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媽媽會不會也這樣?母親對我的10大影響 01 不當全職太太 02 畫畫塗鴉 03 素面朝天 04 完美主義 05 進步信心 06 愛小動物 08 健康理念 09 早睡早起 10 節儉環保

去年上了父母智慧課,期間讓我們羅列爸媽對自己的期待,以及自己成爲的樣子。


我閉目一想。發展方向,要麼跟父母期待的一樣,要麼跟他們期待的相反。


有趣。父母的影響,悄無聲息。


自己的當媽後,時不時重溫童年的記憶片段,把它們凝結在文字的漩渦裏。


回望成長之路,照亮爲母之路。


之前寫過一篇《老爸對我的8大影響 | 獻給父親生日的特別之禮》。趁着母親節,聊一聊媽媽對我的10大影響。




01 不當全職太太


1993年,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媽媽下崗了。


對於大人來說,不開心。對於小孩子來說,我卻異常高興。


因爲可以長時間在家裏看到媽媽,午餐能見着,漫長的寒暑假也可以。


每次媽媽去外面買菜回來,一開門,看着她拎着大袋小袋,興奮在內心湧動。


那時候開始,她全身心陪伴我,貼身地照顧,搞定裏裏外外。


小時候,把衣服扔進洗衣機,下次打開櫃子,那件衣服已經“自動”疊好,靜靜安放在那裏等取。


在她看來,小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用功把書念好,其他不用關注太多。



20多年來,媽媽相夫教子,料理家務,極少有時間看書學習,幹了全世界最辛苦的職業——全職太太。


目睹了這些“真相”之後,我心疼她,內心百感交集。


一方面,她默默做好各種後勤保障,是幕後的英雄。


另一方面,我卻不想成爲那樣的她。


她也經常教導我,女人要有自己的經濟基礎。


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當全職太太的想法。


02 畫畫塗鴉


如果看過我發憤的草莓的書,你應該知道書裏的插畫,是我動手搞定的。


能臨時抱佛腳,硬着頭皮上,因爲從小熱愛畫畫。


這點興趣由媽媽點燃。


三四歲時,她買了一本橫版的簡筆畫書,我反覆在紙上學着勾勒,閒着沒事就坐着畫。


這本書伴着我的童年,被翻爛了,連封面都不知所蹤。


現在的繪畫啓蒙書都說,從簡筆畫開始的做法,會破壞了孩子的想象力。


而那時候,這種做法開啓了我對繪畫的興趣。






上小學時,美術老師覺得我是個苗子,推薦我去參加全國的雙龍杯比賽。


中學時,美術課是主科以外幾門課中我最最期待的。


大學時沒有美術必修課,我在選修課裏特意挑選了繪畫課程。


今天,畫畫沒有成爲我的主業,但很喜歡塗鴉各種視覺元素。


心情不好,在紙上隨意勾一勾,開心就回來了。


看到喜歡的卡通形象,隨筆畫一畫,心裏美滋滋。


參加無聊的會,塗鴉幾筆提提神,免得打瞌睡。


03 素面朝天


翻開童年的照片,我都是清一色的短髮。



在媽媽看來,她拿不出精力把我當成洋娃娃那樣,扎各種花樣的頭髮。


索性讓我過着短髮的童年。


小時體檢排隊,還被老師當男孩兒,要求站到男生隊。可想而知,這頭髮得有多短。


到了小學高年級,纔開始留長頭髮,不過也是扎扎馬尾辮。



除了髮型簡單,在她的影響下,我也崇尚簡單護膚。


要是看着我成天塗塗抹抹,她會嘮叨幾句:


別老是折騰皮膚,讓皮膚好好休息一下。


從前,媽媽只有拍藝術照才化妝。胭脂厚粉在她眼中,是傷皮膚的化學品。


她遠離五花八門的水乳液。清水洗洗臉,頂多再加點雪花膏。


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都習慣素面朝天。



04 完美主義


小時候考差時,試卷篤定不敢給我媽看的,只敢讓我爸簽名(小學試卷都要家長簽名)。


印象中,我爸像保護傘,每當媽媽批評我,特別委屈時,我會找老爸。


對,媽媽是唱黑臉的那個,對我管教着眼細處,凡事以她爲第一標準,嚴起來也會兇的。


一丁點看不順眼,或者跟她預想的做法不一樣,就會開始進入糾錯、挑刺模式。


比如,小時候倒水不小心灑出來,幫忙做飯弄得廚房亂糟糟,肯定少不了被講“唉喲喲,注意點啊”、“越幫越忙喲”。


小時候,垃圾零食、熱氣的食物是不能沾的。


親戚要拿給我喫,老媽只要使一下眼色,我準不敢拿。


還記得剛上一年級那會兒,數學老師有留堂習慣。有次我被留下。


那天姥爺接我,等到了中午12點多才放學。


路上經過麪包店,可能是我提出要求,姥爺給我買了個麪包,開心地邊走邊喫。


回家後,被知道了,我媽火冒三丈,指責我:


“你現在吃麪包,等下正餐怎麼喫得下啊?!”


