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何優化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

在最初的時候,大家都一樣,基本上只能靠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取金錢(主要用來支付生活必需的費用)。於是,大家都自然而然地運用第一中商業模式,即“一分時間只出售一次”——在最初的時候,“能賣出去”(零售)已經很不錯了,“能批量賣出去”(批發)就太好了!人們之所以普遍更看重“穩定的工作”,就是因爲這種思想在起作用。

抽象地看,優化第一種商業模式的方法倒也很直觀:

▷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售價。

▷想辦法提高時間銷售數量。

最普遍的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的方法就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有些人選擇讀完研究生再去找工作。基本理由是一樣的:雖然不是絕對,可從普遍的情況來看,拿着研究生文憑去找工作,就是比拿着本科文憑去找工作的單位時間售價更高。

與此同時,選擇的價值會自然而然地展現。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某個職業的社會需求越強,其從業人員整體上能夠獲得的單位時間售價就越高(例如律師和醫生)。與此同時,那些最終能使個體的單位時間售價越高的專業,學費就越貴,獲得認證的難度就越高——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新東方廚師學校的學費就比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的學費高出好幾個量級。

請注意:新東方廚師學校與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東方教育集團沒有任何關聯。新東方廚師學校可以說是真正的“不上市的獨角獸”。

在這個階段,很多人作出了最終會被證明爲“不明智”的選擇,把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與自己的單位時間售價直接掛鉤,於是,他們不由自主地採用如下兩種方式簡單粗暴地提高自己的單位時間售價:

▷磨洋工

▷喊價工

收8小時的錢,幹2小時的活,就等於把自己的單位時間售價變成了原來的4倍。跳槽,利用“信息不對稱”(反正新老闆沒辦法100%瞭解自己過往的成績)獲得更高的薪水,跳上三五次,薪水翻番的情況也很多。但從長期來看,這樣做不僅是不明智的,其結果也是很明確的:你見過多少人通過磨洋工或者頻繁跳槽獲得財富自由了?一個都沒有。

爲什麼竟然“一個都沒有”呢?我們需要花點心思看透其背後的原理,否則,我們可能會莫名其妙地喫虧。

既然“時間買賣”存在,就相當於這世上有個隱形的“時間交易市場”。你需要徹底弄明白並記住的是:

在這個隱形的時間交易市場裏,每時每刻的“成交價”,其實是時間出售者的“估值”,而非時間出售者的真正“價值”。

把故事裏最基礎的概念——成交價、估值、價值都平行地搬過來,對應去理解,一下子就能明白:

▷成交價是時時刻刻變化的。

▷成交價是買家對賣的估值。

估值不等於價值,他們之間總會有一些差異,或高估,或低估

從長期來看,估值不會離價值太遠

精明的買家看重價值,並善於在低價時買入。

高買低賣的買家早晚會被淘汰。

作爲賣家,如果一味追求高估值,結果就會和股票市場上那些一味追求高估值的公司一樣——很快“死”掉。爲什麼?因爲確實有一些不夠精明的買家,但這些買家早晚會被市場淘汰。於是,最終,那些估值過高的公司(的股票)找不到買家,價值自然會一落千丈。

不過,個人出售的時間與公司出售的股票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對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在放棄持有的時候,還有機會將“燙手山芋”扔給別人,把錢換回來,而時間購買者沒有將其轉讓的機會,只有一個乾脆直接的選項:不繼續購買。此時,時間出售着要回到市場上,將自己的時間“掛牌出售”,通常表現爲重新找工作——看看30多歲的人回到人才市場重新找工作有多難就明白了。

所以,只盯着“成交價”(放到生活場景裏就是“薪水”)而不顧“價值”,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錯誤。邏輯上正確的選擇是:不應該關注“價格”,因爲它只是“估值”;而應該關注“價值”,而且必須是“不斷增長的價值”。於是,結論非常明顯了:

你最好,事實上也必須,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

只關注“估值”的人通常不幸福,理由有若干:

▷總是處於不滿意的狀態——被低估的時候不開心,被高估的時候覺得不夠。

▷因爲缺乏價值的支撐,所以估值必然逐步降低,更可能被過分低估。

▷不得不頻繁地“重新掛牌”,而且是面對越來越少的“不夠精明的買家”。

▷進入惡性循環······

那些時常因爲“感覺自己的價值被低估了”而鬱悶的人,其實應該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被高估的時候——事實上,答案就肯定的——一定有,還不止一次。若能想到這一點,就沒有什麼值得難過的、憂鬱和衝動的了。不時被高估,不時被低估,這纔是常態,而價格和價值恰好重合時極小概率時間。再說,在被高估的時候默默接受,在被低估的時候跳腳大鬧,也不是一個思維正常的人會做的事情,對吧?

