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點讀筆,怎麼讓原版繪本出聲?超長假期幫你搞定娃,4萬冊翻頁跟讀|讀書牛繪本機 01 02 03 04 05

昨晚打開家長羣,發現媽媽們竟然在討論,準備藤條的事情!



娃長時間呆在家裏,像條龍一樣上竄下跳。


大把的精力待發泄,無窮的能量待釋放。


生活助理阿姨還沒來,只能捲起袖子開幹家務。


於是,媽媽們常常剛把家整好,又眼睜睜看着被弄亂



那一瞬間,怒髮衝冠,氣拔山兮力蓋世......




我家是兩個學齡前的男娃,這些難題乘以×2,哥哥搗亂,弟弟跟着搗亂。


這段時間才知道,原來,欠老師一聲對不起。


各位老母親愁的是,什麼時候能開學?快把這羣神獸收回去!


要母慈子孝,也不是沒辦法。


比如,閱讀。



讀書時,判若兩人,娃乖乖坐下來。那畫面怎麼看都欣慰。


讀書好是好,但也會遇到難題——


專門盯着某一本,一天要你講不止100次!好想有個復讀鍵,念一遍錄下來就好...


每天陪着讀書,從早到晚講故事,口乾舌燥也就算了,喉嚨還痛起來抗議...


兩個娃要聽不同的書,同時爭着要我給他們講,一人怎麼分成兩半(對,只要媽媽講)...


復工上班後,老人沒辦法陪伴閱讀,成天放任玩遊戲看電視,好擔心傷了他們眼睛...


下班回到家,打算留點時間給孩子,但累到提不起精神,還說什麼陪孩子讀書...


幸運的是,發現一款神器,這段時間兩個娃每天都用,幫我hold住難題。




它叫讀書牛,簡直是解放老母親、爲我量身打造的的貼心工具!


簡單地講,讀書牛是一款能給孩子讀繪本的機子。這是網紅牛聽聽家的系列產品,去年才推出。


每當兒子乖巧地邊聽邊看,我這個懶媽終於可以輕鬆一下,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當山頂洞人。


激動的眼淚都要嘩嘩流下來了~~



好東西,必分享,這是發憤的草莓原則所在。


今天來說說,在這個超長假期,可以如何用讀書牛來搞定娃。


01

有人問,這不就是“點讀筆+繪本”的功能嘛?有什麼新奇?


跟你們一樣,去年看到這款產品也是同樣的想法,不爲所動。


後來才發現,真心不是。


點讀筆也很好用,但需要下載資源,裝點讀筆的客戶端和點讀包,有學習門檻和時間成本。


讀書牛拿來就會用,沒有什麼學習成本,傻瓜式操作。這點體驗感很贊。



配的說明書,看着文字簡明扼要,好在都帶上二維碼。掃一掃是對應步驟的小視頻,一看即懂。


你可能會說,點讀筆有什麼難的,學一下就會用了!


但點讀筆的第二難題是,書必須點讀版!有筆之後,還必須有專門的書。


有些進口的外文原版繪本是不錯,可惜市面上找不到點讀版,只能遠遠地看着。


~~/(ㄒoㄒ)/~~


動手能力強的媽媽,會自己製作成點讀版,小心翼翼地一頁一頁貼貼紙,但是極度消耗時間。


還要提防淘氣的娃隨時撕掉,把你七日七夜的心血付諸東海。這事我幹不來。


所以,以前多是挑點讀版的買。即便網上租書,原版英文繪本也不敢去碰。



哈哈,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多年沒拿起英語書,生怕蹩腳的發音影響孩子的語言啓蒙。


有的原版進口外文繪本,怎麼看怎麼愛,咬咬牙花重金買回家。


結果束之高閣,淪爲蓋泡麪的下場,心疼。


現在,是讀書牛繪本機救了它們。


家裏沾了幾層灰、堆疊在角落的外文繪本,全都“活”起來了。簡直是天大的福音!


