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性格内向的写作对象怎么办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遇到性格外向侃侃而谈的人采访容易做,遇到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人作为写作对象,采访又必须要做,怎么办呢?作为一名采访对象过千位的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外围入手,采访熟悉写作对象的同事和领导。多采访几位,多提问开放式问题。例如:“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他在工作中有哪些令人难忘或者令人感动的故事?”等等,这些问题选择范围广,回答难度小,比较容易切入。

二是向写作对象提问具体的问题。有了事前的准备和外围采访收集到的素材,对写作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要准备具体的问题,越具体的工作内容越容易回答。例如:“听说您曾经在现场连续工作过四十八个小时,请问主要做了哪些工作?”“面对塌方,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吗?抢险过程中,您在现场总计工作了多长时间?”在这些问题的回答过程中,要注意和写作对象的互动,及时补充问题,争取了解更多的内容。

三是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是每一个写作对象都可以找到外围采访对象,与性格内向的写作对象单兵对接的时候,如果实在引不不出对方的谈话欲望,可以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位在偏远深山里工作了12年的员工,对方不善言谈,换了几个角度回答都是“就那样啊”,难以进行深入地交谈。我改变采访方向,问了一个自己心中最深的疑问:“12年中,有没有过想换个项目工作的想法?”。当对方回答了“有”,马上跟上问题“当时有没有向领导提出来,领导是怎么答复的”,没想到这个问题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从当初想离开找领导,领导如何做思想工作,个人的感想,后来继续在项目工作个人思想上和技术上的成长等等,不仅契合了采访主题,还提升了主题境界。

在后续的写作方面,还可以结合写作对象工作单位的特点和成绩进行讲述,但是要注意不能使用太多,以免跑题。

采访对象性格内向和外向不是决定采访、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写作者是否动脑筋力争采访到足够的素材才是。采访次数多了,你会发现,和性格内向的采访对象打交道,工作效率比较高,因为对方紧紧扣住问题进行回答,内容简练,每一句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