還有一個事實,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有認真想過:

你不斷成長的結果,就是你終將被低估——這是必然的。

讓我們一起做個簡單的分析吧.

老闆給員工發薪水,通常情況下給出的是市場平均水準,原因在於:若給所有人都開市場上最高的薪水,企業的整體成本就會被擡高到時區競爭力的地步;若給所有人都開市場上最低的薪水,那員工就都跑了,企業同樣會徹底失去競爭力。因此,大家打工拿到的報酬大都與“市場平均水準”想差不多。若老闆大方一點,那麼員工拿到的是略高於市場平均水準的薪水;若老闆摳門兒些,那麼員工拿到的是略低於市場平均水準的薪水——市場規律大抵如此。

從這個簡單的事實出發,可以說,在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頂尖人才都被低估了,或者準確地講——頂尖的人才更可能被低估。所以,和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當這種人發現自己的價值被低谷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因此格外難過,恰恰想法,他們更有可能覺得高興,因爲那是他們成長的證明。換句話講,他們甚至可能把“被低估”當祖宗對自己能力和成長的肯定。與此同時,他們也很清楚:終有一天,如果能確定自己“過分低估”,就到了“該自己闖出一片天空”的時候了。

單位時間的市場售價無論如很都是有玻璃頂的——無法突破的玻璃頂。當然,絕大的人還談不上“被玻璃頂壓着”,因爲他們所處的地勢太低,甚至看不見玻璃頂。而不斷成長的人終將遇到那個玻璃頂,直至“不得不”、“必須”、“必然”要衝破那個玻璃頂,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事實上都是在爲那一刻做準備。

在生活中,注重估值的人沒法理解注重價值的人,因爲他們的低成思考依據不同。乙方認爲估值更重要,另一方認爲價值更重要,雙方怎麼可能達成一致呢?這兩類人從表面上看不出太大區別,可事實上,他們就像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在同樣的環境裏做着不同的事情,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走出完全不一樣的路。

從“應該更注重價值而不是估值”這個基本事實出發,我們已經推導出“我們應該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這個結論,從而可以繼續摸索更好的優化方法。

提高效率這件事並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麼難,那麼玄。其實,它很簡單,簡單到連中學生都應該熟練掌握的地步。

▷串聯

▷並聯

其實,想想就知道:

▷如果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是“串聯的”(即,一先一後),那麼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只需要調整順序就可以提高效率。

▷如果兩個任務之間是“並聯”的,那麼把它們“串聯”起來就不對了——得想辦法找到可以“並聯”的任務,然後讓它們並行。

讓我們“想想”(養成凡事“多想一步”的習慣,這樣做不會很累):人生中有沒有可以“並聯”的重要事情呢?如果有,我們就必須把它們“並聯”起來,而不是“串聯”,由此我們會機大地提高人生效率(注意,不僅是工作的效率)。如果能做到的話,這是何其“偉大的意義”啊!

不着急,慢慢來。

既然出售時間必然是不划算的——之所以有人願意購買時間,是因爲購買者覺得划算,不是嗎?——那麼給別人打工肯定是權宜之計。你可能早就在想:我什麼時候,憑藉什麼,可以讓別人給我打工呢?對,你早晚要成爲有能力划算地購買時間的人,而不是不得不出售時間的人——很好!可是,能不能馬上就開始呢?有沒有立竿見影的方法呢?還真有:

這顯然是一個“反敗爲勝”的故事。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有些人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千方百計(形象地講就是“削尖了腦袋”)去明星企業打工,因爲在那裏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經驗(有些人無論如何都要去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背後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雖然從事實來看,在有些時候明星企業的薪資待遇可能不如普通企業高,但是在明星企業裏,“競爭更爲激烈”這個事實本身可能就是很大的優勢。人就是這樣,不參與競爭就自然傾向安逸,停滯不前——越是年輕,就越是如此。

我這一生只有一次給別人打工的經歷。從28歲到35歲,我在新東方教了7年書。最幸運的是什麼呢?最幸運的是,那是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算得上大企業,在教育行業裏也算得上是明星企業。明星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人才濟濟。我一直聚德,對所謂“教育”,“耳濡目染”很可能比書本來得更直接、更有效。

