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大的天花板,是老闆

前兩天,跟一個自媒體人聊天,她是新聞專業出身,後來成爲了一名記者。

之後她註冊了一個公衆號,工作之餘,就在公衆號上更新內容。

沒過多久,她的公衆號就聚集了一批忠實的讀者,陸陸續續有商務找上門來談合作。

後來她發現,自己的公衆號接一條廣告就能拿到7000-8000多元,而自己的本職工作呢,辛辛苦苦做了一個月,也只有6000元。

那一刻,她就意識到,自己的時間被賤賣了,其實她可以值更多錢。

所以她下定決心辭職,開始成爲自由職業者,全職做公衆號。

經過了2年的堅持和努力,如今,她每個月收入能夠達到20k-60k,這些收入分別來自廣告、社羣和約稿。

而這個數字,是她之前工資的3-10倍。

我們現在的工資,對於高升的房價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如果想在大城市買一套房,不得不掏空父母多年的積蓄,而自己,也不得不踏上努力工作-還房貸的循環。

等到房貸還得差不多了,以爲可以享福了,又得爲孩子操心買房的事情。

但在聽完了她的故事後,我才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

千萬別讓老闆耽誤了你賺錢!

01.

別讓你的死工資限制了你想象力

老讀者應該都記得,我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幾年前,我和一個大號的創始人見過一面,聽了一些他做公衆號的歷程。

他的公衆號一開始也是兼職運營的,白天,他就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到家,已經8、9點了。

他並沒有把這些時間用來追劇、打遊戲,而是用來找適合轉載的文章、申請授權、排版推送。

每天推送完文章以後,就已經到了凌晨1、2點了。

雖然很疲倦,但他的號依然堅持日更,從無間斷。

那個時候,公衆號正處在紅利期,只要你的公衆號內容好,更新快,就很容易漲粉。

當公衆號粉絲數量突破了6位數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決定,辭職創業。

如今,他的公衆號成爲TOP500的大號之一,擁有350萬粉絲,除此以外,還建立了公衆號矩陣。

他跟我說了一個觀念,如果你上班的8個小時敷衍了事,那麼你的時間就只值那麼點兒錢。

每個人的青春就那麼點兒時間,你應該用來修煉自己,而不是想着怎麼應付過去。

如果老闆每個月只需花幾千塊錢,就能買到你一個月的青春,那你的青春也太廉價了吧。

年輕的時候,一個人的時間纔是最寶貴的資產,老闆眼中“廉價的勞動力”,絕不是你的終點。

你努力工作,不是爲了對得起老闆幾千塊的薪水,而是爲了對得起自己。

所以別讓你的死工資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你的未來可以更值錢。

02.

別讓老闆成爲你的天花板

《高級零工》一書的作者村上敦伺,是一名自由職業者。

在辭職之前,他曾在埃森哲做了6年的企業諮詢。

成爲自由職業者之後,他開啓了6個月工作,6個月旅行的生活模式。

有人可能會好奇,這樣賺得到錢嗎?

當然,甚至比工作時還要賺得多。

雖然工作的時間變短了,但是賺到的錢卻比以往多了,他的時薪是上班時的3倍。

原因很簡單,甲方付了很多錢給諮詢公司,但公司會從中抽取大部分利潤,而剩下的纔是員工的收入。

但當你成爲了自由職業者之後,甲方直接和你簽訂合同,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之後,你拿到的自然比以前的多。

所以每次村上敦伺在諮詢業看到一些很優秀的諮詢師時,都替他們感到遺憾:

這個人的配置明明就可以自己創業,爲什麼他還要做公司職員,繼續被公司壓榨呢?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老闆纔是一個人的天花板。

他們用穩定的收入、不長不短的帶薪假給你築了一個鐵籠。

在這個籠子裏,你感到安全而舒適,沒有外敵的偷襲,每天還有人給你餵食。

然而作爲代價,你必須終身待在這個籠子裏,無法舒展翅膀,也無法在天空翱翔。

而自由職業者呢,就像籠子外面的鳥兒。

雖然終日要忙於捕捉食物,躲避天敵,但他們想飛多高就飛多高,想在哪裏停留就在哪裏停留。

但是這個籠子是不是可以打破的呢?

其實是可以的,只是有的人習慣了這種穩定和安全,放棄了努力和成長。

這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句話: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但是這些牆也好,籠子也好,真的安全麼?

我覺得也未必。

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大環境好的時候,你在公司裏不做事也能混口飯喫,但當大環境不好的時候,這種人最有可能第一批被裁掉的對象。

因爲沒有突出的職業技能,所以很難找到下家,提前遭遇職場中年危機。

所以千萬別讓老闆耽誤你賺錢,你值多少錢,不是老闆說了算,而是自己說了算。

03.

