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孩子的不開心:沒有不會表達的娃,只有不懂解讀的媽

早教課上,兒子不願意到前面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膩歪在我的身上。我採取鼓勵、威脅的方式都沒能讓他參與遊戲。旁邊的一位媽媽說:孩子不願意去,就不要去,尊重孩子的需求;而助教老師強行將孩子抱去,教導孩子應該遵守規則。

其實,我自己也有這樣的困惑,因爲在育兒方面本身就存在着兩種極端:一種是孩子應該嚴格要求,遵守常規,定時餵養,規律作息;一種是尊重孩子的需求,讓孩子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其實,這些養育方式說不上哪一種更好,各有利弊。但這兩種方法共同點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是不同的,父母的養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方式也會反過來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

英國醫學博士布拉夫曼(A.H.Brafman)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中指出:父母和孩子是一個整體,處於這個整體中的人會對彼此發揮影響

孩子成長在不同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不同個性和性格。時間久了,人們很難判斷出哪些部分是源於孩子的天性,哪些部分是源於父母的教養方式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是一本案例書,它不同於其他育兒書籍之處就是:沒有道理和說教,通過24個經典案例向人們闡述了一個道理:孩子的很多行爲問題都跟自身的無意識焦慮有關。大多數父母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孩子的行爲進行解讀,解讀恰當,問題會隨之消失;解讀不當,惡性循環會接踵而來。

布拉夫曼博士,是英國國家健康中心心理諮詢師,一直在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書中的24個案例來源於布拉夫曼博士的50年諮詢生涯。這24個案例是對孩子、家庭、父母等不同問題的精華總結,每個案例都極具代表性。

讀完這本書,我總結出三個重點內容,能夠幫助大家在遇到孩子的問題時,及時反省自己、解讀孩子的情緒,改善孩子的問題。

一、“問題”——惡性循環的起因

前兩年特別火的《都挺好》深刻的反應了原生家庭的問題:一個孩子成長成什麼樣子,跟家庭的教養方式是分不開的。

十二歲的曼迪持續了9年的髖部疼痛。最讓人困惑不解的是,骨科醫生、風溼科醫生在進行了仔細的檢查和化驗後,發現曼迪的髖部沒有任何病變。

父母帶着曼迪一次、兩次、三次……去看各個不同的醫生,最後都無功而返。父母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曼迪坐在椅子上看電視,並且把腦袋向後伸,那就表明他又開始疼痛了。

曼迪父母的看法強化了曼迪的自我感覺,最後她認爲自己有一個“敏感的髖部”。曼迪的疼痛感讓父母對她病了的看法深信不疑。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父母越保護,孩子越相信自己出了問題

三歲半的傑米裏,用自己“便祕”的症狀操縱自己的父母。當傑米裏被情緒困擾或情緒消沉之後,他就會發生便祕。他之所以情緒消沉源於父母對其關注不夠,他通過便祕獲得父母的關注,進而操縱父母。

所以父母對孩子不夠關注,孩子的情感被忽視,也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行爲問題在初期沒有得到有效的理解和解決,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惡性循環的關鍵在於:父母過於重視孩子的行爲問題,而非孩子的情緒感受。就比如父母會過分的考慮孩子打人、咬人等不恰當的社會行爲,而不是理解孩子當時內心的焦慮。

布拉夫曼博士在書中提到: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尋找兒童症狀背後的潛在意義相當重要。看見情緒、解決情緒遠比解決問題重要的多

二、“解讀”——惡性循環隱藏的深層含義

惡性循環是在父母和孩子間雙向運動的,離不開父母情緒模式的干擾、以及孩子的自我感覺。

1、父母情緒模式的干擾。

二十一個月大的法提瑪用呼吸暫停控制着自己的母親,只要她和媽媽之間有任何的意見衝突,她就會把自己的腦袋撞在硬物上,因爲她知道這樣會把媽媽嚇得半死。

法提瑪的媽媽內心存在着劇烈的衝突:因爲自己曾經說過要把孩子交給姐姐撫養。如果孩子症狀消除,他就要把孩子交給姐姐,自己成爲一個拋棄孩子的媽媽;如果她不把孩子送給姐姐,就會遭到自己母親和其他親戚的批評。

法提瑪媽媽的進退兩難的處境以及憂慮的情緒影響了她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這種態度被孩子理解爲恐懼,孩子通過呼吸暫停表達自己的恐懼,而呼吸暫停又讓法提瑪的媽媽恐懼。

孩子會從父母那裏學會爲人處世的道理。父母的情緒模式和對問題的看法影響着孩子的情緒模式和看法。當我們在看見孩子的問題時,應該回首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情緒模式出了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把焦點聚集在孩子的問題表現上來。

