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秒啓動!人人用得上,錄音筆竟然能這麼玩!生活職場效率工具|墨案錄音筆 01 02 03 04 05

最近搞了個錄音筆,睡覺都想跟它在一起。



有人說,錄音筆是記者媒體人士的專屬吧,普通人根本用不着!

有人說,錄音筆不是上班記會議、下班丟抽屜的嗎?

有人說,現在是個手機都能錄音,真想不懂買個錄音筆幹嘛?


實話講,我也曾經一度認爲錄音筆是“雞肋”。




N年前,在還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出於好奇買過一條錄音筆。


拿到手,又大又醜又重,帶身上不方便,要插電腦才能導出錄音。


沒多久就閒置,心疼我那幾百塊大洋,從此發誓不再買錄音筆。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直到發現墨案智能速記錄音筆。


小巧便攜!啓動極速!!能轉文字!!!





咦,這不正是我要的嗎?


用過之後,只能說這是人人必備。


前幾天剛介紹完怎麼玩轉墨案的電子紙,今天來聊聊怎麼玩他們的錄音筆。


關於錄音筆,先用電子紙畫一張思維導圖。



廢話不多說,往下看吧!


01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每天看很多公衆號文章,回頭啥也記不住?


每個月堅持翻幾本書,別人問好在哪,講不出?


報名參加不少課程,學完以後生活還是老樣?


怎麼回事?


看的過程很爽,學的過程很爽。但爽過之後呢?沒了,雁過無痕。


沒有回顧,只能是單純地吸收,無法驗證記住多少。


心理學家丹尼爾•列維汀認爲,人類大腦進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重點不是避開衆多信息,而是重新組織進入大腦的信息。




有人說,我太忙了,沒時間複習和回顧啊!


有沒有想過,錄音筆正可以幫你“即刻”回顧?現在就幹,不要等以後!


能講出來說明已經咀嚼過,消化爲你自己的營養吸收了,像牛喫草擠出了奶。


再引申出學習後下一步想幹點啥,那不就形成“知識-行動”的學習小閉環?




你會不會認爲,這個方法好,但不必用錄音筆,搞個手機就能錄音呀!


可往往看公衆號文章是在手機上,聽個課程也在手機上。


若只是純錄音,得切換手機自帶的錄音,放着後臺運行。


若想語音轉成文字,就得切換筆記軟件,打開語音輸入法。


萬一在這個過程中,被社交軟件圖標上的紅點引走,或者被來電打斷?


用手機錄音,要有排除其它干擾的定力。一來一回,什麼想法都散了。




有了錄音筆,你能一邊拿着手機學習,一邊採集語音、輸出文字。 


在手機上看直播類課程,現在越來越流行。課程不會配字幕,手機上自錄音頻也不方便。


聽到精彩的片斷,馬上開錄音筆,快人一步拿到知識重點。


待課程結束後,溫習文字,總比回看視頻的複習來得快吧?


立馬曬出課程文字,做個順水人情,全部同學爲你豎起大拇指。


從音頻到文字也很方便。


裝一個墨案錄音筆的APP,和錄音筆綁定。






只要連上藍牙,錄音高速同步。再手動點“轉寫”即可。

02


有人說,手機學習多碎片化,我都看紙書,這樣不就能用手機錄音,沒覺得哪裏不舒服呀。


那是還沒有體驗過更舒服的。


要知道,錄音筆是專業選手。


內存16G,專用錄音1000小時,不會霸佔你的手機可憐的容量,或者把手機卡死。


更重要的是,錄音筆啓動不用0.1秒!




試想一下,用手機語音轉文字的場景——


先解鎖屏幕,點開筆記軟件,新建一條筆記。已經2秒鐘過去......


有的筆記軟件,開屏還有強制廣告。


原以爲廣告頂多2秒,剛實測了,居然有8秒......


總共10秒才能開始記錄,足以讓很多人嫌麻煩。


多年經驗告訴我,凡事一嫌麻煩,大腦就不想幹了。


想起來,以前也曾這樣痛失了許多學習、閱讀中觸發的想法。


與手機記錄比起來,這款錄音筆的啓動速度像獵豹,幫你捕捉到更多獵物。


待機狀態下,一鍵撥動即可開啓,閉着眼睛都能操作。





設計非常人性化,符合操作邏輯,向下撥動是錄音,極爲順手。向上撥回纔是停止錄音。


這個世界,速度快纔是擊敗拖延症的王道。


03 

你也許說,啓動快算什麼亮點,是錄音筆的基本修煉吧!