像Silly sally之類的硬板繪本,終於聽到標準的發音,還有美妙的增加場景感音效。


它像魔法師,把一本一本閒置的書都給點亮了。


看着原來用不上的東西,變“廢”爲寶,隆重登場,煥發光彩,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情。

02

以前用點讀筆時總是納悶,爲什麼市面上現成的點讀書,大多是英語分級讀物,少有中文版的點讀書。


現在好辦了。家裏的中文版繪本也都能聽見聲音。


像家裏這種不起眼的名人故事,以爲估計讀不出來吧,沒想到也能讀。


密密麻麻的字,真是解放老母親的喉嚨。


以前如果自己不想陪孩子講故事,他們用點讀筆點來點去,也就那麼一些書。時間一長厭煩,要跑去幹其他的事兒。


現在,家裏的“有聲書”大量增加,可以盡情地泡在閱讀的海洋裏。


只要娃按下”讀書“鍵,把封面推到繪本機前,不到2秒就能聽到故事。



講故事的音頻不是單純的人聲,還有音效聲,幫助孩子理解,呈現的體驗更立體。


讀書牛是照着書講,家長陪讀是自由發揮。前者像配方奶粉,後者如母乳,互補。 


官方介紹說,翻讀書目目前有4萬冊,以每週1000本左右的速度更新。


市面上那些主流的英文繪本、分級閱讀都有。



獲獎系列:凱迪克大獎、凱特·格林納威、德國繪本大獎、日本繪本大獎...

中國原創:歪歪兔、兒童文學、節日節氣、原創繪本、傳統文化...

熱門繪本:廖彩杏書單、甜心英語、吳敏蘭書單、Spot Books、Baby All...

分級閱讀:紅火箭、培生幼兒、培生燈塔、大貓英語、賓果自然科學...

自然拼讀:培生蟲蟲、培生閱讀街、麗生拼讀、Word Family...

日常用語:安妮花、多多英語、English Apple、Early English...


如果某本書孩子就想聽父母講的版本,不喜歡繪本牛自帶的音頻,怎麼辦?


這個痛點,讀書牛團隊早就想到了。


讀取封面後,長按“讀書”鍵就可以由大人錄製。


是不是很貼心?

03 

你可能問,讀書牛的功能聽着很棒,但好像“手機+故事APP+藍牙音箱”的效果?


非也,親身體會過,深知差別。


娃聽着手機上的故事,公司領導一個電話進來,剛好聽到最精彩的部分打斷了!


“媽媽,我還要聽~!還要聽~!嗚嗚嗚嗚~~~”


我也要在手機學習,現在不是流行看直播,哪裏騰得出手機接藍牙播放故事?


有讀書牛後,如果我用手機看課程,而寶寶又想借手機聽音頻,完全沒問題。


直接將音頻推送到設備上播放出來,手機上課程的音源不受影響。




這是“手機+藍牙音箱”達不到這種效果。 


有人說,可以搞兩個手機,用舊手機給娃聽故事,不是一樣嗎?


要知道,孩子一看到手機,往往好奇裏面有什麼動畫片,索性解屏玩其他內容。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爲其它土辦法不能解決的是——翻哪,讀哪!



孩子對一本書興致勃勃,常會從局部開始。翻翻書看到哪一頁的圖有亮點,就停下來瞄一瞄。


有時候,每天來來回回重複聽那一小節。


如果是“手機+故事APP+藍牙音箱”的模式,還得先把這段音頻剪出來,才能反覆聽。


而讀書牛妙就妙在,能根據孩子翻閱的頁面,播放相應的內容。


音頻的播放也跟得上翻頁的速度,反應快。


一頁還沒讀完,孩子心急着翻過去,機子還會提醒“每一頁都讀完,會有更多收穫哦!”


到這裏,真是謝天謝地,能遇見讀書牛。


最近,大寶迷上斯凱瑞的金色童年系列。看過的寶媽都知道,一本書起碼頂二十本普通繪本的故事量,講完起碼15分鐘。



以前每次千辛萬苦講完全本,心想終於可以歇會,他又說再講一遍,求此時老母親內心的陰影面積。


“我的兒呀,能不能換個故事?!”


現在,直接給他個繪本機,隨便想聽哪個故事,想聽多久都沒問題。


APP能查看閱讀記錄,隨時知道他今天聽了多少時間。



家有兩娃同時想聽故事,也好辦。一個自己搞定,一個交給讀書牛,過15分鐘再交換一下。


再也不用天天黑臉當包公,應對同時要聽故事的紛爭。


對了,讀書牛還提供部分書籍的指讀——指哪,讀哪!神奇得很!