在新東方工作的7年裏,所見所聞、所思所得、真正有用及後事慶幸自己見識過的,都贏藏在當初的種種細節裏,當有一天那些東西顯現出巨大價值的時候,我才覺得那絕對不是一段簡單的“打工時間”、我相信所謂“見識決定境界”。民間有句俗話,“沒喫過豬肉,也總得見過豬跑纔行”,說的是一樣道理。

觀察一下身邊的人,我們馬上就會發現人羣在一次二分(.就好像兩個截然相反的物種一樣):

▷給老闆打工的人

▷給自己打工的人

第一彙總絕對是大多數,將他們描述爲“給薪水打工的人”可能更爲正確。他們會不由自主把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與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金錢彙報相匹配。他們在工作時多一分力氣也不肯花,下班準時就跑(估值他們在上學的時候就是那種在下課鈴聲響之前就把書包收拾好的人),永遠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那些付出更多的人持有永恆的態度:“你傻了吧?”當別人指出他們的“不作爲”時,他們的反應通常令人喫驚地相似:“就給我那麼點兒工資,還指望我做成什麼樣呢?”

於是,絕大多數老師不肯反覆備課,不肯花時間改善課程質量,也不肯講新課——“又要花時間備課,累死了”,反正許多年前準備的那套東西(甚至是從前人那裏直接“複製/粘貼”進自己大腦的東西)已經“夠用”了!

我不理解他們。我知道,他們也不理解我。當我偶爾(因爲年輕)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無一例外地被評價:“你真能裝!”於是,我學會了“少說話,多做事,一個人默默前行”。

第二種人絕對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他們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寧可少睡一會也要把事情做到一定程度才心滿意足,別人休息時他們可能還在工作,甚至好像完全不會去想:“這麼努力還不漲工資,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從來都屬於“給自己打工的人”,即使我跑到一個地方“拿着薪水給別人打工”,也好像沒辦法把那個“爲自己做事”的“進程”給殺掉。

“進程”(process)是計算機操作系統裏的一個術語,是指同時進行的“任務(們)”。要強制停止某個任務,一般的說法是“殺死那個進程”(kill the process)

從某種意義上看,有1個以上的進程同時進行,不就是“並聯”嗎?現在只不過是在“給自己打工”的同時“給老闆打工”而已。在做每件事的時候,判斷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的好壞與高低,有兩個標準:

▷是否對得起拿到手的薪水?

▷是否對得起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給自己打工”和“爲自己做事”的人,自然對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要求更高一些。其實,每個人在這一點上都是一樣的,看看有多少人在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司的時候不會順手關燈就知道了(與此同時,他們其實一直在擔心自己離開家的時候是不是忘了關掉家裏的燈)。在讀高中的時候,我有個同桌經常說這麼一句話:“咱是誰啊?!”這句話的意思是:

▷“咱是誰啊?!”——所以,“那些事兒不能幹啊!”

▷“咱是誰啊?!”——所以,“這種東西拿不出手啊!”

▷“咱是誰啊?!”——所以,“做成這德行怎麼好意思呢?”

▷“咱是誰啊?!”——所以,“這事兒得做到這樣的地步纔行!”

······

這句話“不小心”影響了我的一生。

雖然這樣想事情的副作用是讓很多人覺得“你真能裝”,但結果確實是:選擇不同,做出來的事就不一樣,而且質量與品格都不在一個層次上。“給自己打工”的人,總覺得, “還可以做得更好”,於是,接下來的每一步,每一個選擇,每一次行動,都是零一個層次上進行的,都有更高的標準——隨着時間的流逝,結果自然天差地別。

事實上,第二種認識划算的,而第一種人從長期來看註定是喫虧的,瘸子一位聰明。爲什麼呢?因爲第二種人極大地優化了自己的個人商業模式。

他們把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了2次:

▷一次是把時間出售給老闆,換取了薪水。

▷另一次是把時間出售給自己,換取了成長。

這樣看來,對某個差異的解釋就很自然且清楚了:那些拿到兩次回報的人又怎麼會像那些只拿到一次回報的人一樣那麼在乎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的薪水呢?與此同時,第一種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落後”——別人的真正成長就是自己的真正相對落後,這原本就是事實。只可惜,他們不僅看不到,還在“幸福地墮落着”······

“變成另外一個物種”的重要方法之一竟然如此簡單:

把自己變成一個“給自己打工的人

如此這般,你已經變得於與衆不同,因爲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終生只會半生不熟地運用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1次”,而你竟然把這最基本的個人商業模式“升級”了,變成了“一分時間至少出售2次”。從長期來看,你的收益曲線一定會長成複利曲線的樣子——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別說別人,就連你自己都看不出它和一條斜率不大的直線有什麼區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