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成爲小紅書情感「第一大號」?

2019年初的時候,我正在從零開始做一個短視頻的內容社區產品。大家都知道內容社區類的產品,產品功能上的設計基本雷同,最核心的差異點還是內容本身,特別是前期的時候,內容幾乎就是產品本身,用戶最先感知到的也是內容,而不是產品的功能設計。因此爲了更好的找到做內容的手感,我自己嘗試在外站做一些內容賬號的運營。經過差不多小半年,我發現自己居然成爲了小紅書上情感分類下的一個很大的賬號了。整個過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經歷,體會到了內容運營中很多有意思的點,也對於我正在做的短視頻內容社區產品有了很大的幫助,在這裏分享給大家,也作爲自己內容運營的一個小總結。

爲何是小紅書?

我當時做賬號的初心是因爲在做產品的過程中,無法很好的判斷用戶喜歡什麼樣的內容,很多人跟我說內容調性,社區調性,但是究竟什麼是調性,似乎也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很多說調性就是內容分類,我對這種說法是十分懷疑的。

因此我想要找到一種探索用戶喜歡內容的方法論。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很快知道用戶喜歡什麼內容,這種內容又可以如何被顯著的標識出來。這是做這件事情的初心。

剛開始的時候想過在抖音或者快手上進行試驗,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我的內容來源主要是通過平時各個平臺的收藏,是自己採集(搬運)過來的視頻內容爲主。快手和抖音中有着超強的內容查重策略,並且這兩個平臺的內容儲量實在太大,幾乎我傳的內容都會被查重,幾乎得不到任何的有效曝光。因此我又看了其它幾個平臺,19年初的時候,正好小紅書首頁feed改版,在很強的向短視頻方向轉移,並且他們的推薦做了很想的瞬時響應,如果點擊了幾個短視頻內容後,幾乎整個feed都會轉向短視頻。因此,我就開始在小紅書上開始內容上傳,取得的觀看數比抖音快手都高很多,當時小紅書的日活應該在1000多萬,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平臺,足夠我做內容實驗了。

從做產品的角度看內容運營

因爲我自己做的產品的內容主要偏情感類居多,所以我在小紅書發佈作品的時候,也是選了情感這一個主要品類,當時我在搜索情感相關的賬號時,已經有一些幾千粉絲的賬號了。

在確定了內容大方向後,你會發現情感實在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分類,有勵志雞湯,有悲傷故事,有愛情,有親情,還有友情等等,可以細分成數十個小的分類。那麼到底該從哪一個類別入手呢?這應該也是所有做內容運營的需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

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回到了做產品的思路,我把內容或者這個賬號當做一個產品,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產品三個靈魂拷問:

  • 你的用戶是誰?
  • 解決他們的什麼問題?
  • 你跟其他競爭對手有什麼優勢?

首先用戶是誰,我當時在網上看過一些關於小紅書用戶畫像的資料,所以將我的目標用戶定位和小紅書主要用戶畫像一致,「20多歲的年輕女性」。解決什麼問題,當時我覺得情感類的內容主要解決用戶需要得到認可,理解,共鳴的心理訴求,本質是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社交和尊重需求。相比於其它一些類似的情感賬號,我在看了他們賬號內容發現,很多賬號的內容風格嚴重不一致,並且似乎表達的情感也是雜亂的,有的是傷感,有的是雞湯正能量,有的是男性的,有的是針對女性的。因此當時我覺得我對於其他賬號的優勢就是,我一定要嚴格把控內容的風格,保證賬號下內容的一致性。但是這個優勢一定也是在我探索出一個內容類型後才能建立的。

到底用戶喜歡什麼?

在回答了三個靈魂拷問之後,我開始在小紅書中上傳內容,剛剛開始的策略非常粗暴,我直接把抖音快手中很多熱門的情感視頻,陸續傳到小紅書中,後來發現在其它平臺爆火的內容在小紅書上並沒有很好的表現,當時自己猜想是因爲用戶羣很不一樣,導致對熱門內容的喜愛會有差別,現在想想,很有可能是這些熱門內容他們在其他平臺早就看過了。

遇到這個問題後,我把出發點拉回到目標用戶,20多歲的年輕女性的視角。20多歲的年輕女性會有哪些情感問題呢?20多歲的女生大部分還沒有結婚,可能剛剛談了一次到2次戀愛,20多歲也基本到了初戀分手的歲數了,並且這個階段,在沒有找到未來的配偶前,感情一直處於一種動盪,對過去充滿懷戀,對未來充滿憧憬,對當下又是各種着急,迷茫的狀態。在有了這些思考後,我挑選內容的方向進行了一些調整,首先必須是女性向的內容,所以那些鼓勵男性的,從男性視角出發的內容我都直接幹掉,比如很多描寫男性在感情中受傷的視頻和音樂等。因此我選擇的內容都是從女性視角去敘述一些分手後傷心難過,迷茫等等內容。