隨機配送了萌萌的點讀棒。





上面插着點讀棒的這張圖,總讓我想起《聖鬥士星矢》的雅典娜~~






原來一直擔心,這根點讀棒會某天被娃弄丟。


後來才發現,用手指就能點讀,感覺比用點讀棒效率更高,方便。


04 


有人問,讀書牛隻能讀繪本嗎?會不會有聽膩的時候?


別擔心,有新玩法。比如,讀英語卡片!夠孩子玩的。


禮盒裝加贈12盒英語AI互動詞卡,300個常用單詞,600個擴展句子。 




只要寶寶按一下“讀書”鍵,把詞卡挪過去,就能聽到純正發聲。


屏幕上,會有真實場景的視頻演繹(對,讀書牛的“臉”是一個小屏幕)。


讓孩子從中領會詞義,獲得更直觀、形象的認知。 



卡片的主題全是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家、食物、交通、服飾.....他們興致極高,兩兄弟搶着用。


到後來,我只能悄悄藏進櫃子,等他們完成每日功課後才能拿出來。



比如,放一張skirt,屏幕會播放真實裙子的短視頻?


詞卡接入了語音跟讀+口語評測系統,手指一點卡片上的“小喇叭”,即可錄音評測,鼓勵孩子主動開口,告別啞巴英語。


這樣,從孩子的手、耳、眼、口多感官出發,奉上全新的立體體驗。


05


到這裏,你應該會豎起大拇指,誇讀書牛超厲害。


還沒完,說一個自己超喜歡的功能——薰聽。


讓娃們泡在聽覺的海洋,在不斷的薰陶中獲得滋養。


只要將想聽的專輯綁定到4個快捷鍵上中的一個。



一有機會,馬上開始播放音頻,0.5秒快速啓動。


比如說,最近經常讓他們聽聲律啓蒙,就把聲律啓蒙的內容跟國學鍵綁定。


開機狀態下,隨時按下快捷鍵。速度遠比手機接音箱快得多。


如果手機連普通藍牙音箱,每一次打開播放需要4步,


點開音頻軟件

找到相關資源

選中點開音頻

打開藍牙連接


來來回回,起碼30秒過去了。


一旦操作步驟麻煩,花費時間超過2秒,這事就難堅持。速度快,是打敗拖延症的王道。


有人可能說,這有什麼難的,買一個老人機款的藍牙音箱,插上專用SD卡不就解決嗎?


不過,讀書牛還有更絕的薰聽課表功能,延續了前面三代機子的傳統。



什麼意思?


直白地講,可以在APP上設定課表,什麼時間、播放什麼內容、多長時間。


讀書牛會在你預定的時間自動開機,在幾十天、幾百天內都播放某個專輯的音頻


這種播放可不是內容天天一樣,你可以選擇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安排。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聽過嗎?


講的是,假如你現在早上剛學習一個新內容,到一天結束時,如果沒有鞏固,則會消失74%左右的細節。



讀書牛能根據記憶曲線原理,做到每天鞏固前一天的部分內容,又播放部分新的內容,實現高效記憶。


舉個例子,假設三字經專輯中有100個音頻,你可以把專輯放進課表當中,設置每天聽多少時間以及想要循環的次數。


然後,讀書牛的系統自動將這100首的任務量分配好。


在學齡前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薰聽事半功倍,1分鐘頂以後10小時。


有媽媽可能會問,那要給孩子找什麼內容薰聽好?


完全不用擔心。讀書牛上有50萬+海量精選的育兒資源。





不僅從喜馬拉雅、蜻蜓FM精選,還與衆多出版社、熱門早教機構、自媒體大咖合作生成,另有自制的節目....


可以盡情在裏面選擇,最後只會嫌資源挑花眼,每樣都想聽。


如果懶得選,也可以按照系統推薦,直接將“薰陶課程包”加入課表。就像超市裏弄好的配菜包,回家加工一下就好,減少選擇的困難。




以前正常上學時,我還會煩惱,說寶寶在家時間不多,每天能薰聽時間太少。


而在家的這段日子,薰聽功能真是大大發揮作用。


兩個娃哪也去不了,成天在家,索性把課表從早到晚安排好!



