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葦蕭:《儒林外史》最快口直言、行爲不羈,但又最小氣之人

《儒林外史》中,季葦蕭是個很有特點的人,與其他讀書人的滿口之乎者也、表面謹言慎行不同,他直言快口,什麼都敢說,而且時常有出人意料的驚人之舉。

看幾個例子。

1.搞惡作劇

杜慎卿曾對季葦蕭說“朋友之情,更勝於男女”,而且急欲找一個同性“知心情人”以“同生同死”。季葦蕭知他“已經着了魔了”,便欲“耍他一耍”。

於是,季葦蕭說有個少年道士“生得飄逸風流,確又是個男美,不是像個婦人”。杜慎卿一聽就動心,推掉相小妾之事,先去尋訪那男美。

不想,次日一見面,杜慎卿發現季葦蕭所說之男美居然是個“油晃晃的黑臉,兩道重眉,一個大鼻子,滿腮鬍鬚”的老道士,才醒悟自己被耍了。

好在,杜慎卿並不惱,反說季葦蕭這“狗頭”做的事還不俗。

後來,這事在圈子裏傳得很廣,大家都當個笑話說。

這樣的敢惡搞朋友的人,在《儒林外史》中應該就季葦蕭一個。後文中的牛浦郎坑騙牛玉圃、虞華軒惡搞成老爹,是一種人對另一種人的報復或耍弄,和季葦蕭與杜慎卿這種朋友間的惡搞不是一個概念。

2.酒後亂言

《儒林外史》中的讀書人多數很講究言語的含蓄與文雅,特別是對別人的私事,很少指手畫腳,但季葦蕭不這樣。

有次,他以醉酒爲掩飾,問了杜少卿一個問題——

“少卿兄,你真是絕世風流。據我說,鎮日同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嫂子看花飲酒,也覺得掃興。據你的才名,又住在這樣的好地方,何不娶一個標緻如君,又有才情的,才子佳人,及時行樂?”

因爲這一問,杜少卿說出了廣受後世關注的一番言論,意思是如果不是爲了延續子嗣所必須,人們應該遵循一夫一妻制。

在此,我要說的不是杜少卿怎麼回答,而是季葦蕭這驚人一問。在那時的文人圈,這樣的當衆涉私發問,應該是不禮貌的,至少是有些唐突的。

我們可以回過頭想想,《儒林外史》中那麼多讀書人,雖然各種奇葩人都有,但大家表面上還都講究個溫文爾雅、言談恭敬,像季葦蕭這樣的唐突問話的極少。

在娶妾這事上,季葦蕭不光嘴頭上對杜少卿的只守“老妻”不解,而且在行動上也在沒閒着。他到揚州工作一段時間,便不肯寂寞地在那裏專門娶個小妾——

“我一到揚州,荀年伯就送了我一百二十兩銀子,又把我在瓜洲管關稅。只怕還要在這裏過幾年,所以又娶一個親。”

3.誇大其詞

季葦蕭說話還有個特點,那就是誇張,特別是誇讚別人時。

介紹身邊的朋友,他這樣說——

“這位是辛東之先生,這位是金寓劉先生,二位是揚州大名士。作詩的從古也沒有這好的。又且書法絕妙,天下沒有第三個。”

誇讚杜慎卿,他這樣說——

“小弟雖年少,浪遊江湖,閱人多矣,從不曾見先生珠輝玉映。真乃天上仙班!今對着先生,小弟亦是神仙中人了。”

這其實也代表了當時多數讀書人誇大其詞的習氣。

4.小家子氣

別看季葦蕭說話“大氣”,他行事卻有些小氣,特別是在物質上。

有次,鮑廷璽到揚州找他,想借點盤纏回南京。季葦蕭一口應承——

“這個容易。我如今送幾錢銀子與姑老爺做盤費,還要託姑老爺帶一個書子到南京去。”

之後,他果然“封下五錢銀子”給他。之後,鮑廷璽也確實靠這五錢銀子搭船回了南京。

但與《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傾其所有(九十二兩銀子)幫蘧公孫免禍、出十兩銀子幫助沒錢回家的匡超人一比,季葦蕭幫助自己姑丈人只五錢銀子就顯得太少了。

要知道,季葦蕭當時並非貧困狀態,他剛剛花不少銀子在揚州娶了妾,而且其瓜州管關稅的收入應該也還可以。

另外,還有個細節是,在南京初次見杜少卿時,季葦蕭聽說對方住在秦淮河畔河坊裏,好生羨慕,並馬上嚷嚷——

“少卿兄揮金如土,爲甚麼躲在家裏用,不拿來這裏我們大家頑頑?……我也尋兩間河房同你做鄰居,把賤內也接來同老嫂作伴。這買河房的錢,就出在你!”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如此言行正顯示他的灑脫直爽,甚至可以說這不過是其玩笑之語,但是,初次見面說出這些話,總讓人感覺不大好接受。

同時,一出口就是錢上的事,也見出說話人在金錢物質上的記掛和在意。

總之,季葦蕭是《儒林外史》讀書人羣體中少有的快人快語、愛開玩笑、好搞惡作劇之人,總體來說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