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研究

總綱

 王陽明心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理論: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王陽明認爲,心就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無外物,心無外理;

捲上

 聖人之學也就是心學,聖學的目的也是讓人恢復靈明的本體。人的本體復歸了,“以此乎純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

 王陽明所謂的知行合一便是本體,即靈明不昧的本心。知行正如本體作用,本體和作用是不可分離的,亦如燈和燈光是一體一樣。真如他所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實;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

 性是心的本體,天理是性的本原,因此完全徹底地發揮本心就是完全徹底地發揮出本性;心是身體的主宰;心發揮出來的就是意念;意念的本源就是感知,意念指到的東西就是事物。我們的意念在看,聽,言,行上,那麼聽,言,行就是一個事物。所以,我說本心之外沒有天理,本心之外沒有事物。心就是道,道就是天,認識了自己的本心就能認識道,認識天。心是身體的主宰,心的清明靈撤是認識。認識的發動機是思想,思想所涉及的對象就是事物。心的本體原本不動,心的本體就是人的天性,天性就是天理。人的天性原本不動,天理也是這樣,不斷積累正義就是恢復心的本體。心中萬事萬物,具體逼真的呈現時,心就達到淡然無礙,泯然無我的境界;心中淡然無礙,泯然無我,萬事萬物也就會全部呈現在心中。

 知是心的本體,心本來就會感知。良知,不需要本心到外去尋求。如果我們心中固有的良知能完全發揮、運用出來,而又沒有個人慾望摻雜阻礙。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多少都會有私心雜念,所以必須用致知格物的功夫,去戰勝心中的私慾,恢復天理。也就是要使心中的良知無絲毫人慾的阻礙,使良知充滿心田,毫無阻礙地發揮流行,這就是致良知。良知恢復了,思想和意志就能真誠專一。

 格物是誠意的功夫,明善是誠身的功夫,窮理是儘性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格就是修正的意思,就是糾正謬誤使其復歸中正。
白天的時候受外界干擾覺着心很亂,就要去練習靜坐;懶得看書,那就去看書,這就是對症下藥;

 聖人的心一如明鏡,只是明亮可照,能隨着感觸應對,遇到什麼東西照什麼東西,沒有照不到的。

人應該在萬事萬物上磨鍊心性,這樣才能站穩腳跟,才能做到“靜亦定,動亦定”;

 認識是實踐的開始,實踐是認識的完成,聖人的學說只有一個功夫,認識和實踐是統一的,不能分開的;

 只要除去私慾、保養天理就是功夫。寧靜時念念不忘除去私慾、保存天理,動時亦念念不忘除去私慾、保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都做功夫。如果只靠在寧靜時,去做除私慾,存天理的功夫,不但會漸漸地養成喜歡寧靜,厭惡活動的弊病。這樣,還有許多小毛病都潛伏在心裏,不能徹底根除,一遇到具體事情便又潛滋暗長。

 做學問必須有個根本,必須在這個根本上用功夫,循序漸進才能長進。立志用功做學問,如種樹一樣。剛開始只是根芽,等到開始有個樹幹時,還沒有長出樹枝,長出枝條後,纔會生出葉子,有了枝葉之後纔會開花結果。做學問必須在自己的心體上下功夫,凡是不明白、行不通的事情,都要反省內求在自己本心上去體會,這樣就會明白。

 人學習不下功夫,就會自以爲已經知道如何做學問,然後只照老樣子去實踐。殊不知私慾天天生長,就像地上的灰塵,一天不掃,就又積一層。如果踏踏實實的下功夫,就會知道天道廣大無邊,無窮無盡,愈探求深入,這樣下去,就一定會做到精深純一,沒有一絲一毫不徹底的地方。

 聖人論道一定是越到後世越謙卑,賢人的議論卻會越講越高妙。賢人不曾擡高自己,擡高自己那就是不真實。

 心中無善無惡,正是天理寧靜自在的表現。心中有善有惡,是思想感情發出的結果。人的思想感情不發動,心中就無善無惡,這就是至善;

 注重存養本心的人,每天都會發現自己不足;注重知識見聞的人,每天都發現自己懂得越來越多;每天發現自己不足的人,德行修養日日提高;每天發現自己知識越來越多的人,德行修養在一天天降低。

 心就是那個能看、能聽、能說、能做的心,這個心是人性,就是天理。有了人性,纔會產生對應的天理,這就是仁。人性的生理,表現在眼睛上,就能看,表現在耳朵上,就能聽,表現在嘴上就能說,表現到四肢上,就能動,這就是天理在起作用。因爲他主宰我們整個身體,所以叫心。心的本體原本就是是天理,根本就沒有什麼不符合人情天理的地方。這個心纔是真我,這個真我纔是軀體的主宰。如果沒有真我,也就沒有軀體,有了真我人才有生命,失去了真我就會死去。你如果真的想滿足軀體的要求,就必須依靠真我,時常存養真我的本體,在獨處時謹慎警戒,在別人聽不到的時也恐慌畏懼,唯恐對本心有絲毫的傷害。於是,剛有一點違揹人情天理的念頭萌生,就如同刀割針刺一般,疼痛難忍,必須拿掉刀子,拔了針刺,才能制止對本心的傷害。這樣纔是有爲自己的心,才能戰勝私慾。

