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重點關注網絡安全建設,聲紋識別技術或成關鍵

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中國浙江烏鎮開幕。主題爲“智能互聯,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自2014年舉辦以來,每屆大會議題都會聚焦網絡安全。從“互聯互通 共享共治”,到現如今的“智能互聯,開放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成爲主線。

當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是事關國家安全、國家發展和人民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各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機構、終端設備不斷有數據產生,數據中心與應用平臺之間不斷有數據的流轉、共享,而網絡威脅也無處不在。

在網絡安全危害行爲中,電信網絡詐騙因其犯罪成本地、發生頻率高、社會影響大,已經成爲侵害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社會公害,堅持綜合治理、源頭治理,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已成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爲,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或僞造形式以達到欺騙的目的,如冒充公檢法,冒充商家公司廠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各類機構工作人員,僞造和冒充招工,刷單,貸款,手機定位,招嫖等各種形式進行詐騙。

從2000年以來,隨着科技的發展,電信詐騙迅速在中國發展蔓延,犯罪分子藉助於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現代的電信詐騙技術等實施的非接觸式的詐騙,並迅速地發展蔓延,給人民羣衆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僅2008年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這四個省市因電信詐騙市民損失近6億元。

針對這種非接觸的詐騙行爲,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人們熟知的身份確認技術便顯得有些鞭長莫及,並且它們並不能體現人的動態變化,很容易出現面部信息、指紋信息被盜用等安全問題。

而智能生物識別技術的另一分支——聲紋識別,是一種在認證時無須雙方接觸的技術,具有遠程非基礎、識別可靠且迅速、採集成本低等優勢。業內人士常說,聲紋識別可以讓騙子“失業”。

當聲紋識別建立起強大的聲紋庫,人民在接聽電話時可以通過聲紋準確知道通話人身份;即便無法確定來電人身份但如同“來電標記”一樣,通過在騙子的聲紋中標記,該聲紋無論換多少電話號碼,加入多少處理都無可遁形,警方也可以迅速將其緝拿歸案。

爲此,公安部提出要深化聲紋技術在網絡安全工作中的應用,及聲紋識別電信反欺詐建設,加強音視頻輿情監測系統建設和互聯網音視頻監管系統建。

針對電信反欺詐建設,目前國內的廠商以快商通爲代表。快商通電信反欺詐解決方案以布控、預警爲導向,通過聲紋生物特徵與語音內容多維識別,結合與技術偵查、自動監聽等技術,將各種通信及語音中的聲紋特徵及語音內容進行實時、遠程、非接觸式的主動識別,在包含電信和互聯網範圍內實行有效動態布控、預警,消除潛在電信網絡詐騙風險。目前,快商通聲紋識別電信反欺詐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已經能成功應用在公檢法與金融機構之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