這種內容最開始我發現有很多純文字的PPT配上音樂的內容很多,我就選擇了很多這樣的內容上傳,但是很奇怪的是,有些內容我覺得挺好的,可是表現並不好,有一些我覺得一般的確有着不錯的表現,這個階段我經常一天上傳5條左右的視頻,一般會有1到2條有着幾百的播放,其它的都很少,一週多後,最早的幾十個視頻,好的視頻和不好的視頻差別越來越明顯,我嘗試總結了表現較好的視頻的類型,因爲視頻內容的展現形式都是PPT配音樂的形式,而那些表現較好的內容似乎也沒有特別一樣的共同點,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但是我還是把表現不好的內容全都刪除了,保證賬號下都是較好的內容,我當時心想一定有什麼共同點,只是我還沒發現。

“董卿名言”帶來的啓發

在後續的探索過程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是有一天我上傳了幾個以董卿口吻敘述的一些句子,有些我覺得應該也不是董卿說的,但是隻要配上董卿的署名,整體的播放效果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提升,再後來我發現以馬伊琍、姚晨、舒淇、楊瀾等明星爲視頻主體的內容也有着不錯的表現。

想必細心的讀者應該能明白其中的“玄機”了,這些女性明星都有着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非常的獨立」,這似乎是小紅書的年輕女性一種共有的訴求,都希望自己更加的獨立,這時候回想到小紅書是一個種草購物平臺,在這個平臺活躍的女性,大概率是有着一定物質追求,那麼必然追求獨立的存在,這樣似乎也能解釋通,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事後諸葛亮式的猜想啦。

在得到這個啓示之後,我選取的內容就更加聚焦了,我刪除了很多強調分手後,痛苦難受的視頻,只選取強調女性獨立的,比如描寫分手後應該如何做到讓對方後悔,如何在生活中活出更好的自己等等內容。從這個之後,這樣的視頻的播放量幾乎很快的上了一個臺階。甚至我做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實驗,我偶然遇到一個視頻是描寫,女性在感情中,應該做“渣女”的視頻,強調在感情中,女性應該主導,男性只是“玩物”。這個視頻發佈後,破天荒的突破了100萬的播放,點贊和分享評論更是通通打破記錄。在評論中,出現了極強的話題性。


到底什麼是調性?

在做了一段時間後,我對於一開始的初心的問題,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內容調性?

我覺得簡單的內容分類不是調性,因爲脫離用戶和場景的分類知識從內容管理上的一種客觀分類,他的意義是檢索,但是很多細分的分類,可能是分類無法定義出來的。比如最早的音樂播放平臺,對於音樂的分類是古典,流行,港臺,R&B等等。但是真正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分類應該是網易雲歌單那樣的,“適合跑步時聽得歌”,“自習必備50大神曲”等等。現在很多的短視頻製作工具中,當添加音樂時,很多還是按照音樂類型來分類的,但是現在我已經看到有些平臺開始使用這種場景式的分類方式,比如適合拍美食的音樂,視頻拍風景的音樂等。

我對於調性的理解,還是從產品角度出發思考的內容,是誰在什麼場景下使用,解決什麼問題。這是內容的調性。比如我的小紅書賬號中的內容調性就是,滿足年輕女性在感情中受挫後,渴望更加獨立的願望。後來我在自己做的短視頻社區中,也通過這種定義找到了目標調性的內容。

還有一些好玩的

在賬號的運營過程中,還遇到一些好玩的現象。視頻的標題非常的關鍵,這是促進用戶評論的絕佳方式,標題如果是一個陳述句效果一定不好,但是要是一個問句,比如“你還記得他嗎?”,“你會不會爲他再流一滴淚?”等等這些帶有強烈問題的標題,一般都會收到更好的評論。

另外在視頻的封面選擇中,有一個美好女性形象的封面一定會帶來更多的點擊,僅僅是風景或者無意義物體的封面效果會差很多。

在賬號運營過程中,我收到了很多粉絲髮來的情感諮詢問題,比我此前預期的目標用戶畫像要更小,有的甚至還是在讀中學,可能是一次暗戀失敗,可能是一次表白被拒,或者迫於壓力拒絕了別人的表白,讓我切身感受到“感情”是個苦東西啊。有的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就沒有回覆,有的我回復了,希望我的回覆能夠幫她們解決內心的問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