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丨跨界學習

這本書名字是《跨界學習》,其實本書是30本書的書評合集。沒有專門介紹跨界學習的方法,但是王爍本人也是非常有見地的優秀作者,看他的書評,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過程。一方面是看他讀的書,二是自己和他同樣讀一本書,從書中讀出來的東西也差的非常多,這就是功底。

01 25種思維定式

芒格在自己的人類誤判心理學裏提出25種心理傾向,就是人們的思維定式.

第1個開關是激勵。它是個超級開關。芒格說,永遠不要低估激勵的作用,其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只要激勵用得上,就不要用別的東西。富蘭克林說過同樣的道理,用利益而不是道理來說服人。

第2個開關是愛。人們渴望愛與被愛,因此對所愛者的缺點熟視無睹,聽從其意志,偏愛其所愛,甚至不惜扭曲事實。愛既能把人推向巔峯,也能把人打入谷底。

第3個開關是恨。恨與愛恰爲鏡像,人們爲此無視所仇恨者的優點,乃至一切與之相關的事物,同樣不惜扭曲事實。

第4個開關是討厭不確定性。人們不願意陷入懷疑和不確定狀態中,總是想立即做出決定。這個開關是演化而來的,不立即行動的那些獵物早就在進化中被獵食者喫幹抹淨。它與困惑和壓力有關,困惑和壓力越大,人們越想盡快擺脫懷疑。

第5個開關是追求一致性。人們討厭前後不一,總想前後協調起來。這使得習慣至關重要,它是讓人生保持一致性的快捷方式,好習慣使人事半功倍,壞習慣糾正起來事倍功半。如果這與上一條討厭不確定性合起來,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過快地下判斷、做決定,然後永不改變。

第6個開關是好奇。人類的好奇心遠勝任何動物,這是一面;另一面是“好奇心害死貓”。

第7個開關是公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8個開關是嫉妒。這是古老的開關之一,肯定來自演化,因爲兄弟姐妹之間的嫉妒更甚於陌生人之間的。《聖經》禁止人嫉妒有驢子的鄰居,可是沒用。巴菲特甚至說,推動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

第9個開關是投桃報李,以牙還牙。沒有它,人類不可能進化出合作。但它也可以被利用來操縱人。給你小恩小惠,你油然而生感激,於是掉進陷阱。大腦本能地想投桃報李,卻不擅長計算數字。多少人栽在這裏。

第10個開關是近朱者赤。哪怕兩樣東西只是膚淺地聯繫在一起,也會對人的判斷造成連帶影響。廣告裏面多美女,原因即在此。這無傷大雅。但如果你得的是“波斯信使綜合徵”,後果就會很嚴重:帶來壞消息的信使會被波斯國王殺掉,從此他再也聽不到壞消息。

第11個開關是否認現實。人們會拒絕承認現實,如果它太令人痛苦。

第12個開關是過度重視自己。人們總認爲自己擁有的東西更好,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好處是安全,壞處是形成同類的小圈子,鎖死在互相欣賞但逐漸衰敗的螺旋里。偉大人物則相反,他們經常清掃房間,斷舍離。

第13個開關是過度自信。這跟上一個開關——過度重視自己密切相關。過度自信的人還往往會高估自己對其他人的判斷能力,結果就是在面試上花了過多時間,其實把這些時間用在簡歷上更有效。怎麼才能解毒?少想自己這個人,多想概率這件事;先別想自己能不能做成一件事,先想想這件事以前的成功率是多少。

第14個開關是厭惡損失。人們厭惡確定的損失,甚至不惜去冒巨大的風險來避免它。兩個圍棋世界冠軍爭霸,一方犯了個小錯,造成虧損,這時如果承認虧損,慢慢下的話,雖然局勢不利,但翻盤的機會還多;但如果他拒絕接受虧損,選擇馬上拼命,就會被對方一擊即潰。阿爾法圍棋(AlphaGo)就不會像他這樣。

第15個開關是尋找認同。青少年受同伴影響遠勝於家庭。成人也一樣,在認同感的驅使下會做出不可設想的事情,比如在集體中,普通人能夠對他人施以不可想象的暴力。人們在面臨困惑和壓力時最有動力尋求認同感,所以傳銷和邪教組織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將人隔離,把人分成“我們”和“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激發他們尋找認同的開關。

