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爲什麼是佛學?

如今的時代很快,人們忙於和大數據、人工智能、5G、新零售等新概念打交道,每天微博和公衆號推送的信息層出不窮,今日頭條、抖音也有很多光怪陸離的內容,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想要探討佛學,第一個問題是:爲什麼是佛學?

現在科技已經快速改變了人們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宗教似乎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戒定慧已經聽得很熟悉了,第一個戒似乎就不適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了。因此本文一定要澄清:這篇文章不是針對佛教徒寫的,也不是針對對佛學已經有濃厚興趣的人,這篇文章針對的是——在茫茫信息海流之中,雖然閱盡天下大事 看盡朋友圈炎涼,仍然心不能滿足的你,爲什麼是佛學呢?

而佛學從釋迦牟尼創教至今,已然2500多年。任何一個學問創立2000多年可能都會受到很多誤解,我們在這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先不解決這些誤解,而是先確定你是否對佛學感興趣:爲什麼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去了解這門歷史悠久的學問呢?

因爲有一些重大的問題,穿越了2000多年從古到今,一直困擾着我們,一直未被解決,甚至我們認爲這些問題也就這樣了。生命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而去?爲什麼人生苦多樂少?爲什麼有人運氣好?有人天資好?爲什麼所作善事不見得有善報,所作惡事常常看不到惡果?這些問題在科學、哲學和心理學上都沒有得到解釋。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嗎?

雖然時代變了,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慢慢遠離了飢餓、瘟疫和大規模戰爭的威脅,人類的壽命延長了,我們有了更多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和選擇的權力是否直接轉化爲幸福,又或者: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能達到幸福的彼岸,心靈能不能真正圓滿知足呢?

在問道佛學以前,我們應該先看看其它的知識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問道心理學。

心理學要成爲科學,需要隨機抽取人羣的樣本作對比測試,可是這第一步樣本就不一定隨機。一些大學研究發表的心理學結論,往往樣本來自大學生,通過問卷訊問受訪者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選擇帶來的主管感受,根據選擇的選項得到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導致人們不快樂、不滿足、空虛的真正原因。這種方法不但本身很難說是科學,而且往往也不夠深入,其數據比如“某某城市的居民生活幸福感較某某城市更高,可能來自某某、某某因素”細想之下,經受不起科學的推敲。對於一些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症狀(比如神經官能症)來量化病症的輕弱,但是對於大部分正常人來說,幸福快樂都是很難用數據去量化的。可是心理學如果脫離了實證,就很容易走向心靈雞湯或者成功學的範疇,它不像是解藥,卻更像是一種精神糧食,在你餓的時候給你喫下去飽腹,鼓了段時間餓了就再餵你一些,這些表面的滿足雖然在你不快樂的時候給你打打氣,這就使得這門學問有用,但終究治標不治本,內心對生存與死亡、工作的意義、幸福與成長這些疑惑,始終不能究竟。心理學可以討論在特定情況下的人的特定心理狀態,可以如何解釋以及調整,但很遺憾不能給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提出一個調整心理及生活方式的道路。

再來問道哲學。

哲學裏面有一部分倫理學會討論:什麼是幸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給出的定義——幸福是靈魂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這說得很好,但是不究竟。德性應該是什麼樣的?可是爲什麼要追求美德?有些人品德不好但是很有錢,你說他不幸福會不會有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嫌疑?因此哲學家這樣的回答固然澄清了一些疑惑,但同時又留下很多問題,這裏面的空白很大。尤其是現代人的思考方式是要有證據,說道理要實證。否則所謂的哲學,或者說生活哲學,就會變得像通俗心理學中一樣的雞湯受人詬病,沒法成爲一種讓人覺得靠得住的生活指南。

所以有沒有一種學問,它研究的是這些所有人都會遇到的根本的痛苦與煩惱,並且不只限於理論講究實證,而且能究竟探討得到最後的答案,並且這學問能歷經了歲月的檢驗,能經受住過往賢者的驗證與質疑,流傳下來?

人類文明雖然已經幾千年了,但是大部分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沒有很大的變化。看到美好的人或物品,我們新生歡喜,產生獲得的慾望。可是獲得了以後,又擔心自己會失去喜歡的東西,或者想要更多這樣的東西。如果得到的東西不向以前那樣喜歡,又會產生厭棄和憤怒的感覺,我們癡迷於這種反覆循環的輪迴之中,窮人、富人、老百姓、掌權者莫不如是。

但是有人在2500年前站出來說:我覺悟了,我發現正是這些習爲常的、默認的、人人都有的本性,其實不是不可更改,並且這些無始以來的習性是站不住腳並且迷惑住我們的根源。這份認知不光是哲學辯訴,更是結合基於事實觀察的心理驗證。這份認知包含了心理學的內容,卻又深入到心理學中的潛意識理論不能覆蓋到的地方,結合以禪定的心理洞察來實際證明之。

佛學來自2500多年以前的真正教誨是:我們每一個人是原本完滿無缺的,那爲什麼你會有疑惑,想要進步、成長、解脫?因爲這份原本的覺悟(本覺)需要通過在世間開始修行(始覺),方能達成究竟的認識和圓滿(究竟覺)。在這份究竟的覺知裏,你認識到世間所有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現象都是沒有依據、站不住腳的,這份認知得到的這種滿足,足以使你不因喜歡的東西產生處害怕失去的痛苦,不因討厭的東西產生想要逃離的恐懼和想要排斥的憤怒,你完全可以遊戲於世間,不入世間又不出離於世間,你可以和佛一樣,你可以成佛,你可以解脫。

我們以上沒有提到任何宗教性的內容,所謂宗教是因爲人生來起點不一樣(這一點我們以後再論述),起點很低時剛開始走上覺悟的道路,不能理解別人說的關於覺悟的道理,所以需要先相信在你之前已經覺悟的人說的話,否則你在沒有實際證明的情況下沒法相信和理解,就永遠不能去實踐。佛教原本創立時就是講究親自證明和實踐的,佛祖就是一個人,出來和大家說明,這個世界上爲什麼有那麼多人痛苦,如何解除這些痛苦,慢慢帶領着大家找到一種適合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這就是原始佛教徒的生活方式。

那麼當下時代,這種原始的佛教徒生活方式也許和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一些距離,那麼適合解決我們疑惑可以得到究竟答案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呢?我想這種生活方式一定離不開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所產生的種種問題:抑鬱症、身份焦慮、離婚率上升,還有一些可能和人的心理感受相關的生理問題:脫髮、長期胃病、生物鐘紊亂。。。。。。

這些不幸福的問題從科學、心理學或哲學的角度來看,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我先不保證佛學能夠解決,我想向你提議:我們能不能換一種思路,拋下宗教的成見,剖開佛學外表的佛教這層外皮,深入到佛學創立時的知識當中,去看看2500年以前的“覺悟者”的發現,能否幫我們找到一條適合這個時代的修證道路呢?

(未完待續,每週更新一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