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系統的生態環境

下面的文字將提到一個很難界定的詞“組織”,來自百度的解釋是:組織就是指人們爲着實現一定的目標,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集體或團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企業、軍事組織等等。

在真實的世界,我們看到“組織運作自己的業務,爲社會創造價值”;在信息世界,我們知道信息系統是由網絡,計算機,通訊設備,軟件,信息資源,用戶等構成。另一方面,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奠定了業務效率的快速提升,同時促進不同業務方向的交叉和擴展;而業務拓展又再次激發信息技術新的革新。

從下圖來詳細解讀當下業務與系統的生態環境:

業務生態

業務生態環境可以從組織內部的業務構成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兩個方面來審視。

Ø  業務構成

任何組織(Org)都有自身的業務特性,例如生產型企業組織(Enterprise)有自己的生產和銷售流程,政府行政單位(Government Department)有自己的內部工作流程。我認爲,這些特性可以分解爲四個主要緯度:組織(Org)、戰略(Strategy)、流程(Flow)和人(Staff)。

ü  組織(Org)決定了業務的性質,其建立戰略,制定和優化業務流程,並管理人;

ü  戰略(Strategy)體現組織願景和責任、定位行業和領域、確立文化和環境, 同時引導和約束人;

ü  人(Staff)執行流程,同時人具有知識和技能的固有屬性。

ü  流程(Flow)也是制度和規範的集中體現,是組織內部運作的機制。

如果從某一個視角來看,其實組織、戰略、流程和人共同組成了一個整體,通常廣義上稱之爲業務。又因爲戰略的不同,一個組織內部可以建立若干個機構來管理一個或多個業務類別,這些不同的業務類別可以抽象爲組織的唯一業務模型(Biz-Model)

(題外話:如果每個組織都能在建立和優化業務流程的時候將機構自身的業務模型抽象出來,形成可視化的標準產物,例如下圖所示,那麼對於信息系統建設的實施者來說將是巨大的鼓舞。)

 

Ø  社會價值

那麼,業務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又體現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幾乎所有的組織都會通過自身的業務過程不斷產生出一定的社會價值,例如,提供服務,銷售產品,爲社會文明的發展提供知識積累和經驗承繼等;

其次,從組織本身來看,良性的發展也爲其提煉和昇華自身的核心能力創造了深遠的價值能量。

從人的角度來看,人類正是通過不斷的參與勞動和競爭來體現個人的成就感和價值。同時,在各自的業務方向上累積經驗,爲社會文明的進步做出了最實質性的貢獻。

 

信息系統生態

2010年前,中國大多數的信息系統是處於一個封閉的、擴展能力較差的生態環境。例如,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DSS(Decision Sustainment System),ES(Expert System),OA(Office Automation)等。

隨着SOA、Cloud、web2.0、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概念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基於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重新部署和規劃基於2.0的開放式信息系統架構。

這種開放式的系統架構將徹底改變原有業務管理思路,將原來的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頂層設計、高層戰略、系統是管理工具等思想進行重新定義,有些甚至是完全的顛覆。

例如,基於私有云的基礎架構是按需來配置服務器數量,數據存儲大小,網絡帶寬大小等各種資源,爲組織提供更爲靈活的架構和更卓越的性能環境;又如,web2.0的思路對原來的業務管理思路進行了較大的顛覆,2.0核心是圍繞人展開,是互動和協同。倡導信息不只是業務過程的乾澀數據流,還包括知識的共享,組織與組織以及組織與人的多向信息交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工作協同、信息共享等。

 

Ø  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

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位於信息系統的底層,通常包括網絡系統,通訊系統,安全系統,服務器系統和數據存儲系統等。

現在,我們在談論信息系統的基礎架構時,幾乎將視角都轉向了雲時代的最新產物,基礎設施雲

首先,要提及的是以Google爲代表的可伸縮和高性能的雲計算基礎架構,Google的架構可以靈活的支撐Google APPs平臺所承載的龐大產品運營需要。

簡單來說,Google的雲計算架構核心是GFS(GoogleFile System)+MapReduce(解決海量數據並行計算)+BigTable(解決格式化數據的管理)等,通過這些技術可以更好的利用其由大量分佈的廉價商用機器而搭建的分佈式文件系統。

其中,GFS(Google File System)解決數據存儲的問題。由數百個GFS集羣構成Google的數據存儲體系結構以存儲海量的信息,而一個GFS集羣由一個Master和大量的ChunkServer構成,並被許多應用程序Client端訪問。Master維護文件系統的元數據;ChunkServer保存文件數據塊,一般每個文件塊有三個副本,每個塊是64MB大小。具體架構如下圖所示:

另外,以Hadoop爲首的開源項目爲分佈式雲架構的部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而以Oracle,HP,IBM等爲代表的雲基礎架構服務提供商,也推出了各自基於雲的架構及快速部署策略。

例如,HP CloudSystem核心就是把所有的IT資源,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等作爲一個大的資源池,由一套管理軟件進行統一的管理;特點包括:單一服務視圖、多程序管理、多操作系統、異構的基礎設施,智能自動化管理及生命週期管理,可擴展和靈活性等;未來可以實現從硬件物理層到應用層自動化部署。

一言以蔽之,雲基礎架構與普通架構的最大區別在於:雲中所有的硬件和軟件都是資源,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動態擴展和配置

 

Ø  數據架構(Data Architecture)

業務的核心是數據,系統架構的核心是數據架構,而數據架構設計的核心是數據定義、分佈策略和數據管理。

數據定義決定數據架構的基礎元素,包括確定業務的BO,數據類型和形態,信息的分類(taxonomy),元數據的設計(Meta-data),有些時候還包括Tag的設計。

