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足時它自美——六個堅持讓大隱廚房高端菜品越活越好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時它自美。”這是蘇東坡說做菜。

“每一塊豆腐都會用手指去按一下,就如同感受生命在成長一樣。”眉山大隱廚房宋超偉這樣說做菜。

眉山很小,是四川省的一個小城市,大隱廚房所在的東坡區,常住人口80多萬。

我來眉山後,多次聽到大隱廚房的名號,這是第一次去。導航過去,找不到門頭。一個高端餐飲找不到門頭,真如其名一樣的,大隱於市。從大隱廚房回來,我問了身邊的同事,他們也大多都不在哪。估計,一來身邊朋友所處的圈層不一樣,得不到這方面的信息;二來是不是高端餐飲都需要保有神祕感呢?

加上入列眉山“十大旅遊美食名店”、眉山高端餐飲的“扛把子”,坐擁這樣的名頭,沒點真本事那可真不行。當下普通餐飲都難做,高端菜品怎麼活下去?帶着這些疑問,做爲東坡名廚學員走近了眉山大隱廚房的高端菜品創新修行現場,然後親身感受,何謂“高端”。

神戶牛肉A5、法式鵝肝、臺灣綠竹筍、南極冰魚、各種珍藏級鮑魚……幾乎世界上所有頂極食材在大隱廚房都能做,都敢做!只有真正的廚師才知道,要做這些的極其講究的食材,需要多麼大膽心細和高超的廚技。在大隱廚房20多年,從掃地廚工做到合夥人的宋超偉總經理的分享中,談到了關於“做菜“的部分,我總結爲”六個堅持“。文字有點長,但同大隱廚房成長的故事相比,只是書中一頁。一方之言,閱過有反思就最好了。

鮮食材

在中國美食的八大基本定律中排第一的就是食材之美。天下之食,以鮮爲美。《舌尖1》火遍世界,無疑就是遵循這個“鮮”的定律。大隱廚房怎麼解決鮮這個問題呢?

大隱順應自然規律,食材跟着季節走,跟着二十四節氣做活動,推新菜,順應客戶在記憶裏當下季度應該喫什麼菜的習慣。無國界美食的定位讓他們可以運營當下季度,全球的“新鮮”食材,再通過各國烹飪方式中最符合食材的烹飪方式烹製出來,真正做到喫“新鮮”。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堅持。

有溫度

一燙抵三鮮,這是司廚之功。美食必不可少的條件。司廚之功,不是讓食物失去生命。真正的烹製是要給予食材以新的生命。一流的廚人,在烹製一道美味時,人與食之間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和對話,人和食物都是有溫度的。

宋超偉這樣說,菜品應該在該有的溫度下被喫到,這纔是菜品生命中最綻放的時刻。菜品有她的溫度,環境也有它的溫度,服務也有它的溫度。溫度是菜品的“母語”,有溫度就是能被感知。這是大隱廚房的第二個堅持。

高顏值

顏值是高端菜品中關鍵。顏值,不應該只是化妝出來,而應該找到她自然的美。大隱廚房會在很多方面去注意該如何呈現出食物的美。就如袁枚先生在《隨園食單》裏說“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這裏講的就是自然的美。在設計一桌菜品時器和食物有主有次,高低不同,相輔相成,自然成美。這是大隱廚房的第三個堅持。

知禮儀

一道菜餚新鮮出爐後,要迅速找到她的食者。讓一盤美妙的佳餚帶着鍋氣呈現在食者面前,只有這樣,食者才能感知它用“母語”所發出的呢喃。所以,在高端菜品中,如何走菜是有講究的。走菜,就是要講究上菜的順序。什麼時候先上,什麼時候後上,廚師在烹飪時心中要早有這個過程,這是烹製高端菜品的基本功。上菜的順序就是禮儀,這是大隱廚房的第四個堅持。

好故事

分享一開始,宋超偉就給學員們分享了很多關於食材的故事。如什麼是最好的牛肉,頂極鮑魚怎麼選,爲什麼要選臺灣綠竹筍做爲食材等等,這些是菜品成菜前的故事。食材在進入烹製之前,都需要一定的處理。有的需要泡發,有的需要排酸,有的需要醃製,有的需要滋養。比如杭州樓外樓的西湖醋魚,魚烹之前,要在湖中餓養二天。這些是菜品成菜中的故事。而最後上桌之後,菜品呈現出來的美,這是菜品全部的故事。菜品的故事就是菜品自己,這是大隱廚房的第五個堅持。

要堅持

做爲廚師都走在掌握烹製之道與調味之法這條充滿各種魔法的路上。烹製,它包括刀工和火候。不會切菜的廚師是不能同食材對話的,不同的切法體現着對食材的理解和尊重。火有大小,人有強弱,火候不到則生,過猛,則老。火候不只是單純的火焰,還是爲人處世的一種法理。

廚師的祖師伊尹在3500年前就說過,調味的玄機就象陰陽的變化,甘而不過甜、酸又不能太酸,鹹又不鹹得發苦,辣又不辣得濃烈,淡卻不寡薄,肥又不太膩,這樣纔算達到了美味的境界。

調味,使食材從一個生命誕生出一個新的生命。而要走到這種境界,唯有堅持。大隱廚師需要日復一日地在出菜標準上堅持,細節把握上堅持,專業學習上堅持,持之以恆,才能離食物之美,食物的生命更近。這是大隱廚房的第六個堅持。

高端的菜品,不是做出來的,是從心裏面長出來的

東坡先生說“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時它自美”,食物是有生命的,火候到了,菜就成了。二十多年前,大隱廚房創始人播下的一顆種子,帶着真、善、美的基因,慢慢地成長成現在的樣子。我想,現在大隱廚房定位的高端餐飲,並不是從大亨到大隱的轉型設計,而是從大隱的土壤裏,從大隱的基因里長出來的。所以,她纔會歷經多次暴風雨之後,再次發芽,重新長大,依然被人們喜愛。



在收集素材時,發現了這張大隱廚房2015年的舊照片,是邵媽退休時的合影。這是一張有溫度的照片。紅圈中的兩人,一人是宋總,一人是邵媽,兩人都在大隱廚房工作20多年,象母子自然相擁,好有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