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篇 同理心:愉悅與不爽 生物性情緒 “滿足”和“愉悅”的關係 “不爽”與不“滿足” 滿足時度量產品、人與人關係的刻度

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邏輯。如果把人想像成一部手機,情緒就是底層的操作系統,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的版本號還都不太一樣。

我們後天學習的東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驅動一個人的,其實是他的內在感受、他的情緒、他的底層操作系統。

知識的調用需要時間和思考,情緒卻是一瞬間的體驗。

用戶是無法像專業的產品經理那樣,分層次說出他的體驗,他能展現的就是用戶情緒。

所以我們日常看到的、接觸到的都是情緒化的用戶,從一開始,我們就要學會讀懂用戶情緒。

生物性情緒

所謂生物性情緒,就是所有的動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緒。

四種最基礎的生物性情緒,他們是:愉悅、不爽、憤怒、恐懼。

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滿足。

滿足是衡量很多東西的刻度

一個產品好不好

你和一個人的關係好不好

你對你自己的認識

“滿足”和“愉悅”的關係

簡單來說,愉悅就是被滿足。

我們知道,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一切行爲,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生存。動物的生存條件被滿足,比如適宜的環境、充足的食物,它們就會愉悅。

而我們人類,不單純作爲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不僅要生存條件被滿足,還需要在社會關係中被確認。

比如住的舒適、喫好喫的,你會愉悅。

讀喜歡的書,精神上被滿足,你會愉悅。

感受到別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納,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視。這些都是存在感被滿足,都會愉悅。

需求被滿足,這種感覺叫愉悅。

一種繃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間被滿足了,這種感覺叫“爽”。

拉動你玩遊戲的,就是微小的愉悅感,和繃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滿足的爽感。加在一起,這種確定性的滿足就會成癮。

2015年的春晚,微信搖一搖得紅包,參與的人數達到了1.04億人,送出的紅包數是1.2億個,基本上人人有獎。看到別人得了紅包,自己也跟着搖,搖了幾十次,突然間得了個紅包,這種需求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然滿足的感覺就是爽。

2016年,阿里集五福得紅包活動,一堆人都集齊了四福,差最後一個敬業福。支付寶發出了82萬張敬業福,集齊五福得人有79萬。我們假設參與活動的人數有2000萬,那麼爽的人不到4%,不爽的人大於96%。支付寶花了5個億(廣告競拍+紅包活動花費的成本),讓96%的人不爽。

“不爽”與不“滿足”

滿足就愉悅,相反的,不滿足就不爽。

如果我沒有滿足預期,或者我本來在一個滿足狀態,突然被剝奪了,這也是不爽。

我們用了一堆詞來形容不爽的感覺。比如:生氣、煩躁、痛苦、厭倦、悲傷、煩惱、茫然等等。本質上這些不爽的感覺,都是某個點沒有被滿足。

做產品,是通過產品建立與人的關係,通過產品來服務人,本質就是用戶是否通過你的服務得到了滿足。

滿足時度量產品、人與人關係的刻度

“滿足”、“愉悅”、“不爽”這三個詞,就可以度量一個產品到位不到位。

當你做一個產品,或者用一個產品,自己有沒有被滿足的感覺?你基本可以憑此判斷,這是個非常好的產品,還是一個勉強的產品。

你也可以度量,你和一個人的關係。

對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滿足與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對方的滿足與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這就是一段勉強的關係。

你還可以用這三個詞來深入探索並認識你自己。

爲什麼每個人不一樣?爲什麼你照着PPT練習3次,就會痛不欲生,而喬布斯爲了蘋果大會對着PPT練習100次,依然樂此不疲。

爲什麼你打掃衛生很痛苦,而有的人卻不厭其煩?

這就是你的操作系統,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發現你天分的密碼

我們一般認爲的天分是顯性天分,比如長得漂亮、身體協調、唱歌好聽、智商高。

其實還有一種隱性天分,你會對某些東西感到愉悅,這個東西持續給你滿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時間在這裏,不厭其煩。

時間久了,其實你就會與衆不同。

持續的滿足和愉悅,才能撐一個人持續投入一萬小時。

我們看到優秀的人才會有幾個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動手優化的能力。

吸收誰的營養,就會變成誰。

你靠什麼滿足你,你就會成爲它的樣子。

什麼東西持續滿足你,什麼東西永遠讓你不爽,這就是你的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