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刺激了一季度保險消費,爲何保險中介巨頭泛華金控業績慘淡

近日,保險中介巨頭泛華金控公佈了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從幾個核心財務指標看,業績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很多行業,但保險行業人士普遍認爲,疫情提高了消費者的保險意識,有利於保險公司獲得更好的業績。但從泛華金控的業績來看,這並不完全是事實。

泛華金控一季度財報中有幾個核心指標(具體數據見下圖),詳細分析如下:

第一:營業收入7.23億,上一季度是9.72億,下降了25.6%。在保險中介行業,這個下滑幅度還是很大的。

我們來看看另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保險中介公司惠擇保險,其一季度總營業收入爲2.48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2.516億元人民幣下滑1.1%。其中,經紀收入爲2.47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0.9%。

第二,經營利潤爲6004.4萬元,去年一季度是1.26億,下滑了52.5%。對此,泛華金控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汪春林把原因歸結爲疫情。

其實,在老紀看來,歸結爲疫情沒有錯,但細究一下可以發現,泛華金控經營利潤大降的本質原因是因爲該公司的“重資產模式”,和惠擇保險相比,泛華金控有龐大的線下銷售團隊,這些員工是需要付工資的。

泛華金控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旗下擁有65萬名銷售人員和1668名公估師。

此外,泛華金控還有大量的線下網點,截至2020年3月31日爲763個,公估服務網絡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服務網點159個。

第三,淨利潤爲4579.3萬,2019年第一季度是1.47億,大幅下降了68.9%。

淨利潤大幅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營收下降的很厲害,外加投資收益從去年的3682.5萬元銳減至886.0萬元,以及聯營公司的鉅額虧損,導致淨利潤大幅下降。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泛華金控業績大幅下降,最核心的原因是因爲“重資產模式”,泛華金控雖然是保險中介公司,但在保險銷售模式上,和傳統的保險公司並沒有本質區別:通過人海戰術賣保險。

市場環境正常時,“人海戰術”的優勢明顯,比如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保險服務,建立信任;又比如,在業績壓力下,保險銷售人員可以更快的出單。

但是,新冠疫情的爆發阻斷了保險銷售人員面會面的銷售,讓線下保險銷售倍受衝擊,很多保險公司一季度業績慘淡也是這個原因。

這些年,泛華金控也在積極佈局線上保險,除了有65萬保險銷售人員,泛華金控還有懶掌櫃(面向代理人的保險銷售服務平臺);保網(第三方短期意健險保險超市);掌中保車險(面向代理人的移動車險交易平臺)以及e互助(針對癌症的網絡互助平臺)。

不過,以上線上平臺在疫情期間不僅沒有爆發,反而對業績的貢獻在下降。老紀認爲,這可能是因爲泛華金控缺乏互聯網基因。

財報顯示,一季度懶掌櫃壽險出單用戶30489人,去年同期爲52529人;懶掌櫃貢獻總交易保費規模人民幣4.5億元,去年一季度爲8.9億元;保網貢獻的保費規模爲人民幣6933萬元,去年同期是9024.0萬元。

反觀別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和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在一季度都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增長。

比如,惠擇保險一季度促成的總承保保費爲5.97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4.254億元人民幣增長40.6%;服務的保險客戶累計數量達到640萬人;投保客戶數量增加到約5360萬。

又比如,國內排名前三的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水滴保險商城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其2020年一季度規模保費收入已經超過30億元。而截至2月底,該平臺保障用戶數量超過7000萬,其中1-2月份新增用戶數超過3000萬,相當於2019年全年的用戶增長量。

再比如,衆安在線2020年第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35.0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6.21億元增長33.7%;淨利潤3.2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7億元增長122.4%。

所以,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保險消費沒有錯,區別在於,在每一次危機中,總有一些公司能找到“機會”,但有些公司卻不能,泛華金控就屬於後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