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顧着地攤經濟,先把微信變成生產力(第4篇) 02 改羣備註 03 引用回覆 04 羣待辦 05 學習閉環 06 小程序設桌面 07 激發專注力


前面已經分享了3篇與微信相關的效率文章,大家都很喜歡。



原來,吸走大量時間的微信,也可以是生產力工具。


有一篇,還被收錄到印象筆記的印象識堂裏。



還沒看過的夥伴可以點這裏,坐隨意門回去。

不輸羅老師的時間管理,教你變微信爲效率工具

改造你的微信,變成助力學習工作的效率利器

來來來!改造你的微信,變成時間管理利器


事不宜遲,廢話少說,奉上新鮮熱辣出爐的系列第4篇。



01 分屏摘句


平時看微信文章,忍不住全篇收藏。


可是,下一次再看,密密麻麻的文字裏抓不到重點,也忘了當初爲何要保存。


最後,收藏竟然變成了雪藏!



回頭細想,根本不需要收藏全篇啊!


擰乾水份,一篇文章留下的乾貨不過兩三句話,把那些內容保存就行。


那怎麼保存三兩句話呢?你可能想到複製一下,粘貼一下。


可是,要抽取複製出來的幾句精華,往往不是連續的。


必須複製一小句,關掉界面,再打開筆記軟件粘貼過去。


來來回回切換,讓人受不了這麻煩。


想摘取一篇微信文章的不連續的碎片,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嗎?


可以用手機自帶的分屏功能。


以華爲手機爲例,點擊三個功能鈕之方形的那個(Menu鍵)。


會出現兩個長方形疊在一起的那個鈕,就是分屏鈕,點擊它。



然後,可以選擇筆記軟件或者是手機自帶的備忘錄。



記得,要把手機設置成能自由旋轉的,放成橫屏


這樣,左邊是微信文章,看到好句子就複製,再點擊右邊直接粘貼。





你可能會說不用這麼麻煩,可以用某軟件,一次性複製很多條,但統一粘貼下來。


我用過,但軟件不穩定,還要讓手機負擔多一個軟件。


如果你們有這方面好用的app,記得留言區來分享。

02 改羣備註


現在是羣的天下,水果店有果粉羣,書店有書蟲羣,哪怕一家甜品外賣都搞本地美食羣。


如果你是家長,那羣就更多了:

孩子學校的羣,

孩子課外輔導班的羣,

還有自己參加父母類學習成長課程的羣。


疫情期以來,線上社羣更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


每個人的微信裏都有許許多多數不清的羣,目不暇接,


要在密密麻麻的羣裏大浪淘沙,找到自己想要的哪個,都需要翻半天。


有時候,一不留心就把資料發錯羣,鬧了笑話。


(圖片來自網絡)


你說,傻呀,找羣哪裏要翻,用搜索呢!


不過,羣主可不會按你的想法去命名某個羣。只會是他們能識別的名稱。


你可能會說,斷舍離,不就容易找了,留那麼多羣幹什麼?


但誰知道某天會不會用上呢?比如說,參加某個培訓就有同行的羣,指不定哪天需要鏈接。


這可怎麼辦?


噹噹噹當,有羣備註功能!


以前沒有這個功能時,有的朋友去改動羣的名字,真的會把羣名改了。接着,羣主跳出來說,不要改羣名。




現在不怕了。有羣備註功能,從此,你的修改只有你自己看得見。


你可以重新給羣起名,加入你能識別的代號就行。


比如,兒子們的課程羣,我會改成自己一眼即能識別的表述。


比如鋼琴課老師會用他們培訓中心的名字定義羣,而我只需要簡潔明瞭的“大寶鋼琴課”。




兒子的學習相關的羣,我統一在前面加了學校的圖標。





一圖勝千言。是不是一眼瞭然了?


還有,自己公司的羣,在前面加個“禁”或者“感嘆號”的標誌,提醒自己別不小心轉發了私人的內容過去。




等等,你說,這些圖標從哪裏來?


很方便的,在輸入法裏會有。


比如我用的是訊飛語音輸入法,向左拖動,可以點選不少圖標。


這個可拓展的創意極多,你想想還有什麼玩法?嘻嘻~



03 引用回覆


有時候在羣裏,大家聊得歡。


七嘴八舌的時候,不斷快速刷屏,你會不會發現,有時候分不清誰在回答誰的哪個問題?


微信有一個貼心的功能,那就是“引用”。


長按某一條你想回復跟進的內容,在彈出的菜單裏,點擊“引用”。



接着再輸入你的迴應內容,就能很有針對性地對這則信息回覆。


羣聊從此清爽、明朗。


04 羣待辦

在羣裏發通知,如果每個羣友都回個“收到”,提醒聲篤定此起彼伏。


若是羣裏有幾百號人,每個人都要互相打擾一下。


可是,如果把羣設成“免打擾模式”,又生怕漏掉某些重要的信息,怎麼辦?