剩下就讓它自己播去吧!就像家庭背景聲那樣,薰啊薰。


孩子搭積木、玩玩具、喫飯、畫畫、捏泥巴、穿珠子、折飛機,甚至是拉臭臭,該幹嘛就幹嘛。





這些內容不知不覺、自然而然被娃錄進腦子裏。


家裏每天充盈着動聽悅耳的國學朗誦、動感十足的啓蒙歌搖,連耳朵都會懷孕。


如果薰聽的內容不喜歡,在房間裏隨時通過手機,遠程操縱客廳的機子,神不知鬼不覺切換內容。


——哈哈,這個心機娘!


有時間,再掏出和音頻相關的書念兩句,他們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再過一段日子,嘴裏蹦出句子來。


某一天,兩兄弟突然你一句我一句,對着《聲律啓蒙》的一東。老母親比自己能倒背如流還激動。



有人說,現在孩子大了,這類早教機只能看着眼紅啊,用不上了。


我原來也以爲如此,但現在想想,還真不是。


現在是大語文時代,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朗讀要背誦全文“,孩子需要海量輸入古詩詞。


然而,由於理解力的限制,家長拿着小鞭子,孩子背一首七言絕句,往往也要2個小時才能背不下來。


有讀書牛,把什麼小學必背100首古詩、初中必背100古詩全部放進薰聽表,天天薰,再也不用煩惱背單詞、記古詩的事兒。


這臺機子還有小學生各個版本的教材,也是指哪讀哪。



沒事先點高年級的內容出來,通過耳朵給孩子預習預習。


如果大人有需要背誦、記憶的音頻,這玩意也可以用得上。


把音頻上傳到讀書牛的雲盤(本牛雲盤:2000分鐘的播放空間),再加入薰聽課表,和孩子薰聽時間錯開就好。


我喜歡把輕音樂專輯加入薰聽課表,固定在用餐的時間自動開機播放。


這樣,家人一起坐下來喫飯時,耳朵盈繞着美妙的曲調,喫嘛嘛香。


一臺機子全家用,掐指一算至少10年。性價比特高!



牛聽聽家的產品出了4款。之前,家裏已經用着“便攜版”和“防水版”(如下兩圖)。





我常常想,怎麼還會忍不住愛上讀書牛版?


除了能讀繪本,讀書牛和前幾款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和兒子們着迷?


直到那天,看到小寶和讀書牛在對話,問今天天氣怎麼樣。


我找到了答案——人格化。


前幾款機子,也有對話互動功能,但用得極少。


而讀書牛到家後,兩個娃卻很喜歡和它聊聊天。


可能因爲它不是前幾款的音箱樣式,而是一隻小牛的設計。


兩個牛角燈能發光,臉部的屏幕能做表情,呆萌呆萌的。在孩子們心目中,就像一個朋友。


 在開機狀態下,對着讀書牛說“嗨,小聽”,它就會自動進入互動狀態。


聊天不止能問天氣,還能猜動物聲音。


可以喊出想聽什麼音頻啥的(兒子老是要它“播放小豬佩奇”,天天想跳泥坑......)。


還可以問常用字的筆順。


比如,只要說出想學習的字,例如,“幸福的幸怎麼寫”,屏幕上會顯示漢字的正確筆順等內容。



不好意思當面和寶寶說的話,大人通過app錄音,由讀書牛講出來給孩子聽。


讀書牛集成前面幾款牛聽聽的功能,這段時間拯救了被神獸折騰的老母親,無與倫比的幸福。


還有很多來不及分享,比如鬧鐘、童鎖、NFC音頻刷播、訂閱更新、每日打卡....



已經挺完美的。講真,聯網速度、音質效果都比家裏前兩款好。


如果吹毛求疵,我覺得它也有改進的空間:


比如,同個賬號下的不同牛聽聽設備,無法共享收藏的專輯;

用app隨意點播內容時,設備沒有自動記錄播放歷史。



寫完本文時,在app上看到讀書牛即將上線的黑科技,手指紙上的英文單詞,由屏幕顯示發音和翻譯。


一直在更新,不時有驚喜~~

- End -

作者:發憤的草莓,乾貨新書《現在就幹》作者,專注時間管理與媽媽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瑣碎的生活變成像遊戲一樣好玩。家有2寶,上班之餘耕耘公衆號“發憤的草莓”,每天5點晨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