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赤誠純粹的教育人

年前,《中國教育報》記者於珍女士(應該是我借調在教育部辦公廳工作的時候,她就全國高考作文題如何評價採訪過我)在微信上招呼我,說她向社裏報了選題,要採寫關於我的文章。她把選題說明發給我看。看得出,她是一位時刻關注我微信朋友圈的記者朋友。

我的微信朋友圈裏有不少記者朋友、編輯朋友,除《中國教育報》外,《中國教師報》《人民政協報》《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教育時報》《寶安日報》《人民教育》《中國德育》《中小學管理》《教育家》《未來教育家》《班主任》……以及很多和我有過合作關係的出版社編輯。他們中的很多人,常常會因爲我的一條朋友圈萌發採寫報道的熱情,有的甚至直接把我朋友圈內容變爲報道。

開始的時候,我是比較抗拒這種報道的。比如“校鴨”成網紅那次,從人民網、新華網,到共青團中央、搜狐、百度、頭條……媒體爭相報道,都想讓我出來說兩句,我愣是全拒絕了。扭不過,就派助理盧鋒博士代爲出場。後來,朱老師一句話點醒了我:做得好纔有料,有料纔會有報道。於是,我不再懼怕報道,相反,把媒體報道作爲“倒逼”我們團隊“做自己,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有效手段。只是謹遵希貴師所言:能說老師的不說校長,能說學生的不說老師,能讓別人說的不由自己說,要讓宣傳變爲傳播。

年後,於記者告訴我,選題獲得通過,適逢《中國教育報》3月份全面改版,得抓緊出稿,以便安排在“好校長”欄目。她讓我提供些材料。我一來怕她寫偏,二來剛好手頭有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等的一些材料,於是稍作調整發給她。哪料她客氣地“退了貨”。她在微信裏說:“尊敬的袁校,最近兩天我把您的簡書全部讀了一遍,做了摘抄,讀的熱淚盈眶,您真的是一位赤忱純粹的教育人,向您致敬!我最近會再出一稿,不僅僅寫生命教育,您提供的稿件把自己寫的太謙虛了,隱在幕後了。”

這讓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激動。感動的是爲了寫這篇兩三千字的報道,於記者居然把我幾十萬字的簡書“全部讀了一遍”,還“做了摘抄”(後來從成稿中感知,她還默默關注並記錄着我朋友圈很多素材,而我的朋友圈,設置了“僅三天可見”),這是多麼的專業和敬業!激動的是,她對我的評價是,“一位赤忱純粹的教育人”,這是我非常願意領受的“金質獎章”。它讓我想起一個人來。

這個人名字叫儲昌樓。我任蘇州市高中語文教研員時,他在蘇州下面一個縣級市崑山市教研室任副主任兼高中語文教研員。崑山市的高考語文,在他帶領下,幾乎每年都在蘇州10個區縣中獨佔鰲頭。然而就在自上而下爲他歡呼點讚的時候,他居然“改弦更張”,跑到局長那裏去,說:“給我一所學校!”他要的學校,無論大小、無論新舊、無論性質;他要學校,是要辦“新教育實驗”,要“爲崑山教育的明天做一些事情”。不知局領導是感動於他的追求,還是順從了他的執拗,總之,不久,他果然“得到”了一所學校:崑山市千燈中心小學,一所位於古鎮千燈的“鄉下學校”。他紮下根去,辦成了數十個媒體聯合採訪報道的“最美鄉村學校”……

後來,我從教育部鍛鍊回蘇,面臨人生選擇。我向我發自內心尊敬的市教育局顧月華局長(現任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求教,希望得到她的指點。她首先說,不管我如何選擇都會全力支持我。然後,她說了一句:“去辦一所學校也不錯,雖然辛苦一點,但做校長能夠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像昌樓那樣!”

“做校長能夠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正是這句話給了我力量,直到今天。而“像昌樓那樣”,無疑使我更多一些赤忱純粹:無論大小、無論新舊、無論性質,只要有一所學校,只要懷揣着愛與熱忱,就足以深耕!

是爲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