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大數據漫談3:什麼是工業大數據?

        前面兩部分我們大概瞭解了一下大數據的由來和特點,這一部分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工業大數據,它和傳統我們理解的大數據有什麼不同?

        在瞭解什麼是工業大數據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工業以及工業都包括哪些門類。

        工業(Industry)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加工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一般,我們把工業分爲輕工業和重工業(重工業中包含化工業,也可以把化工單獨分類),2013年以前,我國都是按照輕工業和重工業對工業進行分類的,一般把爲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成爲重工業,例如石油開採、煤炭開採、電力、機械設備製造等,而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成爲輕工業,例如食品製造、飲料製造、日用化學制品、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

        2013年以後,對於工業分類,我國採用了新的標準,新標準借鑑了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統計局制定的《全部經濟活動國際標準行業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簡稱《國際標準行業分類》,從2013年下半年起,國家統計局在工業數據發佈中不再使用“輕工業”、“重工業”分類,而以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分類代替。

         採礦業包括煤炭開採和洗選業 、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 、黑色金屬礦採選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採選業、開採輔助活動、其他採礦業;

        製造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 、食品製造業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菸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傢俱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 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其他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包括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包括房屋建築業、土木工程建築業 、建築安裝業、建築裝飾和其他建築業。

        看到沒?工業簡直是無所不包,當我們談工業大數據的時候,很多人僅僅涉及很小的一個門類,就自以爲是工業的全部了(不好意思,我也是這樣,哈!)。當了解到工業包含的內容後,再來對工業大數據進行定義,我們就知道絕對不能僅僅針對一般理解的設備製造或者設備運行,那樣就太片面了。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專家們都是如何定義工業大數據的:

        美國的李傑教授號稱是提出工業大數據概念的第一人,他在《工業大數據》一書中,對工業大數據的定義是:……額、啊、哦,沒有定義!他僅僅是提出了工業大數據和互聯網大數據相比較的特點。

        李教授認爲,“工業大數據具有更強的專業性、關聯性、流程性、時序性和解析性等特點,而這些特點都是傳統的互聯網大數據處理手段所無法滿足的。”(說的好像阿里、百度的數據是多麼的不專業。)

        “工業大數據注重特徵背後的物理意義以及特徵之間關聯性的機理邏輯,而互聯網大數據則傾向於僅僅依賴統計學工具挖掘屬性之間的相關性。”(看來阿里、百度、騰訊的工程師僅僅依賴統計學,哈!)

        “相對於互聯網大數據的‘量’,工業大數據更注重數據‘全’,即面向應用要求具有儘可能全面的使用樣本,以覆蓋工業過程中的各類變化條件,保證從數據中能夠提取出反映對象真實狀態的全面性信息。”(Google用一個字就可以回答這句話,“呸!”)

        “工業大數據對預測和分析結果的容錯率遠遠比互聯網大數據低得多。”(個人認爲這句總結的比較靠譜)。

        上面是美國專家的(確切說,是美籍專家的),再來看看國內的,工信部在2017年2月發佈了《工業大數據白皮書(2017版)》,集中了N多研究院、廠商,提出了以下定義:

        工業大數據是指在工業領域中,圍繞典型智能製造模式,從客戶需求到銷售、訂單、計劃、研發、設計、工藝、製造、採購、供應、庫存、發貨和交付、售後服務、運維、報廢或回收再製造等整個產品全生命週期各個環節所產生的各類數據及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總稱。其以產品數據爲核心、極大延展了傳統工業數據範圍,同時還包括工業大數據相關技術和應用。

        恭喜我們IT的廣大從業者,按照工信部的最新定義,只要你是做企業應用的,不管是OA還是HR,不管是網站還是進銷存,做MES的、做ERP的、做CPS的、做組態的,做……的,今後我們都有同樣的名字:做工業大數據的!

        這不扯淡嗎!

        說來說去,其實我們一般理解,大數據大致分爲工業大數據和互聯網大數據,目前無論是技術還是應用,領先的都是互聯網大數據,狹義的大數據也更多說的是互聯網大數據,大數據的提出、發展、優化也都發生在互聯網領域。工業大數據更多的是借鑑了互聯網大數據的概念、技術,又結合了物聯網的概念,把面向個人用戶的東東應用到了企業領域而已,接地氣的說,工業大數據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數據來源主要是企業內部,而非互聯網個人用戶;

        2、數據採集方式更多依賴傳感器而非用戶錄入數據;

        3、數據服務對象是企業,而不是個人;

        4、在技術上,傳統的企業架構技術已無法提供相應的分析應用,更多的採用了互聯網大數據領域成熟的技術;

        5、改變了企業原先對數據的看法,使得原先看似無用的、直接丟棄的數據重新得到了重視,並且切實改進了企業的生產、銷售、服務等過程;

        所以,我提出了一個比較實在的工業大數據的定義,工業大數據是指在工業領域,主要通過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進行數據採集、傳輸得來的數據,由於數據量巨大,傳統的信息技術已無法對相應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展示,而在傳統工業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借鑑了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提出的新型的基於數據驅動的工業信息化技術及其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