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掛着40層油彩的《蒙娜麗莎》,難怪你的微笑我永遠不懂 結語

作爲一個藝術愛好者,很長時間以來你可能充滿好奇,卻始終對深入瞭解它們望而生畏。因爲普通的藝術史讀來冗長又乏味,容易讓人犯暈。

所以今天來寫這篇書評我是認真的——《大話西方藝術史》:是我至今接觸到唯一能讓我一口氣看完的藝術史類書籍。

正如作者意公子在書中提到說:“但凡能打動你的,對你個人而言就是好作品。”

這本書打動我的,當然不僅僅是封面那個帶着“達利式”小鬍子的蒙娜麗莎。更是整本書的圖文並茂、繪聲繪色。作者從歷史本身結合他自己的理解,爲我們講述了這段漫長又妙趣橫生的藝術歷程。

用唯物論觀點來說,歷史無非就是一些死去的事。但從它對與個人的影響來說,卻又有着永恆的生命力。《大話西方藝術史》之所以能打動我,可能就是因爲它並沒有將歷史當作一件“已死”的東西,尤其是藝術史。

01.神話與藝術,起源於人類尋找的“永生”

說到藝術,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古羅馬,不管他們的地域相隔多遠,我們可以發現神話都是他們相同的主題。而所謂“神話”,它們的創作者其實不是神,是人本身。神話表現的是人對天地起始,對自身來源的思考與認知。藝術就是它最好的載體。

所以自古以來,西方藝術體現的,首先是人對解除疑惑與恐懼的渴望,其次纔有所謂美的追求。這與人的需求金字塔也是極其吻合的,首先需要有生存的安全感,然後纔有其他高級的需求。

因爲人的天性懼怕死亡,於是他們拼命發揮自己的想象,給自己設定了“重生”的神話。看看古埃及輝煌的金字塔和壁畫你就知道,這些留存至今的藝術瑰寶,其實它們最初的目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藝術”,與陣容浩大的秦始皇兵馬俑一樣,它們不過是當時的人們用以期待靈魂歸來的媒介與工具,人類求生欲的極致表現而已。

但就算到了千百年後的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筆下,他最經典傳世的那幅作品名字也還是《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生存與滅亡,人類與宇宙的去向,始終是我們繞不開也無法完全解答的哲學難題。人從來沒有停止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它們也成了藝術最大最深刻的主題。

著名心理學家李銀河說:人生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

但從藝術史的層面來看,或許最終人們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創造的歷史和藝術作品,纔是他們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輪迴中唯一能留下的紀念和意義。

人的肉體沒能尋找到“永生”,但意外地,人尋找“永生”的痕跡——藝術,卻歷久彌新,替他們“永生“着。那麼人究竟算是找到了嗎?

02.捉摸不定的“美”,是推進藝術的動力

古希臘在西方藝術史上是一個偉大的開創性的時代,其中之一就是因爲“美的代名詞“——維納斯。

她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阿佛洛狄忒,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爲“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末亞歷山德里斯的雕塑《米洛斯的維納斯》(即斷臂的維納斯)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象徵。

以肚臍爲分界線,維納斯身體上下的長度之比爲0.618:1,腦袋和身體的比例是1:8,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也就是是最完美的“黃金比例”,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九頭身”。

“九頭身“確實很美,不然不會至今還在收到追捧和效仿,成爲姑娘們的心頭之痛。但意公子告訴我們,追溯到公元前20000年左右,《威倫道夫的維納斯》雕像中,那個胸部大得快垂到肚子,腦袋、肚子、大腿全都圓滾滾,完全看不見容貌只看見肉的,纔是他們心目中的女神!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而反觀我們認爲“完美”的斷臂維納斯,仔細看卻是個帶有男性肌肉線條感的平胸女人。

其實並不太意外,因爲所謂的“美”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都說“個花入各眼”,就算在同一時代,每個人心目中的美也不盡相同,又何況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認知高度下呢。

單單從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這個單一形象來說,書中剛纔所舉的前兩尊雕像,以及1538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色彩大師提香畫的慵懶妖嬈版《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都有個性迥異的外形,區別可不是一點點。

但這不是我們的女神變了,更不是人花心,而是人們對於美的定義變了。

無論從神學觀念還是現代科學來說,人的思想和眼光都是有限的,所以註定美的概念也不可能是一個放置於任何時間地點都顛撲不破的定式。它從來都是一個主觀的東西,也正是如此,因它而產生的藝術作品也都是在個性與變化之中的。