沒錯,如果光是這點,當初篤定不會被它打動。




我鍾愛它的一點是,讓每個人成爲作家。


“什麼,成爲作家?開什麼玩笑?”


“我從大學畢業後就沒動筆寫過文章了,要下筆總是不知道寫什麼......”


“現在上班忙得要死,下班帶娃幹家務,哪有時間坐在電腦前寫東西啊!”


別擔心,作爲一個擁有2個男娃、寫過一本書的知識女青年,發憤的草莓給你打包票,你不會寫不出來。


因爲,人每時每刻都有想法入腦。





走在路上看到一件事件,

刷手機閱讀一則新聞,

追電視劇看到一處情節,

心底會浮現許多想法。


比如,一個300斤的男人迎面走來,你心裏可能飄過:


“這也太胖了吧,他是怎麼喫成這樣的呢,我不要像他一樣,所以我要....”


200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通過調查發現:


普通人每天會在腦海裏閃過1.2萬至6萬個念頭。


關鍵是有沒有立刻捕捉下來,也就是你能不能感知到當下在想什麼。


好,試試看,在這裏停一下。想想你這時候在想什麼。


是不是正在回憶有沒有上面講的類似經歷?

還是在琢磨,草莓這傢伙說得有沒有道理?


你看,意識到心裏思考什麼,不難辦到。


最讓人抓狂是,有想法的時候沒法記下來!!!



我也納悶,靈感總是喜歡和我躲貓貓。


每當坐在電腦前,正襟危坐時,絞盡腦汁才能敲幾句。


每當離開電腦位,放鬆一下時,靈感就四面八方衝來——


洗浴的時候,

陪兒子的時候,

收拾雜物的時候,

騎車在半路的時候,

洗碗洗到一半的時候,

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時候,

跑步機上大汗淋漓的時候,

甚至是在衛生間“排毒”的時候.......


可是,像陪兒子時,拿着手機會招來“搶奪戰”,睡覺前拿手機錄音,藍光會影響睡眠質量。


其它很多場景下,想掏手機說幾句,都來不及!


有了錄音筆,終於和一個個難題揮手拜拜。



因爲它便攜,一天24小時都能陪在身邊。


別小看便攜的功能。我翻遍某寶上的錄音筆,多是專業會議型,功能全,體型大,不方便隨身。


想着會不會有智能手環款式的錄音筆?苦尋多時,沒有發現成熟產品。


後來不經意看到墨案錄音筆很小巧,可惜不是手環式,內心一陣失落。準備叉掉瀏覽窗口。


好在,回頭多看了一眼。


咦,這玩意兒自帶領夾和一條帶子。眼睛馬上發亮,這下不就徹底解放雙手嗎!


可以夾在領子上,筆記本上,胸袋上,隨意;




也可以像項鍊一樣戴在脖子上!




搭配的帶子可長可短,伸縮順滑,又能扣緊。


帶子和夾子相接的設計也頗有特色,發憤的草莓做了張動圖,你瞧瞧。




錄音筆沒有顯示屏,只有指示燈。而指示燈可以在APP中設隱藏。


10多克,掛着不累贅。隕石黑,用黑羊毛衫打底也隱蔽。


乍一看,別人看着還以爲是裝飾。




這樣的設計,比我夢想中的手環錄音筆還要合理:離嘴近,錄音清,不用長時間擡手腕。


即便在摩托車與汽車橫行、聲音嘈雜的路邊,錄音無干擾。我特意試了一下,可以正常轉寫。


後來才知道,它是雙麥陣列、降噪錄音,有效錄音距離可達6米。


轉寫的正確率還算不錯,有時會有個把錯別字,改改就好。


原來,這款錄音筆從去年11月開始,採用科大訊飛的雲轉寫服務。


要知道,科大訊飛是智能語音上市企業,我愛死他們的訊飛語音輸入法了。

續航能力也不錯。親測充電極速,20分鐘從7格電到滿格。


如果只是有靈感才錄一下,12小時損耗1格半電量。一次充飽,滿足幾天需求。


如此,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錄音收集素材。


再也不用擔心“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積累了素材庫之後,隔一段時間用關鍵詞搜索,把相同的主題抽出來。


再按結構捋一捋,修修補補,一篇文章不就出來了嗎?


