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秦朝就有PM,焉有“陳勝吳廣”乎?

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古代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也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最終導致秦朝快速走向滅亡。我們在學這段歷史的時候,基本上是這樣描述的: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爲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爲將軍,吳廣爲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從這段描述裏我們知道,陳勝吳廣一行900人被抽調去漁陽戍邊,但是因爲中途大於耽擱了,導致沒有辦法如期到達,迫不得已拔杆而起。漁陽是現在的北京市密雲,陳勝吳廣是從會稽出發,也就是如今的江蘇。從江蘇到北京戍邊,着實很慘,不由感慨秦朝暴政。但是在看完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後,覺得並非暴政,實乃秦朝沒有產品經理,不然陳勝吳廣肯定不會“造反”。

秦代的中央軍隊有兩支,一支叫南軍,另一支叫北軍,南軍是皇宮的衛隊,北軍是都城的衛戍部隊。當時南北軍在一起不到7萬人,由全國各地方壯丁輪流值守。其中做皇宮的衛隊兵待遇是極優厚的,來回旅費由中央提供,日常喫穿都是不花錢的,並且初到和期滿都會由皇帝備酒席款待,一般期限爲一年,可以說待遇相當不錯了。

當戍兵就不同了,戍邊的壯丁來回路費自己出,但是戍兵的期限很短,只有三天。是不是很奇怪,爲什麼只需要三天呢?原來在秦以前,封建時代國家規模很小,方百里就算大國了。這樣從中央到邊疆最遠也不過50裏,到邊境戍守,往返只需要2天不到,加上戍邊的三天,一共不過五天,因此在秦以前,其實戍邊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非常苦的差事。

但是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個制度並沒有改變,還是戍守三天,但是因爲統一全國後,有的地方到邊境的距離可能需要走好幾個月,陳勝吳廣從江蘇到北京的,全靠步行,還得自備乾糧,艱辛程度可想而知。就是因爲這個小細節沒有改正,造成了社會大騷動。

這其實非常像,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剛開始用戶量少的時候,很多問題似乎都不是問題,但是當用戶量大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秦朝當時的朝堂上,制定國家政策的官員中也有一個產品經理,是不是就大概率發現了隨着“社區”變大後,原有的機制需要相應的調整。這樣,焉有“陳勝吳廣”乎。

讀到這裏的讀者,如果此時你就在秦朝的朝堂上,你會怎麼修改這個戍邊的策略呢?可以思考下。

到了漢代,明顯就有“產品經理”修改了“大社區”戍邊策略了。漢代的戍邊還是三天,但是你可以不去,只需要一天出100個錢,3天一共300個錢給到政府就可以免去戍邊。政府就會拿這些錢去僱傭其它人戍邊,這樣可以一次戍邊300天,這樣他也得到這筆錢,除了基本的生活支出外,還能剩餘一些貼補家用。

錢穆的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讀完讓我深刻體會,政治制度也是一個不停迭代,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跟做產品,在本質邏輯上是一樣的。建議大家有空可以讀下這本書,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收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