當然,那天她張羅了一桌飯菜,也沒想到我被留堂,而她在家裏等了那麼久。


後來初中時,青春期遇見更年期,火藥味時不時冒起。


有一次她火了,懟我一句:“現在翅膀硬了。是不是?我就看看你有什麼本事!”



以現在育兒書的觀點來看,她偏向於掌控型媽媽,被育兒書不認可的那種。


甚至有一次,我閨蜜來家裏面玩,她看我媽跟我說了一句話(具體內容閨蜜也不記得),估計蠻嚴厲那種。


後來,閨蜜回家跟她媽繪聲繪色,說:“草莓她媽媽跟她說了句過分的話,她很平靜,要是我肯定跳起來”。


我媽覺得,養了個女孩子,不管嚴一點,去外面胡來就麻煩。


如她所願,一路以來我是別人眼中的乖乖女。


好在,大學畢業後,她嘮叨得少了。



現在看來,那時候在媽媽的密集唸叨下,我關注細節,很怕犯錯。


——她的嚴厲塑造了完美主義的我。曾經一度苛求完美。


高中以前,記筆記要求自己必須寫一筆一劃、工工整整的楷書,不能用行書。


但事實上,世界哪有完美一說。斗轉星移,現在已經降下了內心的標準。


05 進步信心


看到我媽的嚴厲,很多人會說怕怕。但其實,老媽也是她女兒的“腦殘粉”。


走兩個極端,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我媽會揪細節,時不時挑問題,另一方面,她也會很誇張地表揚、褒獎。


小時候,每當有親戚朋友來家裏,聊到我的一些事情。


她就會講,這孩子畫得可像了,跟一個模子印出來一樣。


我常在房間裏無意聽到,有點不好意思。


練書法,剛開始學寫肯定一般般。但每次寫完給我媽一看,她準會說,哇,好看好看!


甚至有一次,一位書法家在路邊題字。我媽看了一眼,說:“好是好,不如我女兒自己回家寫的”。


真是誇過頭了,求當時書法家的心裏陰影面積。


小升初意外考砸,我媽一度懷疑是改卷的問題,不是我做錯。



自家的孩子,在她心中產生光暈效果,放大了美好。


上幼兒園時,我在餐桌前喫早飯,媽媽坐得近在咫尺,兩眼不眨地盯着我,像看着她做的藝術品一樣。


每次我舀一勺粥,張大嘴巴,媽媽跟着嘴巴也張開。


有一次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媽,能不能不要每次我喫早餐就盯着我?而且,怎麼每次都跟着張嘴呢?


她才意識到看女兒進入陶醉狀態,笑着反問我:“仔是自己生的,不能多看一眼嗎?”


印象中,好像只有我爸會講“別人家的孩子”。


我媽從來講的都是,誰誰誰家的孩子,哪裏不如你。


人是喜歡被讚美的。


她的誇一誇做法,在某些方面給我源源不斷的進步信心。


06 愛小動物


我曾經養過一隻貓18年,從1998年到2016年,貓壽終正寢,這是我養過的時間最長的寵物。


再往前看,養過的寵物種類頗多。小學時,凡是校園門口有人賣的,第2天準被我買回家。


什麼小兔子、變色的小鴨子、會吐絲的蠶、烏龜、金魚、小松鼠......後來親戚還送過一隻北京哈巴狗。


每次家裏養動物,老爸總會皺着眉頭,我們家不是慈善機構啊,就差講出那四個字——玩物喪志。


媽媽恰恰相反,也會說兩句:“唉呦,怎麼又拎動物回家!”。


不過……動物的喫喝拉撒,都是她打理。我只負責玩玩看看。


媽媽對很多事情嚴厲,唯獨這一件放得寬。



由此,我特別喜歡小動物,曾經一度拒絕喫肉,每年會給我們這邊的愛貓者協會捐錢。


等到自己爲人母之後,才驚呼,當年老媽太偉大了!


我時常假設,如果兒子不打招呼,時不時帶動物回來,最後卻是我收拾殘局,受得了嗎?


07 無神主義


很多認識我的朋友都會說:“你不是典型的潮汕女人”。


我想了想,這個評價是準的。比如,我對拜神這事向來熱情不高。


爲啥會這樣,想來受媽媽的影響。



雖然生活在成長在潮汕地區,媽媽祖上並不是本土人,用的是客家方言。我姥爺姥姥家是無神論者,平日裏沒有繁瑣的拜神事宜。


小時候,沒印象媽媽有拜神的做法。這在我們這邊是罕見的。


後來上了初中以後,由於家裏的一些事,奶奶說得趕緊“老爺保佑”,我媽纔開始操持最簡單的儀式。


在家裏設紅色長方形神牌,上書“地主神位”四個大字。也在樓房過道備上燒紙桶。初一十五拜地主爺,祈求平平安安。


至今,我不會操持這些儀式,成長在新時代,也沒有太多精力分配。


每次聞到空氣中瀰漫着微微嗆鼻的味道,心裏還會念叨,封建主義殘留。


現在看來,更像是一種精神寄託。



結婚前,曾跟媽媽聊起搞不來拜神的困惑。


我媽安慰道:“可能就拜到我們這一代,以後你們年輕人就按你們的做法了。”