第16個開關是對標。人們不擅長對一件孤立的事情做判斷,一定要找到一個參照,通過和參照物的比較來進行判斷。

第17個開關是壓力。壓力有二重性,套用巴甫洛夫對狗的研究:第一,巨大的壓力會使人崩潰;第二,壓力夠大的話,所有人都會崩潰;第三,最堅強的人一旦崩潰,恢復也最難;最有意思的是第四點,恢復的唯一途徑是重新施加巨大壓力。

第18個開關是重視易得的東西。芒格說有句歌詞這樣說:“如果我愛的人不在身邊,我就愛身邊的人。”耶魯大學校長、心理學家蘇必德(Peter Salovey)也說,戀愛這件事,相關性最大的就是距離。兔子總喫窩邊草。

第19個開關是用進廢退。只有練習才能精進,這一點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技能很不常用,要練到精處,只能隨時練習,但看起來又沒用,因爲用到的機會很少。這些技能就是“屠龍技”。你一輩子都不一定能遇到一條龍,但現在不練,萬一遇到龍怎麼辦?

第20個開關是毒品有害

第21個開關是衰老。遲滯歲月磨損的唯一辦法是始終保持思考,懷抱欣喜之心學習。

第22個開關是服從權威。領導比普通人更容易顯得英明神武,儘管他們除了地位高些之外,就是普通人。崇拜權力不是哪個民族的特性,這件事全人類共通。

第23個開關是閒扯淡

第24個開關是萬事有理由。讓別人做事一定要告訴他爲什麼,因爲人人都想知道爲什麼。

第25個開關是個總開關:組合開關。如果把前面的單個開關組合起來,效果會更爲強烈。

對於這些思維定式,芒格提出的解決方法有兩個:

翻轉:“如果你想知道怎麼成功,那就先去知道怎樣會失敗”

跨界:“從反面入手,蠢人和愚蠢都是寶貴的學習材料”

開關被控制後的解藥:

隨時對照25個開關檢查自己的決策

下判斷、做決定前,最好有冷靜期

要算概率

找對參照系

與前後不一這件事和解

直面真相

做決定前,多給自己一個客觀而周詳的評估,用冷靜的狀態去環視決定前後的方方面面,才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看到事情的全貌,才能夠讓我們更容易看到其中存在的風險和之前考慮不周的地方。帶着情緒去做的決定,往往都會有欠妥當,都容易錯過一些關鍵的信息,這會給我們的決定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

2達成目標的方法

雷·達里歐達到目標的五步法:

設定目標(目標就是目標,不要去想能不能完成)

發現通向目標的障礙

診斷問題所在並制定計劃(診斷問題的時候不要去想如何解決)

列出問題的任務清單

堅決執行任務

應對自己的無知,比自己已知多少更重要。

設定目標管理自己的無知,接受自己的短板,想想怎麼補短板,能學習就學習,保持開放的心態,尋找比你更強的人,從他們那裏學習。

能否達到目標是自己的事情,無論環境如何,承擔責任的只有自己,沒有任何藉口。

3 如何談判來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談判不是立場之爭,而是利益之爭;對事不對人;尋找差別;不必拼意志,不對壓力讓步,只對道理讓步;不反擊。”

談判的目標是達成雙贏。談判,不是壓力測試和意志之爭,而是雙方共同尋找互利的合理協議之旅。談判是互相瞭解訴求的過程,是協商如何達到雙方都滿意的需求的過程。雙方要本着平等的心態,在協商中尋找彼此利益最大化的可能。

尋找雙方訴求的尋找差別,拿你不重視但對方重視的東西,來交換你重視但對方不重視的東西,以實現利益讓渡的可能。

談判過程中,不對壓力讓步,只對道理讓步。結識自己一方要求的合理性,邀請對方解釋其要求的合理性,提出合理劃分利益的客觀標準。

講述自己要求合理性的過程,是在展示自己堅持的原因,也是在展示自己的誠意。通過這個過程,釋出善意,表達自己不能讓步的充分理由。

具體步驟:

第一,談判不是立場之爭,而是利益之爭。

第二,對事不對人。

第三,尋找差別。

第四,不要比拼意志,要尋找客觀標準。

第五,不反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