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成就濟南“泉城”美名,卻爲何獨不寫當地美食?

在之前的文章《爲泉城濟南帶來美名的,除了老舍還有誰?》中,我寫了清代作家劉鶚對濟南的貢獻,贊他讓濟南有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美麗標籤。

劉鶚在《老殘遊記》中,確實很詳細地寫了濟南美景,特別是非同尋常的泉水景觀。

寫大明湖,是“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

寫千佛山,是“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

寫佛山倒影,是“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寫趵突泉,是“池子正中間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寫黑虎泉,是“原來就在自己腳底下,有一個石頭雕的老虎頭,約有二尺餘長,倒有尺五六的寬徑。從那老虎口中噴出一股泉來,力量很大,從池子這邊直衝到池子那面,然後轉到兩邊,流入城河去了”……

可遺憾的是,翻幾遍《老殘遊記》,發現個問題:劉鶚似乎對美食不感興趣,其筆下幾乎沒有這方面描寫。

還是以老殘的濟南行爲例,看他那幾天都吃了些啥。

剛到濟南,老殘到小布政司街高升客店住下,“胡亂喫點晚飯”;次日清晨起來,“喫點兒點心,便搖着串鈴滿街蜇了一趟,虛應一應故事”;白天逛了一日,晚上該好好吃了吧?結果,對茶房所問“客人,用什麼夜膳”的問題,老殘只是“一一說過”,根本沒說喫什麼!

在明湖居聽白妞說書,老殘見有“賣瓜子、落花生、山裏紅、核桃仁的”。

之後,老殘曾到黑虎泉邊的茶館喝茶,但也只說“茶壺都是宜興壺的樣子,卻是本地仿照燒的”,至於喝的什麼茶,文中根本沒有交代。

在濟南期間,老殘眼中(或說作者筆下)唯一出現具體喫食的,是巡撫派人送到客店那餐——

“後邊的兩個人擡着一個三展的長方擡盒,揭了蓋子,頭展是碟子小碗,第二展是燕窩魚翅等類大碗,第三展是一個燒小豬、一隻鴨子,還有兩碟點心。”

而老殘對此也絲毫不感興趣,“我很不願意喫他,怪煩的慌”。最終,一桌子美食,他借花獻佛,請滿客店的人同吃,而且解決是“好容易一席酒完,各自散去”。

從這些內容可知,老殘(或說作者劉鶚)對美食,對喫喫喝喝,對觥籌交錯絲毫不感興趣。

對美食,愛也好,不愛也罷,都是個人自由,無可厚非,但作爲一部傳之久遠的文學作品,寫景讓景火(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寫人讓人火(白妞說書),劉鶚沒能在《老殘遊記》中留下寫美食的文字,有些讓人遺憾。

相信,以劉鶚的文字,他如果能具體寫寫老殘在濟南的喫喫喝喝,估計能讓濟南幾樣美食或小喫也火一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