所以,結婚前,跟先生說好,我可能沒辦法操持這類事情,他欣然接受。



08 健康理念


小時候去別人家喫飯,上大學後在飯堂喫飯,都會覺得好爽口。


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別人家的飯菜更香”,而是真的很刺激味蕾。


回頭一想,是媽媽做飯比較清淡,追求原汁原味,少下味精,少下鹽,少爆炒,少油炸,一般是以蒸煮爲主。


她也主動遠離深加工食品,比如火腿腸,臘腸,調製飲料。


由此,我養成清淡的口味。


現在日常做飯,我也追求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不過度用調味料。


而媽媽更有精力的一點是,在菜市場,她還會關注食材是否足夠原生態。


比如會不會被做了手腳,會不會被打激素。


除了食材的極簡和原生態,用藥上也是極簡。


我從小沒有打過點滴。直到生孩子時,需要下催產素,纔在手上第一次扎針。


因爲,在媽媽的印象裏,西藥和副作用兩個詞緊密相連,她反對一感冒就用抗生素之類的西藥。


小時候的我身體不適時,媽媽帶我看過醫生後,能用溫和的方式應對的儘量不用西藥。


耳濡目染之下,我吸收了這種理念。


09 早睡早起


印象中,媽媽從沒睡過懶覺。小時候,每當我揉揉眼睛起牀時,總會聽到廚房裏叮叮噹噹。


有時候,是被媽媽開的收音機新聞播報叫醒的,這讓我從小沒有睡懶覺的傾向。睡到早上8點的情況極少。


當然也和早睡有關係。



早睡的習慣是媽媽培養出來的。幼兒園時,我晚上8:30就上牀進入夢鄉。


小學是9點。如果是10點睡,對我來說已經超晚。


小學以前,我從不知道晚上10點之後,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高三最晚是11點睡。


有時候晚上做作業沒狀態,我媽敲門跟我講,明天早上早點起來做題或者背誦,效果更好。我就趕緊去睡了。


第二天體驗一把,果然還是早起萬歲。


習慣的力量極爲強大,喏,一直到現在。


10 節儉環保


現在要講斷舍離,東西太多了,不能存着。但我還是難辦到


從深處講,始於環保節儉的想法。


以前小時候,用完的筆芯一捆一捆,不捨得扔。留着做紀念或者做創意手工。


心裏總想着,閒置物品會不會以後大放光彩。


這是我媽從小灌輸的節儉意識。


比如,飯菜要喫得乾淨,光盤行動。


在家裏,一盆水會被她用出幾倍的效果。淘米水,洗洗碗,再衝廁所。


把水龍頭的水速關小一點,減少“嘩啦啦”的聲音。倒不是爲了省幾塊錢,而是覺得水源可貴。


他們那一代,成長在匱乏的時代,對於東西的愛戀和珍惜,超乎我們想象。



在外人眼中,或許媽媽說話直率,相處有難度係數。可是天下哪有完美的人?


內心深處,她絕對無條件愛她的女兒。


還記得,考上大學後準備前往省城。


我拖着沉重的行李上車廂,內心像放出鳥籠的鸚鵡,想象着終於可以放飛自我、擁抱藍天。


坐到座位上,透過車窗卻看到,一向堅強的媽媽,用手抹着眼睛。


我都要去重點大學讀書了,本該高興,怎麼媽媽卻哭了?


那時候只覺得她小題大作,有啥好傷感呢。


自己當媽後,漸漸懂了。這是一種永遠剪不斷的牽掛。



辛苦了二三十年,本來可以好好休息。


卻忙裏忙外幫着帶孫輩,二胎還是她幫我坐月子。


別人笑她“傻”,那麼累幹嘛,給婆家或找月嫂去辛苦就好了。


她說,自己的媽才瞭解自己的女兒。


一旦我工作上有什麼需要忙,或者有什麼出差交流活動,她二話沒說,全力支持我。


媽媽對外總是說,幫着帶孫子,以後跟孫子才親。


只有我才知道真實的原因——她太能理解,沒人幫帶孩子的無助感,她年輕時體驗過。



“母愛如一杯濃濃的香茶,飢渴時給我們帶來芳香;

母愛如一加光十色的彩虹,失落時給我們帶來希望;

母愛如一輪火紅的太陽,寒冷時給我們帶來溫暖。”


親愛的媽媽,總是不求回報,把青春留給我們,把歲月留給自己。


祝願您,節日快樂!每一天都感受到幸福!


在這裏,也給閱讀文章的所有媽媽們送上遲來的祝福:


母親節快樂!我們最美!


- End -

作者:發憤的草莓,乾貨新書《現在就幹》作者,專注時間管理與媽媽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瑣碎的生活變成像遊戲一樣好玩。家有2寶,上班之餘耕耘公衆號“發憤的草莓”,每天5點晨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