分佈策略決定數據架構的複雜程度,分佈式數據架構和集中式數據架構在設計上涇渭分明。例如,Google的GFS和傳統行業統一基礎架構下的數據中心模式。

數據管理是決策者對數據附加的一些干預手段,例如對數據採集加工,權限設置,狀態監控,安全和災備設計等。

 

Ø  資源平臺(Resource Platform)

資源平臺是一種虛擬存在的物理結構,其可以由多種形式來表現,例如從業務視角來看可以通過Wiki,Sharepoint等來構建,從技術視角來看可以通過建立Misc. Component Library,IDE來實現。資源平臺有兩大作用:

1、 匯聚各種知識;

2、 爲應用系統提供不斷前進的能量。

知識中心是資源平臺上的最爲重要的資產,也是組織的重要資產,也稱之爲智庫。其匯聚了組織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所需要的知識,大到戰略小到一個logo,從自身的業務領域跨越到信息技術領域,這些都是核心的信息資源。組織級KnowledgeCenter的建立是資源平臺存在的最大價值體現。

資源平臺的另一個作用是作爲“能源”中心爲應用平臺和應用APP提供各種技術可行性的支持和優化解決方案。例如,收集與自身業務方向相關的開源技術,並優化爲可用的組織級技術組件;形成自己的開放API資源庫,做好未來與外部組織系統信息交換的準備;開發自己的IDE環境,爲快速推出新應用提供支持。

 

Ø  應用平臺(APP Platform)

應用平臺可以理解爲是承載應用APP的容器。應用平臺的主要作用是爲各種APP提供了一個標準的服務框架,例如集成了4A,消息,日誌,監控,數據訪問,UI組件等各種基礎功能後,平臺對外提供統一的API接口,APP只要調用平臺的標準接口即可實現接入,共享平臺提供的各種服務。

GoogleAPPs是使用這種平臺加組件模式的領導者,它將平臺商、APP服務提供商和終端客戶之間的關係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當然,我們也經常把APPle的IOS作爲這方面的典型案例來稱道。

未來應用平臺將集成更多的跨平臺特性,例如APPle的iCloud,其可以服務於不同的硬件平臺,除了Ipad,Iphone,Ipod,Mac之外,目前還可以通用於Vista或Win7操作系統的PC;還有Amazon的WebServices,AWS爲每個服務進行交互提供了基於標準的SOAP和REST接口,Amazon和第三方提供多種語言的開發庫,包括Ruby,Python,Java,Erlang和PHP,可以使用這些庫和服務通信。

 

Ø  應用APP(APPlications)

應用APP與現實中的業務是緊密對應的,一個業務包含了一個或幾個核心的BO,而針對BO的操作我們稱之爲function,針對一個BO的所有function聚合爲一個Module,而相對獨立的單個Module或者在一個不可分隔業務流程上的多個Module的組合我們將其稱爲一個APP。

APP可以從不同的層次進行一些抽象:

1-  從BO角度看:是基於單個BO展開的一些CRUD操作,或者針對多個BO進行的一些有業務意義的操作集合。

2-  從應用平臺角度來看:可以看作是基於平臺統一接口接入的一些可獨立運行的plugin,這些plugin之間的聯繫通過調用平臺提供的消息接口來互相訪問,並由平臺來保障底層數據和物理資源調用。

3-  從業務視角來看:APP一定是針對具體的業務而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操作者可以從一個APP獲取信息,同時又可能通過多個APP完成一個業務操作流程;總的來說,都是通過系統這個信息載體,由不同APP提供的各種視圖和操作來解決實際業務中面臨的問題。

 

Ø  系統(Systems)

系統是由一個或多個APP組合而成,有的組織按照業務的不同來切割系統,有些又按照系統本身的功能來進行分類。但是不管如何分類和切割,一個組織的信息系統應該是一個縱橫貫通的整體,像過去那種做一個系統,變一個信息孤島的時代早已過去。

現在雲技術的發展,基於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的模式,將極有可能被更多的組織所借鑑,並自由搭建所需要的任意系統。

       已經成爲孤島的系統,如何解決其正面臨的信息隔絕與龐大資源浪費的問題呢?

1-  Portal:很多組織開始考慮建立統一門戶來承載繁多的系統內容,採用單點登錄,工作流,SOAP,Mashup技術等來構建EIP(信息門戶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CP(協作門戶 Collaborative Portal)、EP(專業門戶Expertise Portal)、KP(知識門戶Knowledge Portal)等。

2-  BPR重構流程:也有些組織會對流程進行BPR(BusinessProcess Re-engineering),對資源進行整合,以SOA(面向服務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爲指導重構組織的系統架構。

3-  -Saas模式:特別針對一些生產製造類企業而言,選擇Saas服務比自己重構自己的信息系統環境而言更有遠見。

 

Ø  門戶(Portals)

前面提到了,門戶是承載各種信息的匯聚。其身後可能關聯了不同的系統,不同的數據源,不同的應用範疇。但不管怎樣,門戶起到的作用卻是非常的重要和明顯。

依據不同的訪問渠道、限制條件和用途,門戶會被分爲外網門戶,內網門戶,wap門戶等。

不同的門戶類型只是其承載的內容和形式不一樣而已,技術實現方式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Ø  運營(Operation)

信息系統的運營從廣義上說,是信息部門和業務部門爲保障業務服務正常運作爲前提而提供的各種服務和支持。同時,運營還包括了更外一層意思:收集系統運行的情況,以及各種關係人的反饋,以便對當前的系統狀況做出合理化的改進。

所以,運營過程涉及的面非常之廣,從底層的物理設施,到最終的用戶層面都需要做出積極的響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