,西夏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是骨子还是游牧名族的作风,这就是为什么政权长久不了原因,宋的经济是冠绝历代,但是说到铠甲武器领先那是扯淡,西夏的神臂弩宋就完败。最重要的是汉唐以后的朝代压制武将,军队的战力根本比不了汉唐的战力。

主要还是自身不够强大才会觉得他们强,秦汉初期不也是被强大的匈奴压制吗?最后是怎么反转的,宋朝抑武扬文,从来不发展军事,号称世界经济第一,其实就是空架子,也从来没想过收复被抢占的领土,偏安一隅,打压武将,这样的国家能不弱才怪。大宋在当时无论经济、文化、人口、科技都是甩其他少数政权几条街的存在,居然眼睁睁看着别人壮大再让自己成为被蹂躏的对象,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看看宋朝的皇帝与雄才大略毫不沾边,再看看享乐文化、官妓文化、就知道是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当然宋朝的艺术、审美倒是达到了巅峰,还是值得肯定。

主要原因是:先说大唐之所以强盛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大唐的主要兵力在边防军,从幽州到朔方,几十万大军都是大唐的精锐。所以少数民族很难打进来。这也是安禄山为什么造反,一打就打到长安了 ,内部兵力有限。第二,北方游牧民族分裂。由于突厥的强势,激起了铁勒十几个部落的反抗,最终,回鹘、薛延陀、契苾、仆固等部落都投靠了大唐,还有一部分突厥(阿史那思摩)也投靠了大唐。所以,大唐实力大增,打仗的时候,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仆固怀恩都是生力军,突击队,战斗力爆表。所以大唐打高句丽、突厥、吐蕃都是按在地上摩擦。

第三,大唐的统帅李世民18岁就统兵打仗,能文能武,在有生之年为大唐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疆域辽阔。 反观宋朝。虽然经济强大,但是问题很多。第一,赵匡胤为了防止大唐末期节度使割据,把主要兵力(80万)集中在京师,所以边防孱弱,随便一个少数民族都可以把大宋按在地上摩擦。第二,大宋的开国皇帝死的太早,没有为大宋打好一个好基础,比如,燕云十六州没收回。第三 ,重文轻武,对武将几不信任,随意调动,使得兵不认识将,将不认识兵,所以战斗力很弱。还有就是你说的一些原因,所以大唐强盛,宋朝孱弱。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虎狼之师需要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霸气的帝王统领,要有白起,王翦,蒙恬,卫青,霍去病,李靖,秦琼,尉迟恭等那样的名将,宋代,明代的武将从开朝就严重打压,削弱,只出了一个岳飞,戚继光,皇帝哪有什么雄才大略,重用文人,大臣之间内斗,满清入关几十年,八旗兵提笼架鸟,早就失去战斗力了,最重要的是人。

军制才是关键,导致军制的根本原因是太祖武将篡权,所以宋朝防武将胜于防外敌。马匹虽是冷兵器时代的战略,但可以用科技、经济、人数弥补。因为军制,所以北宋只有杨家将,没有杨家军,这也是形成北宋将领悲剧的原因,后来两宋交替的非常时期,高宗放权,才有了韩家军、岳家军,同样的没马,但战力不可同日而语,并不比游牧民族弱。可惜这样的制度没过多久,一到南北分制的格局形成,宋皇帝又开始防武将胜于防外敌了,这也导致了岳飞的悲剧 。

晚唐的节度使制度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诞生,祸乱中原数十年。宋结束了这一局面,但是历史原因导致的战略局面只适合被动防御,这里面包含重要资源地丢失,战略节点丢失。北宋整个朝代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努力,宋代的皇帝基本上都很节俭,皇宫也是规模很小,权利也是与士大夫共享,就是想励精图治。但是在军队管理上纠枉过正,武人被压制,文人领军,而且不定期的轮换制度。最终结果就是武人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思维方式跟咱们以前吃大锅饭时代类似。而且那时的气候环境处于不稳定期,黄河水灾,蝗灾,地震频发,流民都被转化成军队,造成国家负担极大,部队素质下降,这也是很大的原因。宋代主力军队受到猜疑,各军之间矛盾重重。

契丹是大唐老臣,首领世袭大唐正规官职,食俸禄,唐高宗李治时期,契丹还因为不老实,多次被武则天批评教育打屁屁,根正苗红的大唐嫡系继承人。大唐907年被篡位,寿终正寝,同年老臣契丹建国,宣布继承大唐法统,947年,契丹攻破开封,灭后晋,自此,拥有大唐法统的只此一家,遂改国号大辽。至于赵大,是柴荣的家将,柴荣是郭威的家将,郭威是被大辽灭了的后晋的家将。大辽是大唐的直系继承人,而且还灭了其他继承人,成为大唐唯一继承人,赵大的北宋只是一个扯旗造反的地方割据武装,等到辽宋议和,互为兄弟之国,宋这才在大辽的承认下,拥有部分政权合法性。

宋朝没脾气是真的,当年宋用步兵北上攻辽,双方大小战役28场,宋赢了20场,打平3场,输了5场,不过双方伤亡均十几万,步兵打骑兵没法玩啊,赢了追不上,输了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契丹相比于其它游牧民族是很富有的但是和宋一比较就穷的叮当响了。宋军在辽境内一通打砸抢烧,却发现掳掠来的东西都抵不了行动军费,最大的战果就是抢了几万匹战马。不过论骑兵,契丹骑兵根本打不过宋朝骑兵,辽两任铁林相公都被宋军给毙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