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博物馆欣赏绘画作品(三)

        前面我们讨论了第一阶段是让孩子们自由的随意的去欣赏绘画作品。第二阶段引导孩子看构图、看色彩、看光影、看笔触。 那么第三阶段我们如何做呢?即对绘画作品的深度解读。

     我们继续看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佣人》,该作品的深度解读可以有以下几层:

    第一层解读是绘画作品的直观形象,即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

    第二层解读则是观者的感受,即欣赏这幅绘画作品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或者说你还看到了什么画外的内容?


        一个简朴的厨房让人产生怀旧心理。整个画面色彩厚实,光线柔和,埋首工作的女仆是一个朴实温和的人。你好象能感觉到牛奶的涓涓流动,能听到面包脆皮的轻微开裂之声。似乎看到阳光照亮的区域里有微尘飘浮。窗外有隐隐的人声,晨起的人们在忙碌;走廊处有脚步声,主人及家人起床了,在等待早餐……。很自然的联系,在我们脑中描摩出一幅动感的日常生活的画面。

       第三层解读是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时,构图色彩及安排的元素有什么寓意吗?厨房的陈设十分的简单,只是有一些食物、器皿、藤篮、马灯等常见物品。


       但为什么在厨房的墙角瓷砖上要绘制一个小天使丘比特?还有旁边的脚炉?女仆将脚炉置于裙下取暖,因此脚炉被视为热烈渴望爱情和忠诚的象征。脚炉与墙角瓷砖上的丘比特画像,两相呼应似乎支持这个看法。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认为在这幅画作中有暗示女仆对爱情渴望的表现。很多这种深度解读仅代表个人的见解,越是名作解读的资料越多,这些资料都可以供我们学习参考。

        第四层解读是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作品内涵或哲理的推论。荷兰人长期与大海作斗争,他们渴望的生活就是这种平实的富裕生活。通过维米尔描绘的生活场景,让人们了解到当时荷兰人的生活环境,即荷兰新兴富裕市民阶层已经衣食无忧且能雇佣女仆。这种推论有意义吗?引导孩子们从一幅画进行知识的拓展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我们还经常看由一幅名画衍生出其它形式的作品,如美国作家特蕾西·雪佛兰因极喜欢维米尔的另一个幅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写出了畅销历史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并被拍成同名电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