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心底的愛與善良在疫情中安靜生長

文/卉心翼

安靜時,才能聽見靈魂深處的聲音,心靜時,心底深處的愛與善良纔會生長。

石樑說疫情來襲,人們被病毒關進了“籠子”,整個中國安靜了。是的,外面的世界是安靜了,但我們的內心世界依然躁動不安,怒火燃燒,鍵盤俠們的語言暴力依然如故。

疫情是人性的照妖鏡,我們的人性在鏡子面前暴露無遺。醫護和疾控人員爲挽救人類的生命,舍小家顧大家,奮不顧身地與病毒作戰,這是人性的光輝在閃耀。疫情中不幸被感染的患者在痛苦呻吟,焦急的等待着那一張難求的病牀,要活下去的求生慾望令人揪心。而那些宅在家裏的鍵盤俠卻被病毒裹挾着發出了憤怒的聲討,攻擊着那些從武漢回到家鄉未能及時隔離的傳染源,以此來釋放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力圖喚醒人們的公共衛生意識。

疫情中的每個角色都是那麼真實的存在,這些都是在其它自然災難中無法看見的。因爲男女老少都是易感人羣,所以人人自危,這才讓危急中的人性顧不得防禦與掩飾,赤裸裸的呈現給了這個世界。

前兩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家鄉的網民圍攻武漢來家鄉探親的一家人,這家已有三個人被確診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及與其接觸的人,都在隔離治療與觀察。他們一家確實缺少個人防護與公共衛生意識,對這次病毒的傳播性與嚴重性沒有足夠的認識,春節前在家鄉聚餐遊走,住院後又通過微博反映了一些醫院相關的硬件設施問題。

這些言行都加重了家鄉網友的憤怒與恐慌情緒,網友們就像憤怒的小鳥一樣,個個漲紅了臉,用鍵盤圍攻着這一家人——毒王。

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做什麼評判或論是非對錯,我只是想喚醒大家內心深處的愛與善良,觸摸到靈魂深處的那一股暖流而已。

在疫情面前不論是傳染源還是易感人羣,大家所表現出的所有言行都能理解與包容,因爲我們都是人,人的軟弱與渺小在疫情面前比外表看起來還要脆弱,還要不堪一擊;因爲我們是同胞,在疫情面前要更加關愛與團結,要更加理解與寬恕;因爲病毒無情人有情,災難無愛人有愛啊;因爲……

寫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一個關於饒恕的真實感人的案例——中國留學生盧剛校園槍殺案。

1991年11月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在靜謐悠閒的校園午後,開槍射殺6人,其中5人全部喪命,倖存的一人終身癱瘓。其中包括3位教授,副校長安妮 • 克黎利和 27 歲的中國留學生山某。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

據悉,盧剛因和一些中國學生鬧翻,獨來獨往;和導師頗有嫌隙,爲了學術論文等事和校方多有爭執;加之找工作不順利,又嫉恨同學山某的成績;之後爲了泄憤,有預謀的開槍射殺6名無辜的生命。

一時間,血案震驚中美兩國,愛荷華城的中國人都被哀傷和惶恐籠罩。擔憂美國人會將焦點由個案放大到種族問題,引發更大的排華暴動;也害怕因仇恨醞釀的更多仇恨會隨之而來,導致愛城的華人不敢單獨上街。

可事情的轉機又一次發生,被槍擊身亡的副校長安妮,她的親人在知道真相併祈禱之後,竟爲盧剛的父母和親友寫下了這樣的一封信:

我們剛剛經歷了

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悲劇

在忍受傷痛緬懷安妮的時刻

我們的思緒和祈禱一起飛向你們

因爲你們也在經歷同樣的震驚與哀哭

安妮信仰愛和寬恕

我們想要對你們說

在這艱難的時刻

我們的祈禱和愛與你們同在

安妮生在中國,是傳教士的女兒。一生獨身的安妮,看待中國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大洋彼岸留學而來的他們。在愛荷華大學的學生眼裏,安妮是一個溫柔體貼,無比善良的校長。

