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衛星若是真的全部發射成功了,那麼還有5G的事嗎?

其實個人覺得現在所謂的5G也是傳說中的速度,就我用5G體驗十分糟糕,我現在已經關閉了手機的5g網絡了。其實馬斯克的天鏈計劃更像是海底電纜的角色,那是基礎線路,以後全球都能用,只要地面建個信號接受和轉發站就行,所謂的5G只是手機端的再數據交換後最後還是靠光纖接入廣域網,別被美國忽悠了。不然趕他們成了,想追趕就難了。

不可能是6G的,星鏈也是需要基站發送WIFI信號,只是省略了光纖,說起WIFI大家都不陌生了,2.4G和5G,如果使用5G頻率,基站數量和我國密度是一樣的。至於6G,洗洗睡吧,還早。反正美國有新的科技方案就是有陰謀,中國有新的科學方案美國也總有人提中國威脅論。衛星如果能承擔別說是5G,哪怕是4G水平的通訊任務,美國也不會打壓華爲中興了!衛星通訊最大的好處不是通訊速度,而是覆蓋率!記住,是覆蓋率!

衛星遇到雷雨天氣怎麼辦?而且室內要加裝信號轉換器。不可否認衛星寬帶確實是個超前的想法,和當初互聯網剛開始一樣對未來意義重大。可是現在弊端出現就是主要服務器都在美國,中國基本沒有主服務器。被美國監聽是分分鐘的事情。衛星網絡也一樣用信號服務器都在美國人手裏,五眼聯盟以外國家估計沒幾個願意用的。

有沒有這種可能——馬斯克或者蘋果之類的其他美國lT巨頭已掌握或者發明可以突破物理限制直聯Starchain網絡的技術乃至設備?就是等着憋大招一舉打垮5G行業及其相關產業來達到重挫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經濟的目的?星鏈計劃最終是全球覆蓋!手機直接聯空中的無線Waif,如果速度更快資費更低還不受各種監管控制,請問,原來的通訊營運商還會不受影響嗎?

網速快,價格低廉是哪來的?你知道現在衛星通信多貴嗎?你知道信號多容易受干擾嗎?對於戶外,基站覆蓋不到的地方,可能是進步。其餘的地方還是基站的天下。如果星鏈比5G更先進強大,美國何必用如此大的代價和風險來打壓華爲?不斷的加碼,抽乾美國整個國家的信用和尊嚴來抹黑打壓華爲,可是就是找不到一個證據,本就因爲信息監控而臭名昭著的它,最不想討論的應該就是信息安全的話題,可是它仍然每天硬着頭皮去找被它一直監聽還抓現行的盟友去說服和施壓它們把華爲排除在體系外。不顧一切的打壓還讓所有的半導體和高精產業利益關係網驚覺憂慮防備,非美國盟友方害怕受到華爲一樣的打壓封鎖,它們可完全不具備華爲的實力和國內市場去抗打擊,美國盟友方害怕技術壟斷,沒有其他選擇,而身居美國的科技供應鏈受到限制,失去巨大的客戶市場,存活也變得困難,資金短缺嚴重影響研發而導致喪失技術優勢,終將被淘汰。除此之外,還會招致我們國家的反制。基於這幾點來說,打壓有5G優勢的華爲,它已經傾其所能不得人心了,如果一個星鏈能超越甚至哪怕能抗衡華爲5g的優勢,美國何必大費周章用如此大代價來升級打壓華爲。

低軌道最低也有120公里,憑我們的小手機能接收到信號嗎?現在的衛星電話無一不是要拖個碩大的膛線,日常的蘋果華爲小米能直接鏈接衛星嗎?是不是需要專用手機啊。星鏈對地球環境將造成毀滅性影響,戴森球是圍繞恆星吸收能量,星鏈是直接減少地球從太陽吸收能量,這些年地球一直異動,星鏈一旦啓動,會對不穩定的磁場產生什麼影響,這些美國都沒評估過,星鏈計劃很可能成爲美國40年前那200萬個輪胎項目的翻版,屆時遭殃的不只是人類,而是整個地球。

