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適應到不得不離開,我在印度公司的日子(二)

在這三個月當中,我感覺到公司的一切都非常規範,也對公司的前途非常有信心,心想:不想再換工作了,就在這家公司幹到退休吧!直到後來,我才感覺到這樣的想法是多麼的單純和一廂情願。每週三的下午,我們的項目經理或組員會給大家講一些新的技術或經驗,以達到共同分享,共同進步的目的。從設計模式到CMM流程,從數據倉庫至UML2,我充分地汲收着新的知識。這樣的環境真不錯,我從心底裏對公司非常認可。而且每個週五的下午對於公司的同事來說都是非常期盼的。因爲週五的下午下班前的兩個小時用來做English Class, 主要是通過把大家都聚集在一起,通過一些活動要鍛鍊大家的英語表達能力。English Class由老總親自主持,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很像以前中學裏的班會性質,大家就某個討論主題來發表自己的見解,或就某個問題來進行辯論等等,當然,這必須全部用英語來表達。幾個月下來,我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真的提高了不少。這也是我最大的收穫。

    但是,我對自己的英語很不自信,在會議上或者是辯論中,我的發言都非常短,以至於我後來後悔自己這樣的表現。和我差不多同時來公司的另一個同事,口語發音非常差,但是,每次辯論他都會說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沒有人明白他在講什麼,他卻不以爲然滔滔不絕,旁若無人地講着。我們都對他不屑一顧,特別是辯論的時候,就怕輪到他。而老總對他這樣的表現非常讚賞,多次在English class上表揚了他。

 

    印度總公司那邊爲了讓我們充分熟悉他們的軟件開發流程,要求中國分公司派5個人前往印度的項目組工作,他們要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英語的表達能力。第一個項目是由6個人一起做的,而我,卻輸給了前段提到了的那位同事。

    其他的5個同事都在積極地準備着出國的證件和物品,而我,只有羨慕的份了。從此,我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英語攻下來。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報名參加了業餘的英語口語班,新東方的免費公開課我也經常去聽,而且各種英語培訓班都有試聽的機會,很多我都去了,還有一些大型的培訓會有免費的外教測評服務,我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去練習自己的口語。

 

   在那5個同事出國期間,因爲項目組成員不齊,就暫時沒有事情可以做了。公司馬上出臺了政策,這段時間大家可以去考一些相關的認證,如果認證通過,公司將給予報銷50%的費用。後來瞭解到,外企和一些做外包的公司,非常看重員工的認證情況,因爲這是對員工的評價和向客戶展示公司實力的一種重要方式。於是,我準備了一段時間,考取了一個SCJP認證。

 

    三個月後,被派往印度的五位同事回國了。談及在印度的感受時,他們個個都搖頭。他們在印度的前一個月,因爲他們聽不懂印度人的英語,導致項目組的常規會議他們都沒有參與,每天都是做一些界面方面的東西。而後,他們在強烈要求下參加了每次項目的常規會議,但是做的都是非常多的事情。感觸最多的也是我的那個網友同事了,他寫的代碼一遞交之後,另外一個印度人馬上會review他的代碼,然後三番五次地叫他過去,指出他代碼中的不規範之處,令他非常氣憤。其實,三個月的時間裏,他們把時間全花在了做界面開發上,其他方面的開發他們根本沒有涉及。

    在那邊的公司食堂中,一般不提供肉食。因爲印度人中有很多是宗教素食主義者。想要喫飯必須要到外面的餐館纔有的喫。而印度的餐館不像中國這樣,從早到晚,營業時間都在十個小時以上,印度的餐館都是上午很快纔開門,下午一兩點關門,晚上等正常喫飯時間一過,他們也就打烊了。最讓他們不適應的是,印度人沒有午休的習慣。他們幾個當初剛去的時候,中午趴在座位上睡覺,竟然讓所有的印度同事不解,都以爲他們生病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的工作作風還是比較嚴謹的,一般的人都會自覺地加班,感覺是非常情願的那種。有意思的是,他們有的部門上班時間竟然也是三班倒,像國內的保安一樣,這主要是因爲印度公司絕大多數是做的歐美外包,因爲時差的關係,他們便順應了外包客戶的工作時間,以便於溝通。

