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後的中國和世界 ——讀《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有感

高中選了歷史,至今都還記得那位被稱爲“歷史考試背後命題人”的斯塔夫裏阿諾斯,也記得那本曾被不少人在心底咒罵過的《全球通史》。

歷史對我們今天究竟意味着什麼?在歷史的進程中,地球上的人類已經到了這樣一個時候了:不再面對任何敵人,我們面對的只有自己,知識的王冠必須帶有一個倫理的指南針。中國的明天會怎麼樣,人類的明天又會怎麼樣?

《全球通史》分爲《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來的世界》兩冊。1500年以後的世界,有中文版前言和序言,第一編講述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第二編爲新興西方的世界,1000—1763年;第三編爲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第四編爲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1500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劃分點,按照馬克思的說法,直到地理大發現爲止,這個地球才真正的稱之爲全球世界。作者把真正的歷史看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即所謂的蝴蝶效應,真正把世界各個部分的歷史放在以後的進程中考量,並以此作爲材料的取捨標準。以前的歷史也許是分散的,但不同部分的世界歷史進程在1500年以後會聚集併合成真正全球歷史,西方的興起和東方的衰落在很長一段獨自的歷史進程中獲得了各自不同的動力。

以前做到過一道歷史題目,大意是中國近代史,既是外國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同時也是中國追隨世界歷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歷史。在《全球通史》裏有這些描述: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中國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16世紀以後,人類文明進程發生明顯變化……在這些世紀裏,一個生氣勃勃的新歐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滿意足的中國人目不轉睛地注視着過去……

西方人曾羨慕中華文明的延續性,中國在古代也是世界技術革新的偉大中心,然而在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同時,皇帝下旨海禁,中國人不好戰不尚侵略宗教信仰自由,中國沒有對外擴張的動力。中國文化、政治和軍事可以說是極其出色的,卻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良好心態中,將儒家道德規範用在國家關係上,將納貢國看作是子女,對海外華僑視爲化外之民,而相應的西方保障殖民地居民,中國與西方的差距由此而來,逐漸失去與西方競爭的實力。由於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清朝三次災難性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9世紀60年代出現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註定失敗” ,不過斯塔夫裏阿諾斯認爲西方化不可能是一個不徹底的過程。中國拒絕全盤西化,振興經濟和改建軍隊失敗,使得西方增強滲透和控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斯塔夫裏阿諾斯認爲即使中國仍不發達,也會是世界上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今天,沉睡的雄獅正在雄起。

這裏有一個題外話想談談。古人云,以史爲鑑。我有時覺得,當代的大學生應該讀一下中國的近代史。19世紀末李鴻章曾感嘆過一句話,中國碰上了“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那時中國所面臨的窘境其實和當下年輕人中迷茫這一代多少有些相似,傳統價值觀面臨土崩瓦解,眼前一片荒蕪,舉國上下沒人知道該下一步該做些什麼。但是再往後看,洋務運動、維新變法……他像一個剛從舊環境中走出來的孩子一樣,嘗試、學習、借鑑,中國當時其實也很迷茫,甚至迷茫中還慘雜着對亡國的恐慌,就好像我們從應試教育的籠子裏出來後卻發現自己面前一片荒蕪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建立起自己的價值信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要去做,和一百多年前被叩響國門的中國一樣,只有不停地嘗試和學習,才能邁出探索和求存的第一步。譚嗣同,梁啓超,孫中山,蔡鍔……許多仁人志士,上下奔走,呼號求存,救我中國,前輩之心,吾輩之楷模。多年後,一段話仍然適用: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讀歷史,不僅是瞭解過去,更要立足當下,展望未來。

浮光掠影,歷史如夢,我們從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走來,期待下一個節點,1500年後的中國和世界纔剛剛嶄露頭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