2、孩子內心的困惑

三歲半的傑里米便祕,是因爲害怕“怪獸”從自己的體內跑出來;三歲的保羅害怕自己排便時發出的噪聲;多羅西因爲聽說了其他女性生寶寶,而發生便祕,只因爲不知道自己的體內究竟會排出什麼東西(因爲聽說過寶寶是從肚子裏生出來的)……

對於不理解身體構造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存在着很多與身體構造有關的衝突和焦慮。還有很多孩子的無意識焦慮並沒有與他們的身體相互聯繫,而是通過對某種東西的恐懼(如蜘蛛)、噩夢或其他行爲問題來表達他們的焦慮。

四歲半的彼得因爲聽了哥哥的一個恐怖故事,內心的焦慮造成了無法去廁所大便的不良習慣。十歲亨利的爺爺突然離世,讓孩子感覺自己和死亡近在咫尺,一直無法獨自過夜。

孩子的身體症狀是對內在情感困擾的外在表現。因爲自己無法克服焦慮,於是通過外部的症狀來尋求幫助,這是一種表達自身苦惱的語言。這種語言只有得到正確的解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三、“改變”——惡性循環如何終止

惡性循環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當惡性循環已經形成,我們無法去追溯問題發生的第一次的起因,跳出怪圈的方式就是做出改變。

1、改變對孩子行爲問題的看法。

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問題,更要看到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焦慮。當孩子面臨難以承受的焦慮時,他們不只是想要解決問題,還希望父母能夠理解他們正在經歷什麼。

二歲多的馬克總是在剛剛喫下食物就開始嘔吐。馬克的父親和奶奶認爲這是一種“挑釁、操控人”的行爲,如果不用特定的方式準備食物,馬克就不喫飯。他們看到了孩子粘人的行爲,卻不知道孩子內心對“被拋棄”的恐懼。

孩子不喜歡尿褲子的羞恥感、也不喜歡恐懼來臨的無助感。甚至孩子會選擇一種病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焦慮,這是他們的求救信號。這種表達方式是一個內在的綜合,一部分源自孩子的性格,一部分來自孩子從父母或其他照顧者那裏學到的方式。

可不幸的是孩子的症狀被父母站在自己有限的角度進行了解讀,沒有能夠真正的理解孩子。很多父母只接受語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他們從未想過孩子會有能力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隱藏”的焦慮,他們將重點放在了教導孩子,而不是通過問問題去理解孩子上來。

所以,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尋找兒童症狀背後的潛在意義相當重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可以通過對語言、圖畫和行爲的深層次解讀發現問題,而父母也更應該帶着這種覺悟去探索孩子內心的衝突,而不是停留在行爲表現上。

2、改變對待孩子問題行爲的方式和態度。

想要跳出惡性循環的怪圈,行爲方式必須做出改變。孩子和父母是相互影響的一個整體,千萬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態度和行爲在惡性循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法提瑪用呼吸暫停表達自己的焦慮,而媽媽因爲法提瑪的呼吸暫停對其進行過度的保護和行爲的嚴格控制,法提瑪無法理解媽媽的這種行爲而用更爲嚴重的方式迴應媽媽。其實,醫生在對法提瑪的檢查中並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父母越“保護”,孩子就越相信他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曼迪的髖關節疼痛並不是因爲他的髖關節真的出現了問題,而是她害怕自己的髖關節出了問題。父母的想法和行爲會對孩子的自信和行爲造成影響,孩子並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保護。

不同的迴應方式會得到不同的行爲結果。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學會後退一步,重新評估孩子的行爲,接納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的語言,理解孩子內心的焦慮,洞悉孩子的需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方法,孩子的問題也會隨之改變。

3、改善父母本身的問題。

如果惡性循環的根源持續存在,那麼即使一個行爲問題得到解決,在新的階段也會引發新的衝突和問題。父母在看到看到孩子問題的同時,更要看見自己,對自己本身的焦慮情緒做出正向的解讀、排遣。

孩子無法理解他們所愛之人的焦慮。父母的焦慮、婚姻中的爭吵、對自身問題的看法、甚至是父母的信念、想法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影響。

孩子的成長背景塑造了他們的內心世界。而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背景。

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情感支持;孩子會從父母那裏習得習慣、問題;他們渴望獲得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孩子出了問題,很可能是父母出了問題,所以看見自己,改善自身意義重大。

父母和孩子屬於一個相互影響的體系,在這個緊密聯繫的體系中,一方的態度發生改變,那麼另一方的行爲也會發生改變。《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不是告訴你多麼深刻的育兒道理,而是引導你發現自己深層次的內心焦慮,看懂孩子焦慮背後的意義,讓完整的家庭走上正向的良性循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