卷中

 認識的真切篤實就是實踐,實踐的自覺細緻就是認識。認識和實踐的功夫,本來是不可分離的。

 心,只有一個。本心的惻隱同情就叫做仁愛;本心合乎人情的天理就叫道義;心的條理完滿就叫天理;不能在本心之外去探求仁愛,也不能在本心之外去探求天理。在本心之外去探求天理,就會把認識和實踐一分爲二。在我們的心中去探求天理,這纔是聖人儒學所主張的認識和實踐的統一。心的本體,就是人性;人性的本原,就是天理。能徹底的發揮本心,就能充分的發揮本性。

 我心中的良知,也就是所謂的天理,把我心中良知天理應用到事事物物都能得到天理了。致我心中的良知,就是認識;事事物物都能得到天理,這就是格物,這就是把心和天理合二爲一了。

 從希望做成某件事來說,叫作學習;叢希望解除困惑來說,叫作提問;從希望通曉事件的道理來說叫作思考;從精細的考察來說,叫作論辯;從力圖切切實實地做來說,叫作實踐;分析他們的功用,有五個方面;綜合他們所幹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本心和天理合二爲一的本體,認識和實踐齊頭並進是下功夫的主張。

 良知是天理光明靈絕所在,所以良知就是天理。思考是良知的運用。如果是良知運用思考,那麼,所思考的也無非都是天理而已。從良知上所產生的思考,自然明白簡易,良知也自然可以認清。

 良知只有一個。就它的奇妙作用來說,就稱做神;就它的流行發作來說,就稱做氣;就它的凝聚來說就稱做精;

 格物就是格除心中的物慾,格除意念中的物慾,格除認識中的物慾。正心,也就是端正物慾的心。誠意,就是使物慾的心做到虔誠。致知,就是尋求達到對心中物慾的真正認識。天理只有一個,從天理的凝聚而言叫作性。從天理凝聚的主宰和核心而言,就叫作心,從天理主宰的發動而言叫作意,從天理凝聚的清明覺悟來說叫作知,從清明覺悟的感應來說叫作物。所以從物來說叫作格,從知而言叫作致,從意而言叫作誠,從心而言叫作正,正就是糾正內心,誠就是使意真誠,致就是致知,格就是格除物慾。這就是所說的窮盡天理,充分發揮人的本性。天下沒有人性之外的天理,也沒有人性之外的事物。

卷下

 人心就是天,就是淵,心的本體無所不包,原本就是一個天,只是本私慾矇蔽後,才喪失了天的本來面目。心之天理是無窮盡的,本就是一個淵,只是被私慾阻塞,才失去了淵的本來面目。部分的良知便是全部的良知,全體的良知也就是部分的良知,良知的本體只有一個。

 今天對良知的認識是這樣,那就將今天的認識擴充到底;明天,對良知有了新的領悟,那就根據明天的認識將良知擴充到底。這樣,纔是“精一”的功夫。

 善的極致就是心的本體,本體稍有過失就是惡。不是說有了一個善就有一個惡與它相對。所以說,善惡只是一個東西。

 學習必須要常反省自己。如果去職責他人,就只會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如果能自我反省,纔會發現自身的許多不足,哪有閒功夫去職責別人。

 厚薄,是良知自身有的條理,不能逾越,這便叫做義;順着良知這個條理,便叫做禮;明白這個條理,便叫做智。始終堅持這個條理,便叫做信。

 良知只是一個辨別是非的心,是非只是一個好惡,知道好惡就會窮盡是非,明白了是非就會窮盡萬事萬物的變化。天理就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想要致良知。

 七情能夠自然而然流露,都是良知的作用,不可以分成善的惡的,但是也不能太過於執着。執着於七情,就都是慾望,都是遮蔽良知的。

 琴瑟和書籍,做學問之人不能沒有。因爲有了這些正當之事,心就不會放縱。

 心的本體是天生的性。本來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只是人心受習俗的影響,在意念上就有了善惡之分。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生,這些正是恢復人性本體的功夫。如果意原本沒有善惡,也就談不上功夫了。

 手指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時候,但你能悟到的性卻是永恆存在的。人的心神只在有見聞的東西上馳騁,而不在不聞不見上切實用功,這是因爲不聞不見是良知的本體,戒慎恐懼是良知的功夫,求學之人只有時時刻刻去體驗他看不見,聽他聽不見的東西,功夫纔會有切實的着落。時間久了功夫熟練之後,就不需費力,也不需特意提防省察,而真性就自然能夠生生不息了。時刻都應保持"打一棒留一條跡,打一巴掌留下一個血印"的覺悟,才能從先生說的每一句話中收益。如果是渾渾噩噩混日子,就像是一塊死肉,打也不知道疼癢,恐怕最後什麼也學不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