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協議的請求與響應

服務器與瀏覽器的交互

  • 瀏覽器負責發起請求
  • 服務器在 80 端口接收請求
  • 服務器負責返回內容(響應)

  • HTTP 的作用就是指導瀏覽器和服務器如何進行溝通。



我們每刷新一個頁面,或者重新打開一個頁面。我們在瀏覽器的調試工具network中,都會看到瀏覽器會發出很多請求。

這裏寫圖片描述

我們選中一個資源,點開,我們就可以看到請求頭和響應頭了。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記得點擊請求頭或者響應頭右邊的view source纔可以看到這個界面哦。



接下來我們分別來分析一下請求和響應。

請求的格式

1 動詞 路徑 協議/版本
2 Key1: value1
2 Key2: value2
2 Key3: value3
2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2 Host: www.baidu.com**
2 User-Agent: curl/7.54.0
3
4 要上傳的數據
標號爲2的代表請求的第二部分

請求最多包含四部分,最少包含三部分。(也就是說第四部分可以爲空)
- 第三部分永遠都是一個回車(\n)
- 動詞有 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 HEAD OPTIONS 等
- 這裏的路徑包括「查詢參數」,但不包括「錨點」
如果你沒有寫路徑,那麼路徑默認爲 /
當請求動詞爲get時沒有第四部分。請求部分爲post時有第四部分。比如說你在登陸界面使用的post請求,那麼第四部分就是你的用戶名和密碼。
第 2 部分中的 Content-Type 標註了第 4 部分的格式


響應的格式

1 協議/版本號 狀態碼 狀態解釋
2 Key1: value1
2 Key2: value2
2 Content-Length: 17931
2 Content-Type: text/html
3
4 要下載的內容
狀態碼,是服務器對瀏覽器說的話

1xx消息

2xx成功

3xx重定向

4xx客戶端錯誤

5xx服務器錯誤
具體可查看該鏈接https://zh.wikipedia.org/wiki/HTTP%E7%8A%B6%E6%80%81%E7%A0%81

第 2 部分中的 Content-Type 標註了第 4 部分的格式
第 2 部分中的 Content-Type 遵循 MIME 規範
用 Chrome 查看響應
打開 Network
輸入網址
選中第一個響應
查看 Response Headers,點擊「view source」
你會看到響應的前兩部分
查看 Response 或者 Preview,你會看到響應的第 4 部分


TCP 和 UDP 的區別

簡答:TCP 可靠、面向連接、相對 UDP 較慢;UDP 不可靠,不面向連接、相對 TCP 較快。
TCP 的三次握手指的是什麼
簡答:每次建立連接前,客戶端和服務端之前都要先進行三次對話纔開始正式傳輸內容,三次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1. 客戶端:我要連接你了,可以嗎
2. 服務端:嗯,我準備好了,連接我吧
3. 客戶端:那我連接你咯。
4. 開始後面步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