她的死是最不可理解的,她的家人也是最有理由泄憤的。可安妮的兄弟們卻要求把這封信譯成中文,貼在盧剛即將寄回國的骨灰盒上。他們擔心兇手在國內受到歧視,也擔心盧剛父母無法接受這個消息,悲傷過度。只希望這信,能帶來安慰和平安。

事後,許多愛城人也紛紛起來,用他們的信仰化解憤怒和仇恨:“我們的信仰中,愛是高於一切的,寬恕遠勝過復仇。”

籠罩在愛荷華城的陰霾逐漸散去,死者的善後工作在寬容和安詳的氣氛中結束,連兇手盧剛的殯儀也安排的穩妥周詳。

安妮三兄弟不僅穿梭在中國留學生中間,和每一個人握手交談,面帶笑容,根本不像死者家屬的身份。

之後他們還專門爲國際學生的心理問題設立了研究獎學金,盼望此類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這令人奇異不解的饒恕,難道不比兇殺更爲震撼人心嗎?在旁人看來都無法訴諸諒解的暴行,恨不得咬牙切齒去踢上一腳的現場。然而,受害者家屬在失去至親的悲慟下,決意饒恕並付出行動,這又是怎樣的力量呢?

看到這裏,你的心是否被深深的觸動與強烈的震撼呢?對於我們的武漢同胞,如果我們只停留在表面,只看見他們的失誤,那我們就無法用心去感受他們身患重病,全家崩潰的絕望心情;如果我們只是任由情緒駕馭,沒有一點心的覺知力和感同心受,那我們就不可能與武漢同胞產生共情而深深地理解身處困境中的他們;如果我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責去泄憤,那我們就不會有換位思考的能力與善良的心靈去理解、寬恕別人。

這個世界就會永遠被仇恨和敵意所霸佔,在這種土壤裏生長的孩子們,他們的心靈會變成一片荒蕪的沙漠與冷漠的冰川,寸草不生,我們還能期待孩子們健康幸福的成長嗎?孩子們還能相信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嗎?

我再請大家想一想,在人生的長河裏,誰能保證自己永遠是絕對的正確?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有失誤?誰又能保證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帆風順呢?

無常是生命的常態,當有一天我們也處於危難或犯了錯誤,內心煎熬,後悔自責,需要大家的幫助與寬恕時,我們是否也希望大家用敵意與歧視來落井下石,詛咒謾罵,以仇恨驅趕仇恨呢?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 • 路德金曾說:“黑暗不能驅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驅走仇恨,只有愛心才能做到。”

在危及生命安全的疫情面前,人性的光輝與幽暗都會被暴露。我們歌頌人性的美,我們致敬人性的勇,我們倡導人性的善,但我們也要包容承認人性的脆弱與自私,讓我們成爲一個完整的人。

我們更要寬恕身處困境被病毒折磨的同胞所犯的錯,因爲安全的我們還很健康,我們是強者,身染重病的他們是弱者,我們現在是幸福安康的一個家,他們是即將支離破碎的一個家。

如果我們暫時還沒有力量與信念做到像安妮校長的家人一樣饒恕奪取親人生命的罪犯,但起碼能以一個強者的身份去同情包容一個弱者的姿態去展示我們人性的善,點亮這個世界。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點亮一絲愛與善良的光,那世界就會因我們人類的光而變得友愛溫暖,病毒肆虐的冬天也會終止,我們將擁抱美麗的春天,心靈的花園也會因種植善良而收穫快樂。

我們都希望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但前提是我們要先對世界報之以愛與善良,而愛與善良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深處,它是與生俱來的能量。只要我們停止向外發泄,安靜下來朝向自己,那靈魂之愛就會擁抱我們,給我們力量,讓我們敢於寬恕,敢於博愛。

注: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學高級教師,曾在2018年8月去舟曲做過一個多月的泥石流災後心理重建。在疫情期間,我願意爲大家提供無償的心理援助與助己成長,中小學生及家長優先,需要的朋友請微信掃碼聯繫或在簡書留言私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