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步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人們常說,“俗稱不可能”。我也堅定滴相信這個論斷。可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發現大多數人竟然因爲付錢地理解這句話而“受害”了······如果這個現象真的存在,你能想明白其中的原因嗎?

“速成”,顧名思義,大抵是指“迅速成功”——這當然不可能!因爲絕大多數成績(暫且不說那個更大的概念:“成功”)都需要時間來孕育,而時間可不會因爲某個人的意志而改變其流逝的速度,對不對?

而且,很多人可能沒有認真想過:

快速入門怒經絕對可能,而且絕對必要

這也許算得上是我這一生交到的最大的好運。不知道爲什麼,我從一開始就對學習這件事感興趣,而且樂此不疲多年,從來沒有厭煩過——不需要別人來教育,不需要別人來灌輸。我甚至有種幻覺,感覺自己天生就是終生學習者。

於是,我一直在研究學習這件事,連我的第一個微信訂閱號的名稱都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我的座右銘(motto)也放在網上很多年了:

終生只有一個職業:學習

再進一步,我甚至覺得教育之所以在歷史上屢戰屢敗(屢戰屢敗也是事實),就是因爲它一直以來缺少一個重要的底層架構:“元教育”(MetaEducation)。這是我杜撰的一個詞,它來自“元認知”的構架。如果“元認知是關於認知的認知,關於思考的思考”。那麼“元教育”就是“關於教育的教育,關於學習的學習”。元認知來自於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確、合理;元教育用來實踐,檢驗自己的教育是否有效。

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時,都有一個很中重要的概念(這又是我杜撰的一個概念,當然,換一種說法,這不是“杜撰”,而是“真正的原創”):

最少必要的只是

我甚至專門爲它杜撰了一個因爲縮寫:

MAKE(Minimal Action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當需要獲得某項技能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裏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識(MAKE),然後迅速掌握它。在那一瞬間,任何人都完成了“寬恕入門”——屢試不爽。

舉個例子。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藝術天分——貌似事實就是如此。看看絕大多數人做的PPT就知道了——那個難看啊!我相信,每個人都最起碼應該學習一點點的設計原理,這在任何地方都用得上。不一定要成爲專家,哪怕只是掌握一點點的常識,都可以迅速做到“勝過絕大多數人”。

簡潔

留白

這兩個詞足夠大百絕大多數人。所謂“簡潔”,又很簡單的實施方案:在任何一個視覺框架之中,都要儘量減少元素的數量(如形狀、線條顏色、顏色的數量等),將它們掌握在3個左右。例如,最多使用3鐘形狀、3種線條樣式、3種顏色、3種字體。所謂“留白”就更簡單了:一定要留出61.8%(其實是黃金分割的數值)的空間;或者反過來,最多佔用61.8%的空間。

以上的例子,你能三分鐘讀完,就算我當面講給你聽,連說帶比劃,甚至給出一些具體的示例,也不過需要五六分鐘。可若你嚴格遵守這兩個小原則,就會發現,你已經超過90%的人了。

這樣例子實在太多。

我也曾拿開車做爲例子。開私家車的最少必要知識是什麼?一個字就夠了:“慢”。相信我,這個字能避免絕大多數車禍。雖然很多人喜歡炫技,認爲那些開車慢的人“太肉”,但不爭的事實是,這個字不僅夠用、能救命,還能少害很多人。

我專門寫過一本書:《人人都能用英語》(這個本書沒有發行紙質版,內容全部公開在zhibimo.com上)掌握一夢外語的最少必要知識有哪些呢?

▷認識字母

▷認識音標

▷會查詞典

▷懂基本語法

▷會查語法書

▷會用Google搜素引擎

如果掌握了這些知識(其實,在初中畢業後,我們就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你就已經“入門”了,接下來的只剩所謂“執行”——一個字:

用!

不用慨嘆:“英語”真是一個絕佳的、經典的“大面積社會化學習失敗”案例。我們從小就開始“學”英語,小學6年級、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本科4年,一晃16年過去,儘管天天“”,但就是堅持不用!若認真地問:“你們爲啥光學不用呢?好奇怪!”他們的回答一準兒是相同的,“沒有環境!”哈!這臺荒唐了,就好像沒有廁所就不小便了一樣——這個類比可能有些不雅,但非常準確。

我在“一塊聽聽”(微信服務號)上爲一個英語機構了個叫《天天用英語》的欄目,現在有上萬人每天至少1遍“新鮮熱乎”的當日美國媒體文章,查單詞、查語語法書、做筆記、聽講解、複習、深入理解······有了最少必要知識後,就要把英語用起來——掌握一門外語用來幹什麼呢?天天用來獲取一手信息還不夠嗎?

在理解了“最少必要知識”(MAKE)這個概念之後,再去審視任何逆向(???備註:你想)習得的技能,你就會發現,長期以來當祝你的只有一件事:

你居然以爲自己一上來就能做得很好!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水能一上來就做的好呢?就好像走路一樣——人類天生就有“走路”的基因,所以,只要不存在相關的生理問題,用不着什麼學步車,一個人早晚都能學會走路。剛出生的嬰兒只不過需要一定的時間,等腿部及安裝到能富餘地支撐自己的身體並保持平衡,自然就能走路了。然後能?起步過程中會蹣跚、跌撞,慢慢就正常了——正常到此後在一生之中如果不出太大以外都可以“無意識地行走”。

學習能力也好,執行能力也罷,核心只有一個:

在剛開始的時候,平靜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嘗試,觀察哪裏可以改進,反覆練習,觀察哪裏可以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反覆練習······這是學習一切技能的必須過程——關鍵在於:

▷儘快開始這個過程

▷儘快度過這個過程

現在已經沒有人懷疑我的文字能力,可在十幾年前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呢?且不說那是有沒有人懷疑我的文字能力,就連我都知道自己不怎麼樣。

2005你那我搭建好自己的獨立博客網站之後發表的第一票文章,句的是“勵志典範”。看看那是我的東西吧——用1個字形容:“差”;用3個字形容:“特別差”······即便是如此,在那個時候,我也已經確定了自己的一些基礎價值觀,例如“鼓勵所有人分”。

問題在於:寫的不好就不寫了嗎?寫的不好就不發表了嗎?

