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深究真相,表面過得去已經很好

人生不讀《菜根譚》,活到三百也枉然。

讀了《菜根譚》,理論如何聯繫實際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認識一位能背誦《菜根譚》多段語句的人,處事能力爲負。根本原因是這位“菜師傅”喜歡刨根問底,別人看在眼裏就算了,他一定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弄清楚倒也罷了,非要分出是非對錯,然後去套《菜根譚》相應的句子,我因此叫他“菜師傅”。

和“菜師傅”多年交情,也沒有發展出友情,就是因爲這位師傅動不動就分析我行爲背後的動機,經常追問我爲什麼表面上過得去就行了。

是的,“表面上過得去就行了”是我的口頭禪之一,也是我艱辛歷程的心得體會之一。

大家都不容易,不管真相是什麼,表面過得去就有了對人對事的基本尊重,已經很好了。

《菜根譚》中的每一句話,都講到了人性的本質上,就以“休與小人仇讎(音同仇),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爲例吧,在普通人的人羣中,如何區分小人和君子?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人際關係常態,只有在利害面前,才能看出人的性質屬於哪一面,或者說哪一面多一些。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成熟並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理解人性的惡,也理解人性的善;理解人性的涼薄,也理解人性的溫暖。

只想着利用別人的人,認爲自己比別人聰明,看一下週圍認識的這類性格的結局,就會知道人性是最好最有說服力的事實。

有人處事方式直來直去,有人繞來繞去,有人一會兒繞一會直,有人間歇性直或繞,還有人倒着繞,爲人處事跟案件推理一樣,從結果倒推做事方法——有利於我就做,無利於我就不做,管別人需不需要。

看起來直來直去的人喫虧在直,因爲直容易得罪人;實際上繞來繞去的人也會喫虧在繞,因爲繞容易把人繞糊塗,沒有那麼多的明白人能看明白“繞”的需求是什麼,例如我。曾經有一個說話特別委婉的人,不長的時間內就被我培養出了直接說答案的風格。他說了我聽不明白,聽不明白就不會配合,我不配合他的訴求就會落空。

不管是直,還是繞,最後都會按照自己的理解找到對應的答案。

當有一天我們明白,不追究真相只尊重事實時,人的格局會“譁”的一下開始無限廣闊。

因爲一個特殊的場合,第一次和一個以前特別不喜歡的人聊天,先聊影視劇,後聊新聞,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發現有些觀點是相似的。再後來多了交流,發現沒有以前認知中那麼討厭。

當然,也可能是他變了,或者是我變了。

有時候,本來相互之間沒有交集的人,會感到莫名其妙的討厭,會有莫名其妙的惡意,從心理學上分析有很多種原因,是過往經歷的投射,是對某一類事物的厭煩,還有可能是自身自卑原因引起的。

不要深究所謂真相和事件背後的故事,表面和和氣氣、彬彬有禮就好。誰心裏還沒個不舒服、彆扭的時候,能維持一段和諧關係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看不慣人和事時,把“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忘記老天爺的事”默唸三遍,如果不能釋然,再默唸三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我每年都會有更新更深的認知。

電視劇《親愛的生命》中,劉念白對杜帝說:“不管父母給了我們什麼,我們都要過好自己的人生。”雖然是一對被親生父母傷害過的堅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但是很有借鑑意義: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要過的還是自己的人生。

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利人利己利社會。

不是佛系,是真相無法追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