老馬太懂川普的內心想法了,老馬:對抗中國5G的最好手段就是星鏈!但很費錢,而且也有風險,川普:錢不是問題,只要盟友們相信我們有更好的通迅方法就行!老馬:要不先拿點票子潤到,整420個看看反應,川普:好的,馬上安排。老馬;效果很好哦,那邊好多精英都懷疑5G的先進性了!川普: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WIFI使用的無線電波頻率是2.4GHz(左右)和5GHz(左右)。換句話說,就是2400MHz和5000MHz。 那麼5G通訊(這個G是generation【代次】的意思)使用的頻率是多少呢?比較寬泛,800MHz~5000MHz。但是要高速傳輸,就得用2400MHz~5000MHz的頻率。 看~其實5G通訊的頻率其實和WIFI一樣一樣的。所以5G的缺點,WIFI一個也逃不掉——要覆蓋同樣的面積5G需要多少基站,WIFI就需要多少基站。 所以如果星鏈要用WIFI做地面服務,基站建設成本就和5G等量齊觀了。而星鏈其實只是起到了替代基站之間光纖的作用而己。而且,星鏈帶寬又遠不如光纖,建設、維護成本還是光纖的幾十、幾百倍。 再加上WIFI的協議並不是爲了在移動中通信設計的,在移動中通話質量、連接穩定性都無法與5G通訊心態崩了。 恐怕也只有足夠S的B纔會天真到,以爲星鏈+WIFI可以讓5G"沒有什麼事",甚至顛覆通訊領域了。

衛星通信是對地面5G信號的補充,哦,不對,應該是地面5G基站是對衛星通信的補充, 銥星會死是因爲它對標的是2G信號,它的基站密度在偏遠地區基本是是幾十公里一個,而馬斯克的衛星對標的是5G通信,他的基站密度是幾百米,在偏遠地區,一個2G基站覆蓋的面積要把5G基站建好,至少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個,所以以後地球上95%的面積上是沒有地面基站5G信號的,只能通過衛星上5G信號,這時候在說衛星通信是對地面5G信號的補充說不過去。

這種天基通信方式不僅接收設備比較大,容量有限,樓內地鐵等有遮擋物的地方沒信號,有如此多限制也就沒有地面基站的地方有用,如高山、戈壁、海洋等,也就特殊羣體有用,漁民、牧民、軍隊等,相距幾百公里一個,地面5G幾百米一個,它能追上4G也就頂天了,最多算地面基站補充。衛星在語音通信上並不能完爆地面移功通信。目前同步衛星時延大。而且用戶有限,不能容納所有普通用戶。衛星通信最大優勢在實現全球任何地點可以通信上。提供給象野外工作人員,遠洋船上人員等等特殊人羣。

其實這樣想想就再清楚不過咯:知道衛星電話的體積有多大嗎?而電話信號的流量跟網絡流量比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你可以想見一部可以用於衛星網絡的個人電腦或者手機,會有一個多麼龐大的軀體! 應該會大到你根本沒法用!一點也不擔心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與華爲的5G是兩股道上跑的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華爲的計劃來得實在可信!馬斯克的計劃來得虛無縹緲。華爲的計劃成功率百分之百,馬斯克的計劃是百分之零?華爲的計劃是現實!馬斯克的計劃是如果而已!

馬斯克這個天網最多隻有軍事意義,民用根本就不可能!因爲流量跟能量消耗是相關的,衛星上的流量能耗比不會比地面小,而是會大很多,因爲傳輸距離要遠很多的嘛!一個樞紐級的地面網站所需的能量是非常大的,會遠遠超過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超市的耗電量,而而衛星要實現樞紐級的流量傳輸,所需能量還要更大!現在的人類科技根本就無法在太空採集並運用這麼巨大的能源! 所以很明顯,馬斯克的這個太空計劃根本就是一個實現不了的忽悠,一個水中月鏡中花!