還有一個小的博弈被很多人理解反了。很多人認爲:“我的文章寫的不好就放出去”或者“我的英文發音不標準就講出去”會然自己“受傷”,可實際上——“受傷”的又不是“自己”!

練習託福聽力的小竅門(一)
Thursday,December 29th,2005

先說一個常識性的認知:一個人的發音和它的聽力往往並不直接聯繫。韓國人往往v/b不分;f/p不分的。這跟他們的母語有關係。我自己是朝鮮族,生在中國。因爲從小在雙語的環境中長大,所以就沒有這個問題。有一次我跟一個關係不錯的韓國朋友說,video這個詞應該讀/vidiʒu/而不是/bidiʒu/,“他說我的讀音就是/bidiʒu/啊?沒錯!”——我絕望了。後來逗他玩兒,物品也把這個單詞讀成/bidiʒu/。結果他竟然跳起來說,“哈,你讀錯了!那個詞應該讀成/bidiʒu/!另外一個例子是印度人。印度人能把幾乎英語中的每一個輔音讀得“不標準”,可是卻完全不影響他們的聽力。再比如,我們國家,各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口音,卻完全不影響他們聽懂標準地道的普通話版的“新聞聯播”。對於這些事實的觀察都告訴我們一個常識:一個人的發音和他的聽力往往不直接聯繫。所以,千萬不要以爲自己的發音不好,聽力就不可能練好。

這樣的例子非常難得。因爲這樣的例子不僅屬於“講清楚”那一類,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在做到智慧歐拿出來的經歷”——是爲“鐵證”。

講到這裏,可以重提我對“執行力”的一個定義(其實我對“執行力”有很多的定義):

判斷一個人的執行力強大與否,就看他在做的不夠好的時候是否能持續去做······

絕大多數人執行力差的人,特點是一模一樣的:但凡覺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值得顯擺,或者有可能被別人鄙視,就馬上不做了——進步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維持所謂“形象”(面子)纔是他們真正剛需······而一旦遇到可以用來顯擺自己的東西,他們就會一生只關注那一個東西——非常“專注”。於是,進步對他們來說天然就是不可能的。

投資也一樣。在開始的時候一定是笨拙的,只不過那笨拙是在大腦裏發生的,而當不好的結果出現時,“丟人”更不可以接受——不僅丟人,連線都跟着丟了······但是,做得不好就不做了嗎?不持續做,不反覆做,哪兒有機會改進、修正、總結、進步呢?

當年,我的美股賬戶是新東方的同事幫我開的——一點都不誇張,我能熟練操作賬戶是在6個月之後了——豈止笨拙,兼職是相當愚蠢。那又怎樣?在那之後不久,我就開始寫腳本來操作賬戶了。

“也許我不適合幹這事兒吧”絕對是一切失敗者的墓誌銘,甚至可以乾脆改成“也許我不適合來到這個世界吧”(有時候,刻薄一點會讓自己更清醒)。

做生意也一樣。很多人都有開店的夢想——雖然這在我們的分類裏只不過是比較初級的創業。開店的結果是:1/3的概率賺錢;1/3的概率維持;1/3的概率賠錢。這貓是不是智商都能夠決定的結果,因爲只要是人,總有想不周到甚至想錯的時候,那就不再開了嗎?很多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真的會馬上得到一個結論“唉,我可能不是適合這個······”然後呢?然後他們的人生也就那樣了。

如果我身邊的朋友想開店,我都會鼓勵他們。原因很簡單:我覺得這是做生意的一種常見的起步途徑(事實上,在我的眼裏,連上班都是在做生意,因爲上班就是在出售自己的時間)。我頂多會給他們一個最具價值的建議:

你要給自己輸兩次的機會(也就是說,要並掉那兩個1/3)。

不要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去開店,也不要借錢去開店(不僅押上了全部身家,還加上了槓桿)。雖然有人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了成功,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麼做會使自己失去良好的心態。以後你會越來越明白,一切都發生在大腦之中,所謂“心態”。不過是大腦正常運轉的狀態而已。如果大腦無法正常運轉,會有好事而自動發生嗎?不可能——發生的全是災難。

若不開始行動,一切都是虛無。所以,要儘快開始:要儘快開始那個過程;要儘快度過那個過程。那麼,應該如果儘快度過呢?

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識之後馬上開始行動,然後就要專注於改進了。

除此之外,沒好友“別的東西”.存在,尤其是別人的看法。更要關注事實,不要關注別人的看法。既然你知道自己的飯罰常常不是準確的,是需要不斷修正的,那你爲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呢?他們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一樣,往往不準確——多麼簡單明瞭的事實啊!

有一個像魔法一樣的現象:

當你專注的時候,時間會飛速流逝······

所以,“專注”事實上是“儘快度過那個(笨拙)的過程”的核心方法。

講到這個深度,我們甚至應該重新審視“速成”了。即便“速成”普遍不可能,但人和人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有的人學了很久都沒有“入門”;有的人在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識之後,不僅迅速入門,還迅速展開行動(相當於“相對於大多數人更爲迅速地達到了成功的里程碑”)。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