 

    半年之後,公司已經初具規模了,人數已上升到了二十餘人。這裏,現任的老總將返回印度,總公司將派另一人前往中國擔任總經理職位。這個消息在我們同事之間炸開了鍋,都不知道總公司那邊基於什麼方面的考慮竟然要把老總也給換了。

    老總走的那天,他讓前臺帶他去電子市場幫他的印度朋友買一些電子產品回去,因爲前臺對電子產品一點都不熟悉,便讓我同行。我們陪着老總逛了好幾個商場,那買了將近上萬元的東西,包括MP3MP4和數碼相機。他說這些產品在印度是比較貴的,他的很多朋友都託他在中國買了電子產品之後帶回國內去。

    買完之後,已是晚飯的時間了。我們就帶他去了一家印度餐館,與其說帶他去,倒不好說是我們自己想去嚐嚐菜而己。印度人喫什麼都是直接用手的,特別說明一下,是用右手。印度的菜大部分都是糊糊狀,都加了咖喱汁,粘粘的,但是,我們老總卻能將幾個手指捏在一起,連汁帶菜都“撈”了起來,而且還不會弄到掌心上去。我們試了一下,卻搞得汁全跑到手指縫裏面去了,感覺很不舒服。我們問他,爲什麼直接用手,而不是用刀叉或者是別的工具呢。他笑着對我們說,直接用手去抓,喫東西會更香一些的。我試了試,並沒有他說的那種感覺。喫飯的過程中,我問了問他,從他看來,中國和印度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他說,中國人懂英語的人太少太少,婚前同居的太多太多。針對前一個問題,大家都很清楚了,印度曾被英國長期作爲殖民地,英語已經成爲印度通用的官方語言了;而後者,基於印度的現狀,還是比較保守的。但據前面去過印度的同事講,印度是個典型的悶騷型國家(個人觀點哈!)。平常電視到處是比基尼,三點式,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穿着卻非常保守。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任老總在中國工作了半年之後,又回國了,派來了第三任老總。

第三任老總一上任,就想以上任三把火的態勢把管理工作提高一個新的臺階。而這,都讓我們不適應,都以爲他只是做秀而己。比如說一到喫飯時間,他就要組織大家到一起,說一個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項目過程中的每一封郵件都必須轉發給他。以前我們項目組是直接與印度方面的同事進行聯繫的,他來了之後,所有發給印度總公司的郵件都必須發送給他,然後他再轉發給印度。但是,他對項目的具體內容和進度根本就不清楚,發給他的郵件經常遲遲未見迴應。後來才得知這個新任的老總,是個剛參加工作一年多的研究生,而就是這麼一個人,竟被派到中國擔任分公司的總經理。我們都很鬱悶:派這麼一個人來表明了總公司對中國公司的不重視,既然不重視,爲什麼要來中國開分公司呢,而且還信誓旦旦地告訴我們說要把中國分公司構建成爲新的研發中心。這位老總的到來,爲後面一系列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這位老總上任不久,公司便馬上招了兩名市場人員,而且都是冠以Manager的頭銜。公司的目標不是以研發爲主嗎?怎麼會需要市場人員呢?正當我們疑惑之際,老總在中午的時候召集大家開會,說明公司新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在中國國內開拓外包市場!因爲沒有直接的客戶,首先要從做人力外包作爲突破口,第一個準合作對象就是華爲。這消息一出,引起大家一片譁然。因爲公司有從華爲出來的,有從外包公司出來的,大家都對人力外包的做法很不贊同。後來,老總採取了民主的舉手表決方面來了解大家的看法,結果80%的人舉手表示不贊同。這個結果讓老總很惱火,他說總公司當初也是從做人力外包做起來的,有的人直接派出客戶方工作達三四年之久。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在國內做人力外包,我們公司除了 “印度公司”的光環,無任何優勢而言。但是老總很堅決地說,這就是公司的發展戰略,如果你今天照顧公司的利益(服從公司的安排),明天公司將照顧你的利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