你的可能性,由你自己定義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90後姑娘在朋友圈裏說,自己在北京全款買了一套房。

肯定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是靠父母就是靠男人。

不雞湯不煽情,她能在20多歲全款買房,真的全靠自己。

因爲她是一個大號的創始人,一條廣告的價格,可能就是普通上班族一年的收入。

朋友圈裏,她經常分享出去旅行的美照,家裏還養了一隻萌化了的貓和一隻高顏值的狗,絕對的人生贏家無疑了。

試想一下,如果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可能需要花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才能攢齊首付款,在北京貸款買一套房。

如今,她每天起牀努力碼字的動力,就是甲方爸爸的一句:你確定了,我就現在給你打錢。

沒有老闆的大餅,也沒有用心熬製的雞湯,比男朋友買買買更讓人心動的,就是甲方爸爸的轉賬記錄。

她在20多歲的年紀,活成了所有人想要成爲的樣子。

出國旅行,養貓養狗,花一個上午烹飪食物,然後一顆米飯都不浪費地全部喫掉。

對比之下,我們的人生似乎太過貧瘠,996換來的是人生冒險地圖上的大片空白。

我們真的有理由去好好思考,其實人生的可能性,不只是996和還房貸,你的人生應該由自己定義。

那麼成爲自由職業有哪些準備呢?


1.充足的資金

我一個開書店的朋友,投入了數十萬在房租、裝修、進貨上,剛開始開店的時候,書店的營業額其實並不樂觀,而且每個月她還有房貸要還。

但因爲她和老公在辭職之前,攢了足夠的錢,所以心態還是比較好的,熬過了半年以後,書店就開始盈利了。

成爲自由職業者,並不是一辭職就立馬有合作找上門來。

你需要做好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可能都沒有穩定的收入的心理準備。

爲了保證心態不崩,你需要準備至少夠自己生活一年的費用。

2.專業的技能

很多人對自由職業有個誤區,就是他們是靠自己的愛好賺錢的。

但其實,真正能夠賺錢的,是一個人擅長的,而並非是他喜歡的。

村上敦伺用了10年時間驗證過這一觀點。

他一直熱衷於足球和旅遊的,10年來,一直利用工作中賺到的錢,去世界各地旅行、觀看足球比賽。

他通過發佈情報賺取稿費和媒體出場費,但是得到的報酬並不足以支撐日常開支。

村上敦伺列舉了四種自由職業者的賺錢方法。

第一種:創業建立組織架構,通過別人的錢賺錢,譬如開飯店、做電商,然而這種創業方法難度很高,風險也高。

第二種:成爲創作者,通過作品賺錢,譬如作家、藝術家,而這種方法難度也不小,因爲你必須擁有足夠的才能和天賦成爲金字塔頂端5%的人,才能賺到足夠多的錢。

第三種:不勞動即可獲得收入,即通過資本賺錢,例如成爲投資人,然而前提是你得擁有一大筆錢,難度自然不用說。

第四種:在上班族的“延長線”上創業,即通過自己賺錢,例如作者通過在工作中學到的諮詢和分析技能來謀生,這種方式難度相較於其他三種來說更低。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第四種方式,即通過在上班族的延長線上創業。

這對於上班族來說,其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爲你可以利用工作時間,精進自己的技能,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

3.自律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自媒體作者,通常每天早上5-6點起牀,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不僅要更新自己的小號、大號,還要提供社羣的內容,以及正在合作的課程內容,所以每天都要寫幾千到一萬字。

她每天會在清單上寫5個任務,並利用番茄工作法管理自己的時間,這樣,就能保證高效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自由職業者並不意味着無限的自由,而是更加的自律,你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如何規劃自己的路線呢?

其實,大多數自由職業者,都遵循以下兩種路線。

1.專家路線

即利用工作時間,精進自己的技能。

要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3-5年的打磨。

例如之前提到過的村上敦伺,在諮詢行業沉澱了6年,才得以成爲自由職業者的。

2.斜槓路線

所謂的斜槓路線,就是指在本職工作以外,利用閒暇時間,投資自己的愛好。

譬如《流浪地球》的作者劉慈欣,在成名之前,其實是一名電力工程師,因爲在體制內工作,所以常常利用工作閒暇和下班時間進行寫作。

很多自媒體作者,走的其實也是第二種路線,他們的本職工作,其實並不是做新媒體。

斜槓路線的好處在於,一方面保證自己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工作之外的嘗試很有可能帶來比本職工作還要高的收入。

最後:

當然,我並不是鼓吹,每個人都應該辭職去做自由職業者,只是想指出,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在《斜槓青年》一書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人這一輩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當死亡來臨時,你突然發現自己從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過。

這個社會的節奏太快了,讓處在旋渦裏的我們以爲,囫圇喫完一段飯,加班到晚上9點,纔是正常的。

爲了適應他人的節奏,我們不得不按照他人的“鼓點”前進,卻很少認真地思考:我到底喜歡什麼?我到底想要擁有怎樣的人生?

你的人生應該由自己定義,別被他人牽着鼻子走。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