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網絡實驗--動態路由器+RIP路由協議配置及驗證

華爲網絡實驗–動態路由器+RIP路由協議配置及驗證

前言

前面講路由器工作原理的文章中給大家講過了在華爲模擬器中如何配置靜態路由及默認路由(默認路由是一種特殊的靜態路由),需要管理員手工配置,它一般適用於末梢路由器,例如企業、家庭連接外網的路由器;但是像運營商這類非末梢路由器,讓管理員手工配置路由顯得不太現實,這時就需要動態路由來幫忙。在本篇文章中,我會給大家講講動態路由的一些知識以及RIP路由協議是如何配置的。

一、動態路由

動態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夠自動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並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適時地進行調整。

1.1動態路由協議基礎

動態路由不需要手工寫路由,路由器之間能夠自己互相學習;
不同的路由協議,有不同的值;
能根據拓撲變化,做出及時反映。

1.1.1動態路由

基於某種路由協議實現

1.1.2動態路由特點

優點:減少了管理任務
缺點:佔用了網絡帶寬

1.2動態路由協議概述

路由器之間用來交換信息的語言

1.2.1度量值

跳數、帶寬、負載、時延、可靠性、成本

1.2.2收斂

使所有路由表都達到一致狀態的過程(物理接口時好時壞時收斂會暫用帶寬)

1.2.3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的比較

網絡中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互相補充。靜態路由(60)的優先級高於動態路由。
靜態路由需要手工配置,一般用在末梢路由器;
動態路由能夠自己互相學習路由信息,一般用在運營商。

1.3動態路由協議分類

按照路由執行的算法分類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依據從源網絡到目標網絡所經過的路由器的個數選擇路由(跳數)
RIP、IGRP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綜合考慮從源網絡到目標網絡的各條路徑的情況選擇路由(信息,如路徑的帶寬等)
OSPF、IS-IS

二、RIP路由協議的工作原理

2.1RIP路由協議的工作原理

2.1.1RIP是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

2.1.2RIP的基本概念

1.定期更新(路由器每經過一段時間週期30s後,向鄰居發送更新信息)
2.鄰居(與其相連的路由器)
3.廣播更新(Rip v1 255.255.255.255) (會引起帶寬浪費)
4.組播更新(Rip v2 224.0.0.9)
5.泛洪路由表(路由器將從鄰居學習到的路由放進自己的路由表中,然後將路由表所有路由信息再通告給其他路由器,直到整個網絡學習到)

2.2路由表的形成

2.2.1路由器學習到直連路由(跳數是0)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2到更新週期30s時,路由器會向鄰居發送路由表(跳數是1)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3再過30s,第二個更新週期到了再次發送路由表(跳數是2)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4RIP的度量值與更新時間

1.RIP度量值爲跳數:最大跳數15跳,16跳爲不可達。
2.RIP更新時間:每隔30s發送路由更新消息,UDP520端口
3.RIP路由更新消息:發送整個路由表信息

2.2.5水平分割

1.三個路由器已經互相學習記錄了所有網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R3的40網段出故障了,R3將40網段的跳數設爲16即標記爲不可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但是R2的路由表中依然存在40網段的信息,並且跳數爲1,此時分爲兩種情況:
第一種:R3先更新,並將40網段出故障的信息告訴R2,這樣就不會環路
第二種:R2先更新,不知道40網段出故障,會將40網段發給R1和R3,R3會更新40網段的信息(跳數爲2),這時會出現環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解決方案:執行水平分割可以阻止路由環路的發生。
從一個接口學習到路由信息,不再從這個接口發送出去
同時也能減少路由更新信息佔用的鏈路帶寬資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華爲交換機RIP協議命令

1.啓用RIP進程

rip 1 ##1是進程號,範圍<1-65535>

2.宣告RIP版本號

version 2
##2是版本號,還有版本1(1是廣播更新,2是組播更新);
設置兼容模式時rip 1和rip 2都不用敲

3.宣告主網絡號

network ×.×.×.× ##×.×.×.×爲網絡號(宣告的主網絡號是按A、B、C類來的;如1.1.1.1/24位的網絡號是1.0.0.0)

4.查看路由協議的配置

dis rip 1

5.具體配置案例

rip 1
version2
network 192.168.100.0
network 12.0.0.0

兼容模式能收rip v1 和rip v2的路由信息,但是發只能是rip v1路由信息
如何解決?
進入兼容模式路由器的接口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rip version 2 multicast(組播)

四、RIP路由協議的配置和驗證

●實驗目的

通過給三臺路由器分別設置RIP協議爲rip v1、兼容模式和rip v2版本,查看三臺路由器中的路由表信息,瞭解rip v1、兼容模式和rip v2的收發路由信息情況。

●實驗環境

華爲eNSP模擬器,三臺路由器,分別設置RIP協議爲rip v1、兼容模式和rip v2版本。
新建如下圖所示拓撲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實驗步驟

1.在路由器R1中輸入如下圖所示命令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在路由器R2中設置如下圖所示命令,不設置version 1或者version 2就是兼容模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在路由器R3中輸入如下圖所示命令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此時在R1的g0/0/0接口和R3的g0/0/1接口抓包。R1和R2互相發送的RIP協議都是Ripv1版本,能夠互相學習路由表;R2給R3發送的RIP協議是Ripv1版本,而R3給R2發送的RIP協議是Ripv2版本,R3無法學習到R1中的路由表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查看R3路由表信息,裏面沒有學習到R2路由表的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6.進入R2的g0/0/1接口,將其設置爲發送的RIP協議是Ripv2版本。輸入如下命令: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rip version 2 multicast

7.再在R2的g0/0/1接口進行抓包,發現其向R3發送的RIP協議已經改成Ripv2版本。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8 查看R3路由表信息,裏面學習到R2路由表的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實驗總結

1.設置路由器的RIP協議爲兼容模式時,無需在rip 1中設置version 1或者version 2。

2.兼容模式能夠接收到rip v1 和rip v2的路由信息,但是發只能是rip v1路由信息。

3.爲了讓使用rip v2版本的路由器學習到兼容模式路由器的路由信息,可以將rip v2版本的路由器的接口設置成rip v1,或者將兼容模式路由器的接口設置成rip v2,但是推薦改成rip v2版本的方式,因爲其採用組播更新方式,和廣播更新相比節省了開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