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理解“应用题”?

北北去年上一年级了,陪作业成了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我发现,一年级数学除了计算之类的题目之外,也开始学令人头疼的“应用题”。

我总结了一下,目前接触的差不多有3种类型的题目。

1、直接给出得数。

这类题目还算简单,基本上念一遍题目,孩子就能算出来。

2、看题列算式。

3、编写数学题目并解答。

第2类和第3类,有点类似,都是要列算式解答,第3类多一步:自己编写题目。

比如,现在有5个圆形,小明又画了3个圆形,一共有几个圆形?

开始时,孩子念一遍题目之后,直接给出得数:一共有8个圆形。但是让他列算式时,不知道怎么做。

他给出得数的时候,其实是在脑子进行了快速的计算,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他也不明白,把计算的过程写下来就是解答。

他不明白把计算的过程(5+3=8)写下来就是列算式。

然后,给他讲上面这些道理,他就像是听不见一样,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后来,我放弃讲道理,直接告诉他:列算式就是:5+3=8。

这样重复告诉他几次之后, 他就明白了。

后来,又遇到让自己编写题目,以上面题目为例,把圆形换成三角形,数量改一下,就是一道完美的题目:

现在有6个三角形,小明又画了4个三角形,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但是你这样给孩子讲时,他听不明白,一脸茫然。

后来,我不再讲解思路,也不再讲道理,而是直接把我编写的题目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让他写出来,我一边说他一边写,我说一个字,他写一个字,一个字也不差。

这样重复几次之后,今天又到这个题目时,我刚说了一个开头,他自己把后面的独立完成了,这次,我知道他已经会了,懂了。

这个过程,给我很多启示,让我了解到,小孩子学习和成人有所不同,我们不能用成人学习的方式来教小孩子。

很多时候陪孩子写作业,并不一定需要讲很多道理,讲多了他也不明白。

直接告诉他答案,让他模仿,重复地模仿,次数多了,他自然就懂了,明白了。

类似的还有写作文,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

这需要一个过程,学习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重复的过程。

这样看来,陪孩子写作业并不复杂,丝毫用不着拍桌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