美國的星鏈計劃或者我國的鴻雁計劃等主要針對農村或者人煙稀少的荒漠大海,城市裏衛星帶寬不夠,網絡早就堵死了。所以華爲的5G或6G不會被替代。在農村或人煙稀少的地方利用4G進行NSA組網就好,城市SA組網更好,唯有海上不好解決,需要衛星。這本來就是個僞命題,沒基站啥也不是,華爲的強項本來就是基站之間的基站傳輸成本比其他低很多,美國並不是造不出華爲生產的東西,是它的沒有釐米波的授權標準,它用釐米波就得給華爲付錢;還是同樣大的國土華爲標準,只需要建十萬個基站就可以達到5G信號的全覆蓋,美國現在的毫米波得建百萬個,這美國能受得了?

衛星通訊有個致命缺陷就是不穩定性,5g時代是物聯網的時代,萬物可聯網,這是人工智能的基礎,不穩定可是會要人命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遠程手術做到一半,突然發現沒信號了,就問你捉急不捉急?自動駕駛的汽車行駛時沒偵測到拐角飛速而來的自行車,就問你害怕不害怕。一開始的星鏈計劃就是爲了解決網絡延遲的,比如倫敦交易所就願意花很大的價錢購買類似的服務,卻沒有,因而每年虧損巨大,馬斯克也是在這裏看到的商機的。

馬斯克真的很厲害,而且思維很超前,也在做很多跨越時代的事情,我看過他的一本書很不錯。不過就像特斯拉一樣普及和運用還是需要一些時間,衛星信號對於一些建築物或者地鐵的阻隔會不會出現沒有信號等等。衛星的帶寬和速率呢?手機是不可能直連衛星的,這沒異義吧,所以要在珠峯打電話,請自帶“中繼器”,當然,比5g基站方便,這個是事實。 5g現在說得最火的是低延時,理論上是1ms。星鏈的是20ms。差的不是一兩級。 還有星鏈的盲點和抗干擾問題,很多問題要正式商用後纔會出現的,無疑是個趨勢與方向,但是離取代5g還遠。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無論國內國外,真正通訊領域的專業人士都不看好星鏈,硬傷太多!跟在屁股後面使勁叫好的,反倒是一幫所謂通識百科知識的自媒體。 馬斯克今天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既有技術的積累上的,發衛星NASA本身就是世界前沿,電動車特斯拉最牛的是什麼?電池控制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也沒整出個顛覆性的製造工廠,到頭來還要實踐,感謝上海政府給了他機會(依靠中國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配套能力)。 馬斯克關於星鏈的很多說法都是對着投資者的,個人認爲除了搶佔軌道空間以外,真不值得吹。

中國人有句古話就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你要知道美國人爲什麼不搞5G的原因,就知道爲什麼會有馬斯克這種商業項目,且不算他到底能不能發射12000顆衛星,就算成功了不要說能不能服務全球了,能把美國無死角的服務都是個未知數,這玩意當年的摩托羅拉搞過就知道有多不靠譜,爲什麼感覺馬斯克搞靠譜主要是美國的國家在爲他背書,爲什麼要爲他背書主要是美國搞不了5G,所以你懂了吧?

學過通信的就不會說“真的沒有5G的事”這種話,看你舉的那個例子也是搞笑,在這想當然,在珠穆朗瑪峯頂衛星電話早就碾壓電信運營商,但是電話時代全世界有多少衛星電話用戶?除非通信技術出現顛覆性進步,不然目前使用衛星通信仍只能解決少量用戶的特定區域需求。無線電波的特點就是頻率低衰耗小容量小,頻率高衰耗高容量大,全世界基站有幾百萬,就這數量在局部區域還容量不足,用1萬多個衛星基站來替代?衛星通信不僅要解決用戶側信號傳輸和容量問題,在現在大流量時代還要解決和核心側的大容量傳輸問題,光通信容量大,但是無線光在雨天、霧、雲衰耗咋搞?如果這個技術難題解決了,地面上早就用了,還不談衛星上能源功率夠不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