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适应到不得不离开,我在印度公司的日子(二)

在这三个月当中,我感觉到公司的一切都非常规范,也对公司的前途非常有信心,心想:不想再换工作了,就在这家公司干到退休吧!直到后来,我才感觉到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单纯和一厢情愿。每周三的下午,我们的项目经理或组员会给大家讲一些新的技术或经验,以达到共同分享,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设计模式到CMM流程,从数据仓库至UML2,我充分地汲收着新的知识。这样的环境真不错,我从心底里对公司非常认可。而且每个周五的下午对于公司的同事来说都是非常期盼的。因为周五的下午下班前的两个小时用来做English Class, 主要是通过把大家都聚集在一起,通过一些活动要锻炼大家的英语表达能力。English Class由老总亲自主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很像以前中学里的班会性质,大家就某个讨论主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就某个问题来进行辩论等等,当然,这必须全部用英语来表达。几个月下来,我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真的提高了不少。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但是,我对自己的英语很不自信,在会议上或者是辩论中,我的发言都非常短,以至于我后来后悔自己这样的表现。和我差不多同时来公司的另一个同事,口语发音非常差,但是,每次辩论他都会说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没有人明白他在讲什么,他却不以为然滔滔不绝,旁若无人地讲着。我们都对他不屑一顾,特别是辩论的时候,就怕轮到他。而老总对他这样的表现非常赞赏,多次在English class上表扬了他。

 

    印度总公司那边为了让我们充分熟悉他们的软件开发流程,要求中国分公司派5个人前往印度的项目组工作,他们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的表达能力。第一个项目是由6个人一起做的,而我,却输给了前段提到了的那位同事。

    其他的5个同事都在积极地准备着出国的证件和物品,而我,只有羡慕的份了。从此,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攻下来。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报名参加了业余的英语口语班,新东方的免费公开课我也经常去听,而且各种英语培训班都有试听的机会,很多我都去了,还有一些大型的培训会有免费的外教测评服务,我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去练习自己的口语。

 

   在那5个同事出国期间,因为项目组成员不齐,就暂时没有事情可以做了。公司马上出台了政策,这段时间大家可以去考一些相关的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公司将给予报销50%的费用。后来了解到,外企和一些做外包的公司,非常看重员工的认证情况,因为这是对员工的评价和向客户展示公司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于是,我准备了一段时间,考取了一个SCJP认证。

 

    三个月后,被派往印度的五位同事回国了。谈及在印度的感受时,他们个个都摇头。他们在印度的前一个月,因为他们听不懂印度人的英语,导致项目组的常规会议他们都没有参与,每天都是做一些界面方面的东西。而后,他们在强烈要求下参加了每次项目的常规会议,但是做的都是非常多的事情。感触最多的也是我的那个网友同事了,他写的代码一递交之后,另外一个印度人马上会review他的代码,然后三番五次地叫他过去,指出他代码中的不规范之处,令他非常气愤。其实,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把时间全花在了做界面开发上,其他方面的开发他们根本没有涉及。

    在那边的公司食堂中,一般不提供肉食。因为印度人中有很多是宗教素食主义者。想要吃饭必须要到外面的餐馆才有的吃。而印度的餐馆不像中国这样,从早到晚,营业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印度的餐馆都是上午很快才开门,下午一两点关门,晚上等正常吃饭时间一过,他们也就打烊了。最让他们不适应的是,印度人没有午休的习惯。他们几个当初刚去的时候,中午趴在座位上睡觉,竟然让所有的印度同事不解,都以为他们生病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的工作作风还是比较严谨的,一般的人都会自觉地加班,感觉是非常情愿的那种。有意思的是,他们有的部门上班时间竟然也是三班倒,像国内的保安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公司绝大多数是做的欧美外包,因为时差的关系,他们便顺应了外包客户的工作时间,以便于沟通。

 

    半年之后,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了,人数已上升到了二十余人。这里,现任的老总将返回印度,总公司将派另一人前往中国担任总经理职位。这个消息在我们同事之间炸开了锅,都不知道总公司那边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竟然要把老总也给换了。

    老总走的那天,他让前台带他去电子市场帮他的印度朋友买一些电子产品回去,因为前台对电子产品一点都不熟悉,便让我同行。我们陪着老总逛了好几个商场,那买了将近上万元的东西,包括MP3MP4和数码相机。他说这些产品在印度是比较贵的,他的很多朋友都托他在中国买了电子产品之后带回国内去。

    买完之后,已是晚饭的时间了。我们就带他去了一家印度餐馆,与其说带他去,倒不好说是我们自己想去尝尝菜而己。印度人吃什么都是直接用手的,特别说明一下,是用右手。印度的菜大部分都是糊糊状,都加了咖喱汁,粘粘的,但是,我们老总却能将几个手指捏在一起,连汁带菜都“捞”了起来,而且还不会弄到掌心上去。我们试了一下,却搞得汁全跑到手指缝里面去了,感觉很不舒服。我们问他,为什么直接用手,而不是用刀叉或者是别的工具呢。他笑着对我们说,直接用手去抓,吃东西会更香一些的。我试了试,并没有他说的那种感觉。吃饭的过程中,我问了问他,从他看来,中国和印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他说,中国人懂英语的人太少太少,婚前同居的太多太多。针对前一个问题,大家都很清楚了,印度曾被英国长期作为殖民地,英语已经成为印度通用的官方语言了;而后者,基于印度的现状,还是比较保守的。但据前面去过印度的同事讲,印度是个典型的闷骚型国家(个人观点哈!)。平常电视到处是比基尼,三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穿着却非常保守。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任老总在中国工作了半年之后,又回国了,派来了第三任老总。

第三任老总一上任,就想以上任三把火的态势把管理工作提高一个新的台阶。而这,都让我们不适应,都以为他只是做秀而己。比如说一到吃饭时间,他就要组织大家到一起,说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项目过程中的每一封邮件都必须转发给他。以前我们项目组是直接与印度方面的同事进行联系的,他来了之后,所有发给印度总公司的邮件都必须发送给他,然后他再转发给印度。但是,他对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进度根本就不清楚,发给他的邮件经常迟迟未见回应。后来才得知这个新任的老总,是个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研究生,而就是这么一个人,竟被派到中国担任分公司的总经理。我们都很郁闷:派这么一个人来表明了总公司对中国公司的不重视,既然不重视,为什么要来中国开分公司呢,而且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说要把中国分公司构建成为新的研发中心。这位老总的到来,为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这位老总上任不久,公司便马上招了两名市场人员,而且都是冠以Manager的头衔。公司的目标不是以研发为主吗?怎么会需要市场人员呢?正当我们疑惑之际,老总在中午的时候召集大家开会,说明公司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在中国国内开拓外包市场!因为没有直接的客户,首先要从做人力外包作为突破口,第一个准合作对象就是华为。这消息一出,引起大家一片哗然。因为公司有从华为出来的,有从外包公司出来的,大家都对人力外包的做法很不赞同。后来,老总采取了民主的举手表决方面来了解大家的看法,结果80%的人举手表示不赞同。这个结果让老总很恼火,他说总公司当初也是从做人力外包做起来的,有的人直接派出客户方工作达三四年之久。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在国内做人力外包,我们公司除了 “印度公司”的光环,无任何优势而言。但是老总很坚决地说,这就是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果你今天照顾公司的利益(服从公司的安排),明天公司将照顾你的利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