偉大導師馬克思說:所有堅固的東西都將煙消雲散,走向滅亡。又何況人的思維定勢。

縱觀整本《大話西方藝術史》我深深覺得,能流芳百世的藝術創作無一例外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最有特點的代表作。諸如古希臘的靈動、文藝復興的真實、巴洛克的華麗、印象派的明亮等…我們很難界定這些各自不同的美有何高下,它們都在藝術的長河中有自己的位置,煥發着各自的光芒。

但我們今天似乎可以確定的是,“美”在人的進化中變化,藝術一方面是人類這種精神需求逐漸高啓的見證,另一方面它也在促進着人類認知的不斷進步。

就像翻飛的蝴蝶帶着人奔跑,同樣捉摸不定的“美”,就是藝術強勁的推動力。

03. 藝術就是《蒙娜麗莎》嘴角的油彩——極致

既然意公子用《蒙娜麗莎的微笑》來作本書的封面,可想而知論到西方藝術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什麼了。

但你知道達芬奇的這幅畫爲什麼那麼經典,蒙娜麗莎似笑非笑的表情爲什麼人們500年來都沒有結論呢?

有科學家在採用技術手段探測後發現,蒙娜麗莎的眼角和嘴角上竟然有將近40層超薄油彩。每層油彩厚度不到2微米,相當於頭髮直徑的1/50!

可見達芬奇對於蒙娜麗莎的這張臉,用心程度遠超現在所有愛化妝的美女們。他用自己獨特的“明暗漸隱法“和十二分的耐心細緻,將油彩逐層塗抹到畫布上。才能使蒙娜麗莎的眼角和嘴角輪廓模糊、明暗過度超級自然順滑,看不到明顯的分界。以至於蒙娜麗莎的表情如此”曖昧“與耐人尋味,它因爲技法上的極致而成了一個謎。

這讓我不由聯想起我剛學彩鉛繪畫的時候,老師就是讓我們不斷在一個小方格里拉線條。只有耐心認真地拉上幾百上千次,那些原本深深淺淺的線條纔會慢慢成爲一個自然漸變的小色塊,堪得入目了。

試想一下,達芬奇要成爲這樣的天才畫家,他手中該是要拉過多少這樣的線條,有過多少習作,才能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技巧。

就像我們熟知的”一萬小時定律“一樣,與達芬奇同期的另一位天才畫家、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爲了畫著名的《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一個人在腳手架上昂着頭畫了整整4年;莫奈專注畫《睡蓮》歷時26年。他們都是西方藝術史冊上絕對重量級的大師、領袖,但孜孜不倦地追求與時間、心力、體力的全情付出,纔是能夠令他們的才華不至於泯滅於衆人的最好保證。

聖經中有個故事,上帝給了以色列人美地,但真正毫不猶豫、不懼攔阻前去領受這地的只有兩個人,剩餘的人都浪費了神的這番美意,最終只能留在貧瘠的土地上。

人的天賦就像神賜的美地,往往不是你沒有份,而是你不願意付出行動和努力去得。就算中個大獎,也還要親自跑去領呢。

“No pain no gain”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很公平。下次如果再嘆息自己命不好的時候,就試着想想蒙娜麗莎嘴角的40層油彩吧。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算你最終不能成爲藝術家,也會是個好工匠。更重要的是,爲自己想要做的事努力過、奮鬥過,纔不辜負我們短暫而終將逝去的一生。

比起後世的讚譽,我想得到自己內心的充盈與滿足更爲寶貴和有價值。相信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這對藝術史上的競爭對手在這點上會一致同意,你說呢?

結語

一本好書給我們的啓發遠勝過它裝幀與文案,而偏偏這本書可以兼得,也是意外之喜。藝術還在繼續往前走,《大話西方藝術史》我也還沒講完。

身邊不乏有人看到“大話“二字就開始嗤之以鼻,感覺又是打着速成旗號的”點心書“,虛有華麗麗面子卻無法讓人喫飽。

就這本書而言,我很想說,用短短300頁數來概括30000年的西方藝術史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本書也有很多文字邏輯上的缺點。但既然人類一直在進步,連“美”也一直在變化,那麼我們的藝術學習方式和閱讀習慣是否也可以順應時代而變一變呢?

畢竟無論大餐還是點心,先做得讓人願意喫纔是一切的開端。

意公子說:“我們不需要成爲專業的學者,但也不能以純粹無知的狀態去欣賞藝術。”

確實,我也無法從專業角度評價《大話西方藝術史》。但如果可以通過它讓我們換一種眼光看西方藝術,也換一種眼光看待我們的生活,就連長出小鬍子的蒙娜麗莎也能讓我們有新鮮的啓發,你一定會發現,藝術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有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