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利申請相關概念綜述

本文主要用於概念記錄,若有不當或侵權之處,請及時指出,謝謝!

一、專利分類

國內專利按創新程度爲三大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二、專利號、申請號、公開號、公告號的區別

申請號:在專利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給予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並給予專利的申請號。
專利號:專利申請人獲得專利權後,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上專利號爲:ZL(專利的首字母)+申請號。
公開號:專利申請過程中,在尚未審查之前,國家專利局公開專利時的編號,表示該專利已經在受理過程中。
公告號:專利申請過程中,在經過審查,尚未授權時,所用的文獻號。

其中,公開號、公告號、專利號均爲文獻號,只是在不同時期的名字:

  • 在未經審查的公開階段:文獻號爲公開號
  • 經過審查、尚未授權的階段:文獻號爲公告號(審定號)
  • 授權階段:文獻號爲專利號(證書號)
名稱 國家代碼 申請年份 專利類型 流水號 校驗位
申請號 CN xxxx x xxxxxxx(7位) x
專利號 ZL xxxx x xxxxxxx(7位) x
名稱 國家代碼 專利類型 流水號 標識代碼
公開號 CN x xxxxxxxx(8位) A(發明專利)、U(實用新型專利)、S(外觀設計專利)
公告號 CN x xxxxxxxx(8位) B(發明專利)

三、申請日、公開日、公告日的區別

申請日:遞交專利申請的日期
公開日/申請公佈日:專利初審合格後公開的日期
授權日/授權公告日:專利審查合格後,授權的日期

四、專利審查流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五、主分類號與分類號

主分類號:一個專利只有一個主分類號
分類號:也就是IPC分類號,一個專利可以有多個分類號,其中包括主分類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