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什么是佛学?

如今的时代很快,人们忙于和大数据、人工智能、5G、新零售等新概念打交道,每天微博和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层出不穷,今日头条、抖音也有很多光怪陆离的内容,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想要探讨佛学,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佛学?

现在科技已经快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宗教似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戒定慧已经听得很熟悉了,第一个戒似乎就不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了。因此本文一定要澄清:这篇文章不是针对佛教徒写的,也不是针对对佛学已经有浓厚兴趣的人,这篇文章针对的是——在茫茫信息海流之中,虽然阅尽天下大事 看尽朋友圈炎凉,仍然心不能满足的你,为什么是佛学呢?

而佛学从释迦牟尼创教至今,已然2500多年。任何一个学问创立2000多年可能都会受到很多误解,我们在这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先不解决这些误解,而是先确定你是否对佛学感兴趣: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去了解这门历史悠久的学问呢?

因为有一些重大的问题,穿越了2000多年从古到今,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直未被解决,甚至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也就这样了。生命从何而来,又将往何而去?为什么人生苦多乐少?为什么有人运气好?有人天资好?为什么所作善事不见得有善报,所作恶事常常看不到恶果?这些问题在科学、哲学和心理学上都没有得到解释。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吗?

虽然时代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慢慢远离了饥饿、瘟疫和大规模战争的威胁,人类的寿命延长了,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和选择的权力是否直接转化为幸福,又或者: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达到幸福的彼岸,心灵能不能真正圆满知足呢?

在问道佛学以前,我们应该先看看其它的知识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问道心理学。

心理学要成为科学,需要随机抽取人群的样本作对比测试,可是这第一步样本就不一定随机。一些大学研究发表的心理学结论,往往样本来自大学生,通过问卷讯问受访者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选择带来的主管感受,根据选择的选项得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导致人们不快乐、不满足、空虚的真正原因。这种方法不但本身很难说是科学,而且往往也不够深入,其数据比如“某某城市的居民生活幸福感较某某城市更高,可能来自某某、某某因素”细想之下,经受不起科学的推敲。对于一些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症状(比如神经官能症)来量化病症的轻弱,但是对于大部分正常人来说,幸福快乐都是很难用数据去量化的。可是心理学如果脱离了实证,就很容易走向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学的范畴,它不像是解药,却更像是一种精神粮食,在你饿的时候给你吃下去饱腹,鼓了段时间饿了就再喂你一些,这些表面的满足虽然在你不快乐的时候给你打打气,这就使得这门学问有用,但终究治标不治本,内心对生存与死亡、工作的意义、幸福与成长这些疑惑,始终不能究竟。心理学可以讨论在特定情况下的人的特定心理状态,可以如何解释以及调整,但很遗憾不能给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提出一个调整心理及生活方式的道路。

再来问道哲学。

哲学里面有一部分伦理学会讨论:什么是幸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出的定义——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说得很好,但是不究竟。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可是为什么要追求美德?有些人品德不好但是很有钱,你说他不幸福会不会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因此哲学家这样的回答固然澄清了一些疑惑,但同时又留下很多问题,这里面的空白很大。尤其是现代人的思考方式是要有证据,说道理要实证。否则所谓的哲学,或者说生活哲学,就会变得像通俗心理学中一样的鸡汤受人诟病,没法成为一种让人觉得靠得住的生活指南。

所以有没有一种学问,它研究的是这些所有人都会遇到的根本的痛苦与烦恼,并且不只限于理论讲究实证,而且能究竟探讨得到最后的答案,并且这学问能历经了岁月的检验,能经受住过往贤者的验证与质疑,流传下来?

人类文明虽然已经几千年了,但是大部分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没有很大的变化。看到美好的人或物品,我们新生欢喜,产生获得的欲望。可是获得了以后,又担心自己会失去喜欢的东西,或者想要更多这样的东西。如果得到的东西不向以前那样喜欢,又会产生厌弃和愤怒的感觉,我们痴迷于这种反复循环的轮回之中,穷人、富人、老百姓、掌权者莫不如是。

但是有人在2500年前站出来说:我觉悟了,我发现正是这些习为常的、默认的、人人都有的本性,其实不是不可更改,并且这些无始以来的习性是站不住脚并且迷惑住我们的根源。这份认知不光是哲学辩诉,更是结合基于事实观察的心理验证。这份认知包含了心理学的内容,却又深入到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理论不能覆盖到的地方,结合以禅定的心理洞察来实际证明之。

佛学来自2500多年以前的真正教诲是:我们每一个人是原本完满无缺的,那为什么你会有疑惑,想要进步、成长、解脱?因为这份原本的觉悟(本觉)需要通过在世间开始修行(始觉),方能达成究竟的认识和圆满(究竟觉)。在这份究竟的觉知里,你认识到世间所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现象都是没有依据、站不住脚的,这份认知得到的这种满足,足以使你不因喜欢的东西产生处害怕失去的痛苦,不因讨厌的东西产生想要逃离的恐惧和想要排斥的愤怒,你完全可以游戏于世间,不入世间又不出离于世间,你可以和佛一样,你可以成佛,你可以解脱。

我们以上没有提到任何宗教性的内容,所谓宗教是因为人生来起点不一样(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论述),起点很低时刚开始走上觉悟的道路,不能理解别人说的关于觉悟的道理,所以需要先相信在你之前已经觉悟的人说的话,否则你在没有实际证明的情况下没法相信和理解,就永远不能去实践。佛教原本创立时就是讲究亲自证明和实践的,佛祖就是一个人,出来和大家说明,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痛苦,如何解除这些痛苦,慢慢带领着大家找到一种适合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原始佛教徒的生活方式。

那么当下时代,这种原始的佛教徒生活方式也许和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些距离,那么适合解决我们疑惑可以得到究竟答案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我想这种生活方式一定离不开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抑郁症、身份焦虑、离婚率上升,还有一些可能和人的心理感受相关的生理问题:脱发、长期胃病、生物钟紊乱。。。。。。

这些不幸福的问题从科学、心理学或哲学的角度来看,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我先不保证佛学能够解决,我想向你提议: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抛下宗教的成见,剖开佛学外表的佛教这层外皮,深入到佛学创立时的知识当中,去看看2500年以前的“觉悟者”的发现,能否帮我们找到一条适合这个时代的修证道路呢?

(未完待续,每周更新一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