不要低估小時間組合在一起的力量。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說:“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



將“迷你頓悟”拼成鉅著,這就是高產作家的祕密。


不僅是寫文章,對於我們這種媽媽族,有支錄音筆是福音。


媽媽都是自家娃的腦殘粉,喜歡記錄孩子每天的成長變化、某瞬間的帶來的驚喜。


但是,帶小孩要專心,陪玩時不方便用手機記文字。


只能等到娃睡着,再偷偷摸摸另找時間回憶,難免丟掉細節。


錄音筆就幫上大忙,戴在脖子上。陪娃時,發現啥有趣的情況,馬上保存幾句。




遇到小孩說着有趣的話,也能立刻錄下他們的奶聲奶聲。


04

有人說,我不是知識工作者,不想寫什麼文章,不是當媽的,錄音筆恐怕用不上吧?


別這麼早下結論!


因爲它能伸出手,拉你一把。


平時,你會不會這樣:心裏想要這麼做,行動上卻走了相反的路子?


比如,打開微信給朋友回句話,不小心逛了整個朋友圈。


比如,想要靜下心來辦點事,卻不知怎麼遲遲進不了狀態。


比如,工作一半跑到搜索欄敲個熱詞,一路鏈接點點點,吸走大量時間。


比如,都說熬夜不好,啃着昂貴的營養品,每晚卻到2點才肯躺下。


比如,知道戒糖對皮膚好,一看到甜點還是嘴饞得不得了。




事後回想,常常猛拍大腿,悔不當初。可是,往往下次重蹈覆轍,還是改不掉


爲什麼“好了傷疤忘了痛”?


因爲,我們總是天真地認爲,每時每刻的行動是自主選擇的。


實際上,大量行爲卻是被周圍環境、信號、提示觸發,於不聲不響中發生。


怎麼辦? 


錄音筆是剋星!


比如,明明約好晚上8點後不喫東西,有時候還犯規喫零食。


在發生的當下,立刻用錄音筆追蹤——


就能像電影放慢鏡頭,看清是什麼因素讓自己着迷般跟着走。


“我是被櫥櫃上的東西勾引了小腸絨毛,因爲晚上想喝水,喝水必須走近廚房,就看到了它們。


那下次試試,晚餐後拿一壺水到房間裏,避免自己再靠近廚房。”


當然,下次再犯,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人會編各種藉口,來證明今天是特殊的日子。


什麼今天太累了,今天干成一件大事,今天來大姨媽,今天心情不好,啥原因都有。




還是那樣,立刻打開掛在脖子上的錄音筆。


找找爲什麼內心hold不住想要越界,

講講零食包裝袋上有什麼含量,

談談晚上喫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

商量一下現在不喫會帶來什麼好處,

說說替代嘴癮可以做什麼其它事。


一講就明白了,剎車了。大腦的“理性金剛”被叫醒,及時遏住“本能妖怪”。


若是沒有錄音筆立即存證,時間長了再回想,定是丟了很多發生時的細節。


比起事後再回憶,在“案發現場”立刻記錄,能找到更多蛛絲馬跡。


立刻記錄,不是反人性地壓制行爲,而是客觀地去觀察渴望,追蹤念頭。


哪怕當下的壞行爲管不住,起碼喫一塹長一智。


下次要短兵相接時,對它們提前攔截、預先阻斷、對症下藥,實施控制。




你可以把自己當作“實驗品”,測試怎樣讓偏離正常軌道的行爲迴歸正常。


追夢路上,自律是價比極高的品質。


但,哪有人憑感覺就能自控,還不是靠系統、靠工具?


這款錄音筆隨身帶,像個監督人的眼睛盯着你。


到後來,連錄音都不用,摸一下就馬上收手,感覺自律了不少。


對,就是這麼神奇,哈哈!


發憤的草莓還有一個大膽的猜想:


記錄了8年的時間開銷記錄,會不會很快被這種形式取代?


很多人苦惱,每天“咻”一下滑過去,有時想不起到底時間是怎麼沒的。


我常常極力推薦,做時間開銷記錄吧!


