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生坠楼事件中,我看到了一群精致利己的家长

文/常书远


常州市小学生缪可馨写的一篇作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被语文老师批为没有“正能量”,这个活泼可爱,在爱里面长大的小女孩爬上栏杆,从四楼坠落,结束了自己10岁的生命。

原来她在文中写下这样的感悟: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可以想象,小女孩满以为自己的文章会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体现了她这个年龄难得的对世事人心的洞察。小女孩的作文不予置评,我只想说语文老师所谓无“正能量”的批判,以及对整篇作文粗暴的批改,实在是够荒唐和低劣的,显示出了一个教师扭曲的心灵。


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中,扭曲的老师早已不是新闻,而这个事件的新亮点是,背后居然还有一群同样扭曲的家长群。

相当多的家长在微信群中齐刷刷地点赞表态:袁老师没有错!

据说,只有少数几个家长发表了不同意见,说现在这种表态是对缪可馨一家进一步的伤害,呼吁大家先不予评论,相当于委婉地谴责了这种冷血的点赞行为。可惜的是,这只是少数有良知的家长。


其实我很“理解”那么多家长为什么会齐刷刷地为老师点赞。他们大概是这样的心理:

孩子已经死了,悲剧已经发生。你又不能肯定老师会被免职,不管谁是谁非,现在批评老师还有什么意义?只会让老师心情变得更坏,让老师记住你是哪个学生的家长,这对你自己的孩子以后有什么好处?那还不如支持老师。

只要有一部分家长这么想,在他们纷纷的表态下,其他家长也会一个个“开窍”,因为那些家长会觉得:这么多家长都点赞了,我不点赞,那不是太突出了吗?会不会给老师留下印象呢?那对我的孩子以后有什么好处?”

现下不是流行“精致利己主义”这个词吗?这些抛弃了是非正义,抛弃了同情心的冷血家长们,就是一群精致利己主义的家长。

精致利己主义者,只要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祸害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什么都是可以赞美的,什么也都是可以谴责的,只看能不能最大化保护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抛弃践踏自己人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人们面对恶行,有两种选择:一是鞭挞;二是赞美。目的却都可悲的一致——为了保护自己。但两者的社会效应却天差地远。

第一种选择可能有一定风险,但只要大多数人都这么选择,从社会长远来看,会使恶力量越来越收敛,越来越多人的利益和安危更容易得到保护。

第二种选择就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选择。这种选择最没风险,他们中有些人的确也能实现保护自己利益的目的,但换来的是社会恶力量更加嚣张,使整个社会环境更加严酷,最后的结果是让越来越多的人难以保护自己的安危和利益。其实也间接危害了自己。

那些齐刷刷为老师点赞的冷血家长们,我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他们遭遇其他典型事件时,会是一些什么人。精致利己主义者在生活中不能深交,同时他们也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这些连第三种选择“沉默”都不愿选择的人,不要低估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冷血及背叛的决心。


2020年6月14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