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2萬弟子無需網絡直播,500年前思想至今遠播海外,文官卻次次打勝仗|王守仁的魅力 01 02 03

500年前,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位牛人。


他的名字你不一定聽過,但是張居正、曾國藩、梁啓超、孫中山、蔣介石,日本的稻盛和夫等都是這位人物的超級粉絲。




不少日本的企業是學習他的思想,把企業辦得蒸蒸日上的。然而,即使在學術界地位極高,但普通老百姓未必知道他。


這不是有點虧?本來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偶像呀!


這位人物就是王陽明。


01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對了,不是十三香的王守義,是王守仁。


他於1472年—1529年生活在地球上,是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據說5歲纔會講話。我猜可能是他太牛了,後人趕緊找個稍遜於常人的特點,以顯得沒那麼完美。


王陽明爲什麼那麼受歡迎呢?


前陣子翻了翻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慢慢了解了更多細節。


《左傳》提到,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而王陽明佔全了。



作爲一個文官,他卻能瀟灑地統軍征戰,馳騁沙場,打贏了好幾場大仗,被朝廷封侯。似乎什麼牛人遇見他,都會掛掉。這是立功。


在沒有微信、沒有短視頻,只有車馬的時代,他收了20000多名虔誠的弟子,傳播思想,最終也影響世界,至今還在發生效應。這是立德。


在“程朱理學”盛行的時期,他用“心學”與之分庭抗禮,成爲儒學又一宗。這是立言。


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大概只有王陽明一個。按照世俗標準,360度無死角。


02


王陽明“心學”影響至今,強調從內心尋求真理。那怎麼理解“心學”呢?


我們可以先從一個問題開始理解,問題來自於吳伯凡老師。


深山老林裏,一棵大樹轟然倒地,假設當時沒人在場,那它還會不會發出“轟隆”倒地的聲音呢?


看到這個問題馬上,你可能會說,“人在不在那個地方,樹不都是照樣發出聲音嗎?”


不是,準確說,沒有“聲音”,只有聲波。


聲音是聲波振動後通過耳朵纔有的產物。


樹倒地會發出振動,但如果沒有耳朵、耳廓、中耳、內耳、毛細胞產生的電信號,以及大腦對電信號的翻譯處理,那麼,大樹的倒地哪裏還有聲音?



就像,世界上本沒有“顏色”,只有不同波長的電磁波,通過我們眼睛特有的構造,從而讓我們感知到,萬物五彩斑斕的樣子。


據說,犬類眼睛看到的世界,像黑白電視的畫面,比我們單調得多。


我常常想,有沒有哪種動物看到的世界,比人類看到的更豐富細膩?這麼一想,會不會它們看到的,纔是世界本身真正的樣子呢?


也就是說,你所感知到的一切,不是事物本真的樣子,而是經過個體感官系統轉化信號得到的結果。


你世界的看法並不一定是世界的真實狀態,而是反映出個體自己的狀態。


你眼中的世界是由“心”塑造出來的。



聽起來會不會有點玄?但細細琢磨一下,是這樣。


心情好,感覺周圍的人都很樂,心情差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人哭。


平時也看不到那麼多懷孕的孕婦,自己懷孕後,出門逛街,會發現有很多大肚婆。


買了某個品牌的車,喜歡某個品牌的車,可能在路上你就會經常看到注意到那個牌子。


03

這是我理解的“心學”。你會不會覺得沒什麼驚喜,而且好像“我也知道”。


但是,王陽明是在500多年前。當時,一統天下的程朱理學提倡“格物致知”。


王陽明敢於挑戰權威,說:不對!尋求真理,不用藉助宇宙外物,而要回到自己的內心。


這很不簡單。



那麼,“心學”對於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啓發呢?


用一句話來講,心是什麼樣子,世界就是什麼樣子。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有人會安慰我們人生是這樣的,忍吧,熬吧,人生就是來受苦。


感覺人生是來受罪,要去體驗很多不舒適,要咬牙切齒,帶着一絲絲消極的色彩。


這是一種“心”。


也有人會鼓勵說,拼啊,衝啊,不要讓夢想變成鹹魚。


是一種披荊斬棘,鮮血淋漓,痛苦不堪,疲憊不已的感覺。


這是一種 “心”。


還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這也是一種“心”。



你會喜歡喜歡哪一種?


我會喜歡第3種,人生是遊戲。


遊戲也要闖關,打大boss,但是你不會不想玩,不會厭煩,而是越來越勇,好奇結局會怎麼樣。往往玩得上癮、不肯喊停。


孩子鬧情緒了,老公來找茬了,老婆耍脾氣了,父母意見不合了……通通都是人生遊戲中的某一個關卡的小怪獸。


而你,正是遊戲裏的那個主角。


每天的學習,持續的提升認知,是在積攢遊戲的攻略和道具,隨時使出。


也許暫時還過不了關,也不妨把遊戲裏所嘗試的辦法記錄下來。


分享給其他的遊戲玩家,互送錦囊,互傳妙計,說不定一起攜手過關。


這樣一想,是不是很好玩,充滿樂趣和盼頭,像咬開一個上海灌湯包,湯汁鮮美四溢,滿滿的驚喜。


感謝500年前的牛人,給我們留下寶貴的哲學財富,普渡衆生。


如果你對王陽明感興趣,也可以先看看詩詞文化節目《鄰家詩話》的關於他的那一集。


從他詩作《泛海》講到生平——


《泛海》


明·王陽明

   險夷原不滯胸中,

   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裏,

   月明飛錫下天風。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話: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利用好今天;

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


- End -

作者:發憤的草莓,乾貨新書《現在就幹》作者,專注時間管理與媽媽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瑣碎的生活變成像遊戲一樣好玩。家有2寶,上班之餘耕耘公衆號“發憤的草莓”,每天5點晨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