但是,打開軟件記很費事,拿個紙筆還要找一找,最終能持續的人不多,更別說看出時間利用的問題。



用錄音筆可以改變這種局面。


想起來,就立刻口頭說說,剛纔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狀態怎麼樣,這比拿紙筆記時間快多了。


用錄音筆記比紙筆還有一點好處,你能多說幾句,順手覆盤剛纔完成某項任務的經驗。


想想,都覺得很棒!

05

你可能說,我不是個人管理達人,不想自控啥的,只想過好小日子呢!


其實,錄音筆也能讓小日子更好玩、有趣。


在隨時在線、不斷被擾的忙碌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創造“洞穴時間”,和自己說說話,看見內心的聲音。


因爲,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的冏事,討厭的煩惱,困惑的問題,無人傾訴。


有了錄音筆,你就有了傾聽者。


對着它說一說,常常能恍然大悟。


爲什麼自言自語,就講明白?


因爲,很多事情的背後,隱藏着你認知上的重大假設,而你並沒有察覺,甚至當作常識。


看見這些假設本身,就會帶來一些改變,不需要具體做什麼。


一旦被看到,它們對你的隱形操控力會被打破。




比如,我要掙很多錢。這大概是多數人都有的信念,但它真的確鑿無疑嗎?


當你開始苦惱,就試着用錄音筆自問自答:


是什麼讓你產生這個想法?

有什麼事情是你必須用很多錢才能做的?

這些事情是你真心“選擇”的?

還是外界不斷告訴你“應該”去做的?




比如,大掃除清理物品時,總是不能“斷舍離”,家裏還是像倉庫一樣。怎麼會這樣呢?


當你開始苦惱,就試着用錄音筆自問自答:


這件衣服去年到底穿過沒有?

爲什麼看着沒用途的這件東西總是捨不得丟?

爲什麼那件物品還總是覺得有用?


再難的決定,一說就明;再難的糾結,一講就解。


因爲出聲地思考,能延伸深度,發散思維。


迷茫時,用自信的聲音說出解決方案,內心更加篤定。


無聊時,隨口講一講,自我對話,也能變成生活的日記。 


看起來,這些事好像用“一部手機+語音輸入法”也能實現?




沒錯,只是錄音筆放在那裏,更像一件信號物,看到它就是提醒你——


每天留點時間給自己!


有人可能會擔心自己說出錄音,真實想法會被別人聽到。


不用怕!軟件方知道用戶的心思。你可以在APP上設置私密保護。


這樣,與錄音筆綁定的唯一賬號可以訪問錄音筆的錄音文件,同時關閉USB的讀取功能。


在錄音之後,還可以對單條錄音進行密碼設置,保護隱私。




目前,錄音筆除了軟件會升級,固定版本也會更新。


我看好這款產品的前景,也希望它未來更完美。


比如,以後能實現批量轉寫文字,能批量合併多條筆記或批量複製。


如果這兩個功能達成,絕對它再上一個檔次,造福更多小夥伴。


我也理解,可能產品本是設計用於錄製會議,沒想到被髮憤的草莓玩成這樣。


還有,轉寫功能的付費問題。


在購買產品的第一年,每個月有600分鐘的免費轉寫功能,超過需要自己掏腰包。


對於我這種重度用戶,600分鐘怎麼夠用?




好在看了一眼轉寫套餐,價格還能接受。



曾經有個天真幻想:


有一臺機器能實時掃描腦電波,把我任何時候的想法都變成文字,輕鬆看到大腦釀出的思想結晶。


有了墨案錄音筆,我離這個夢想又近了一步。




帶上這個小巧的玩意兒,你將擁有——


一位御用想法速錄師

一件工作的效率神器

一個自律的監督助手

一款澆灌幸福的工具


期待,這次分享能給你的生活帶來驚喜!


——


今日好書推薦: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5年課堂講稿+5年整理修訂,歷經10年出版。基於考古發現梳理而成,帶你像看偵探小說那樣走近“案發”現場,重新審視上古史。

- End -

作者:發憤的草莓,乾貨新書《現在就幹》作者,專注時間管理與媽媽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瑣碎的生活變成像遊戲一樣好玩。家有2寶,上班之餘耕耘公衆號“發憤的草莓”,每天5點晨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