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为哪般

        最近不断听到各地传来学生自杀讯息。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邀约。实在抱歉,虽然兼任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但由于学校事务繁忙,平时我都给自己约定:非寒假暑假,原则上不离校,不离深,更不用说现在疫情期间。因此,只能在扼腕之余,找一些资料、录一些视频发给求助的同行。想着如花生命的永远消逝,不由想起三年前《中国教育报》刊发的这篇拙文来。两行清泪,一声叹息!

我被借调教育部工作那会儿,租住辟才胡同的一间小房。朋友从花市回家,绕道来看我,从车上搬下一盆绿植,笑着说:“来,送个月下美人给你,看你是不是韦陀。”我看那绿油油的一丛,知道是昙花。昙花一现为韦陀,那可是很感人的传说。

千万年前,在天界的花园里有着各式各样的花。昙花只是不起眼的一株,甚至她还不会开花。有一天,一阵大风吹过,昙花小小的身躯差点被大风吹断。这时候有个白袍男子轻轻扶住了她,让她躲过了一劫。那惊鸿的一瞥、温柔的扶持,让昙花终身难忘。几千年后,昙花修炼成花精,她在救命恩人韦陀菩萨面前耗尽千年修行,绽放了她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美丽。花很美,美过牡丹。但只是刹那,花开花落。

我因了朋友的笑言和美丽的传说,好生伺候着昙花。既要让它通风,又不能让它暴晒;既要给它浇水,又要防它烂根。就这么伺弄了一两个月,它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还是绿油油一丛。我向朋友抱怨,朋友笑一笑,说,亏你还是搞教育的,来,我给你推荐本好书,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我明白了朋友的意思,顿时想起文质兄所言:“教育,是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是啊,作为一名教育人,我能否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份耐心等待?如果一株花不开,就先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欣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欣赏它的根茎;如果根茎也不能让人产生赞美的冲动,那么我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吧!

朋友的话让我“于刹那间,发菩提心”,仿佛进入了韦陀的境界。于是我“但问浇洒,不问开花”,更加悉心照料起这绿油油的一丛。忽一日,检视叶片,居然发现叶绿处长出了花苞。数一数,居然有八个之多!然而我知道,昙花开花的时间一般在晚上八九点钟以后,盛开的时长也就只有五到十分钟。能不能和它的盛开有一次美丽的邂逅?我说一切随缘。

八月的一天晚上,我如往常一样加完班回家,按惯例去给阳台上的昙花浇水,忽然发现,昙花的花筒慢慢翘起,紫色的外衣慢慢打开,仿佛动画片中的慢镜头一样,由二十多片花瓣组成的、洁白如雪的大花朵就这么次第开放,开得是那般从容,那般优雅,简直是一场精妙绝伦的表演。一瓣,一瓣,又一瓣;一朵,一朵,又一朵……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甚至忘了用手机记录这一切,直到美丽落幕,昙花睡去。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无法预约的精彩”;同时也让我明白,生命中许多美丽的邂逅,其实是一份守候。

随后的几天,我津津乐道于这场“艳遇”,逢人必说这昙花一现。直到有一天,中国教育报的一位记者打来电话,说,新疆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嘉(化名)因为宿舍舍友丢失的钱包在自己包里被找到而跳楼自杀身亡。记者朋友说,近年来,面对挫折,身处困境的大学生将死亡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并非孤例。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由得深切追问,为何学业压力、求职失败、恋爱挫折、家庭破裂等人生中难免遇到的困难,竟会让天之骄子如此难堪?年轻的生命如昙花一现,究竟是为什么?她知道我多年来致力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希望我能够提供答案。

昙花一现为哪般?这问题深深地刺痛了我。是啊,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一只夏夜闪亮的萤火虫、一头笨重无比的大象、一棵参天耸立的杉树,以及一个个走在熙熙攘攘人群中,有着不同肤色、不同名字的人……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活力所在。大自然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出现了生命,其中任何一个微小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扼杀生命于摇篮之中。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放弃生命,就放弃了存在的基础。所以,生命道德律的第一条,就是善待生命。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将生命无辜剥夺。可事实上,近几年,媒体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足以让青少年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这昙花一现,绝不是为了韦陀。

记者朋友让我给处在迷茫中的年轻朋友说一段话作为“生命的唤醒”,我想了想,就以昙花作喻。我说,你看那昙花,孤单地绽放,寂寞地凋零,花开花落,如同一场独角戏,没有掌声,没有喝彩,也会倾尽全力。那一树,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繁华;那一段,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清香。偶尔逢着一个观众,也只是多一份欣赏,不会为此少放一瓣,也不会因此多开一秒。而我们有很多时候,并没有和自己在一起,我们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为什么不找回自己,在不该妥协的时候,对别人说“不”;在受人溢美的时候,对自己说“不”呢?现在,把你的心房打开,将它整理成一个生命的后花园吧。没有谁能够阻止一朵花,哪怕是无名花的盛放……

后来,我调回苏州工作,把这盆昙花留给了房东。再后来,我在苏州“依云水岸”的家里搭了间阳光房,养了一屋子花,却独独不敢养昙花,怕念起“昙花一现”这个词,想起“昙花一现为哪般”这句话。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如果花开得久长,我就愈加高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