好在,微信推出了羣待辦功能,不需要回覆文字,就能讓作爲羣主的你知道,哪些人看過了你發佈的消息。


首先,你需要先找到“羣公告”。




就在你的羣聊天對話框右上角的三個點點那裏,點開即能看見。


在羣公告輸入文字,通知羣成員後。


回到聊天對話框,你會發現文字下面出現了小小字——“設爲羣待辦”。




點擊這5個小字,全部羣友的聊天對話框的下端,即會出現橢圓形的按鈕,寫着“羣公告”三個字。


點開橢圓形,就會自動跳出羣公告的全部內容,再返回時,又會冒出“完成”的銨鈕供他們點擊。



這樣,即使聊天對話框被一路刷屏,每位羣友也不需要爬樓,就能知道你在前面通知了啥。


羣待辦功能還能用在小程序上。轉發小程序到你是羣主的羣裏,就會出現“設爲羣待辦”的拉條。


後面該怎麼弄,如法炮製,你肯定知道。


之前分享建一個只有你一個人的羣,轉發小程序到那裏時,也可以先設成羣待辦。



這樣有了標識,等你有空再去處理它。


05 學習閉環


使用微信時,我們常常會被某個標題吸走,一不小心瀏覽了不必看的內容。


這時候,很多人會懊悔,順便吐槽一下自控力不強啥的。


其實,吐槽完全不必要。


因爲可以來個“學習閉環”,把錯誤變爲成長,讓這時間發揮價值。


上次介紹的創建一個人的羣,又可以用上了。建一個“學習閉環”的羣。



每當發現自己錯用了時間後,順便打開這個羣,點擊“按下說話”,開始吧啦吧啦地講。


把你剛纔看的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信息用你的話講出來。


顛覆你原有認知的觀點,以前從不知道的故事,文章裏用得特別妙的一個詞......都行。



想象着對面站着你的朋友,你要把這內容分享給他,讓他一聽就直點頭——能聽懂。


別小看這種做法,它非常符合認知科學的原理,能讓知識記憶更爲深刻。


這也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常用的學習技巧。



那,如果剛纔胡亂一通刷朋友圈沒什麼收穫,怎麼辦?


那就想想,爲什麼剛纔會點開那些標題,到底是哪裏吸引了你,它們如何戳中你的痛點。


學它一招半式,下次在寫文章、做文案或想推銷時,有的是技巧啊!


這種“將錯就錯”的學習閉環法,你可能會說,好像感覺很麻煩。


嘿,感覺麻煩就對了!


下次不小心打開微信纔會想起,爲了避免這種麻煩,趕緊忙正事吧。


06 小程序設桌面


2017年,小程序誕生,讓微信這個入口越來越大,包羅萬象。


像習慣打卡、聽音樂,如果你只是簡單的需求,那不必app,一個微信小程序就能搞定。


比如,每天睡前的冥想,我喜歡用“睿心冥想”的小程序,不必安裝專門的app。



有人說,用小程序需要打開微信,很麻煩,還是安裝個app方便啊!


但是對於手機空間有限的小夥伴,有了小程序能斷舍離好幾個軟件,騰出空間。



不用時不時爲“空間嚴重不足”的通知發愁,提升手機速度,也是提升了工作效率。


那問題就變成,怎樣讓小程序用起來更順手?


首先,將你常用的小程序存放到“我的小程序”裏。



這樣,下一次在微信界面長按下拉時,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它。


接着,將其中極爲常用的小程序設置到桌面。



從此,不必穿過充滿誘惑的微信界面,才能打開小程序。


這裏,順便分享發憤的草莓比較喜歡的小程序,大家按需取用——


小來早晚安、形色識花、睿心冥想、

小睡眠、潮夕睡眠、騰訊投票、

人人詞典、豆瓣評分、下廚房、

快遞助手、微信指數、知識星球、

公衆平臺助手、傳圖識字、粵省事、

九宮格照片、報告查一查......


07 激發專注力


有的朋友說,經常手癢癢刷微信會打斷工作,讓人苦惱,可是不看又很難受。


有沒有既能玩微信,又能提升辦公效率的辦法?


有的!


發憤的草莓認爲,既然微信容易成癮,不妨把它變成遊戲式獎勵,用以激發專注工作的動力。


我會將它和25分鐘的番茄工作法結合起來玩。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


每天走進辦公室坐下來工作時,先把手機倒扣在一邊,立刻在倒計時器按下一個25分鐘。


25分鐘全情投入,沒有摸手機玩微信,那麼就在紙上畫一個圈圈作爲小番茄。



再休息5分鐘後,繼續下一個25分鐘的番茄鍾,完成後再畫一個“小番茄”。依次類推。


每個“小番茄”用來兌換當天玩微信的時間,具體由你自己定。


比如,獲得一個“小番茄”=5分鐘,這5分鐘裏你可以隨意刷。


用完一個“小番茄”,就在一個圓圈中打個勾,表示已兌換。



看起來規則很簡單,只要你願意參與,就會帶來遊戲的快感。


有人說,都這麼大了,還玩這種像哄孩子一樣的小遊戲,會不會太幼稚?


我以前也覺得,長大了就別玩了,要“正正經經”地做事。


但其實,會“玩”是生活的一種能力。


要不然,日子單調乏味,沒盼頭呀!


沉迷於遊戲、難於自拔的孩子或成人,往往是因爲現實生活無法讓他們感受到樂趣。


再加上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創造好玩的事,只能去虛擬世界裏尋求滿足。


所以,別嫌棄這種玩法規則太簡單,只要能把碎片時代的專注力搶回來,何妨呢?


今天,發憤的草莓分享了用微信提升效率的7種技巧:


分屏摘句

改羣備註

引用回覆

羣待辦

學習閉環

小程序設桌面

激發專注力


你學會了嗎?


如果你有什麼使用微信的好技巧,記得在留言區分享喔!

- End -

作者:發憤的草莓,乾貨新書《現在就幹》作者,專注時間管理與媽媽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瑣碎的生活變成像遊戲一樣好玩。家有2寶,上班之餘耕耘公衆號“發憤的草莓”,每天5點晨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