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神”

神,還有與之類似的妖魔鬼怪,是什麼?是未知。

人面對未知,最直接的感受是恐懼,如何克服這種未知帶來的恐懼呢?

一個常見的辦法就是自我解釋,想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理論,然後通過心理暗示,使自己相信它。這樣,風雨雷電等等,我們不清楚不明白,但又讓我們產生恐懼的東西,就作爲神而誕生了。

除了自我解釋,還會選擇相信它人。或許一個人說不會讓我們產生信任,當一百、一千個人,甚至所有都說時,我們通常會妥協。這是也羣體中的生存法則,標新立異的人,需要太多的勇氣了,一般人缺乏這種勇氣。而與其它人一樣,無疑是最容易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的。

長此以往,當慢慢的很多人產生共識時,我們就會制定規則,然後通過大場面、高強度、高頻度的執行,嚴肅而正式的態度,對不遵守的人實施懲罰等方式來強化規則,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禮。“禮”對羣體的影響非常之大,超出我們的想象。比如各種形式的誓師、大會、宗族祭祀等,往往做爲個體的我們會嘲諷着,妄想着,自我感動着,被潛移默化的影響着。

好了,一句話解釋什麼是神?

人因爲對未知產生恐懼,便用自我解釋來克服恐懼,自我解釋經過羣體的加強,慢慢成爲羣體的規則。神就是一個說法。

知道了這個“外在的神”是什麼,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內在的未知”。
我們要知道,正視問題的存在是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所以首先要承認,人的認知都是有邊界的。

好比螞蟻的世界只有前後左右,而不知道上下、時間、空間、速度等等一樣。也許我們在別人的眼中,也是一隻眼界小的可憐的螞蟻。一定還有我們未知的世界存在着,或者在宇宙的某個地方,或者是比宇宙更高的維度,忙着自己的世界,處理着自己的未知,然後偶爾看下我們這些爬行在他們腳下的螞蟻。

再者,面對未知,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是盲從,即,相信權威;二是偏激,即老子天下第一,別人說的都是錯的。比較理性的態度是對沒有親歷耳聞的持懷疑態度,但也要相信存在即合理,什麼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有了正確的態度,接下來就是大膽猜測,小心求證了。

這條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路是充滿曲折、艱辛、痛苦,需要不停地進行天人交戰的一條路。

我們需要克服羣體的盲從、心理的安逸,長期與孤獨、無助爲伴,但請相信,你永遠是最有勇氣的那一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