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四)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青春王国。

    在蒋勋对《红楼梦》的青春视角里,元春以其最美好的年华荫庇了大观园中众生的青春,她让宝黛钗等入住大观园,为他们提供了吟咏青春和诗情的场所,但与此同时,大观园诗意的人生又被笼罩在了淡淡的宫怨之情下,半悲半喜,像一场繁华,又在灯火骤灭中落幕,就像元春既为贾家带来了富贵风流,却也是其由盛转衰的开端。也许青春有时候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在走向平庸之前恣意地挥洒自我。黄安有一首歌唱道: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可是太匆匆,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却是在古今略通了这意了。

    对情感、人性自由的追求,这是大观园的青春。

    第十七回的“试才”就像是一场自由与礼教的对抗。贾宝玉的“通灵之才”,就在于他并不屑于儒家礼教道德对人的理性期盼,而是重视人的自然情感与人性自由,他热爱自由,热爱真性真情,重视人的本性本心。而贾政代表的就是道统、正统。

    众人至稻香村时,宝玉道其内堂不如“有凤来仪”,以“天然 ”之意对之,甚至“呆痴不改”,被贾政喝道“叉出去”,且“若不通,一并打嘴”。讲的是园林,其实并不一定只是园林。稻香村是李纨居住的地方,李纨是一个寡妇,或者说是儒家道德中要求的贞节媳妇,礼教期待她“无欲”、“守礼”。只有在大观园这个青春的庇护所里,李纨的自然天性才得以喘息。她对诗社非常热情,甚至自荐作社长,这样一个活泼生动的李纨,和她常常自伤的槁木死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贾宝玉是真正的率性之人,他自由地争取恋爱的自由、回避权力追逐与功名的自由。以“情”视人生,这是贾宝玉最珍贵的地方,也是青春大观园最动人的地方。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描写了宝玉和袭人的对话场景和宝黛二人的打情骂俏。今人常有将宝玉落入一个“渣男”的名号之中,但宝玉的真正可爱之处就在于他“凡世间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这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俗世的情感,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花袭人劝说宝玉读书,又让他应承不许调脂弄粉,宝玉处于体贴之情一一应下,但后期不难看出这只是当时之语。后半章转入黛玉,也是从道德理性的世界转入了“情”的世界。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荣府中的叛逆者,是真正的至情至性之人。只是纯粹的“情”注定不能在礼教之下完全,二人最后一死一悟,有时候美被毁美了才保全了其崇高的纯洁性,就像大观园只能是一场青春的梦。

          ——首发公众号“一期一祈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