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藝術---小公司的軟性管理與硬性管理

  很多人說過(包括我老爸),管理是門藝術。但從小對藝術缺乏的我不能用藝術的角度來審視管理的優缺點。上面這句話好像說的挺文藝的,可以簡而概之:“我現在對管理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沒有任何概念”。以前這樣問老爸:“管理是什麼?” 老爸這樣告訴我:“一個好的管理就是讓被管理者高興的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我想這樣的說明應該是很到位了。古代有“士爲知己者死”這句話應該就是更高一個層次上面的管理了吧~當然這只是我的一人之見。

  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小公司看領導,大公司看制度”。不知道出自哪位賢者之口,不過現在沒有深究的必要。從這句話看來,一個小公司的經營成敗多看管理者的個人素養及其道德品質,當然,我只是片面的分析了這樣一段話,除了上面列出的一些東西肯定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鑄就他的成功。對於一個大公司來說,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是維持一個龐大集團或公司的必要前提,中國有句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應該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了。

  前面閒扯一番,現在切入正題。對於小公司來說,什麼樣的管理才能對公司要益處?

一:軟性管理與硬性管理

上面這個軟性管理與硬性管理是我自己造的詞,沒有查閱資料,所以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樣意思,所謂“軟性管理”就是,對於員工用一種相對溫和的態度,除去激烈的對抗,將員工軟化。好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的將員工收入囊中。所謂“硬性管理”就是,在制度上強制規定員工該做及不該做的事情,建立規範的管理制度。並100%的執行該制度(是完全執行,不留情理)。

 

場景還原:公司A有7個人,技術創業型公司,經營4個月。一個總經理,一個技術總監,一個teamleader,4個職員

觸發事件:兩個離家遠的員工,早上上班有遲到情況。當前公司還沒有相應的制度來控制遲到。

老闆對應政策: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大約一個月,老闆得知該情況後,開始實行每日簽到,實行兩個星期,效果不明顯。老闆正是開會講此事    情,並立下制度,每月不能遲到超過三次,如超過三次,每次扣錢。制度實行,在老闆來晚的情況下,員工在簽到表作假。遲到情況並沒有得到控制。

 

分析:對於小公司來說,辦公室不大的情況下,每個人的情況,老闆應該心知肚明。包括每天的上班下班,工作狀態等情況。小公司對照大公司的優異之處就是可以即時瞭解員工的工作情況。對員工的瞭解比較深刻。老闆用簽到的方式來提醒員工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是員工根本沒有在乎老闆的提醒,其爲第一個失敗點,每個人都有惰性,你不口頭提醒或任何書面的提醒,他都會置若罔聞,在這裏,如果老闆強調一下這個事情,應該會好一些。

其二:是否用一種彈性的工作時間會好一些?兩個家遠的員工,除非在十分早起的情況下,從家到公司纔不會遲到(大約提前到公司20~30分鐘),是否可以用一種彈性的工作時間來保證每天的工時,如果早上遲到30分鐘,那晚上下班就晚走30分鐘。

其三:制度對員工的影響,只有兩個員工會遲到,那這項制度是否就是針對這兩個人的?他們一定會這樣想。這樣一來,他每天早上起牀上班會觸發多少次對公司的不滿?早上起牀,本來想多躺30分鐘,一想,遲到要扣錢。路上塞車,一想,遲到要扣錢。下了車,快點跑,遲到要扣錢,這樣開始的一天,心情會好嗎?工作效率會高嘛?其實人貴有自知之明,你給予他,他一定會返來報答你。就算不報答,他的心裏也藏着感激之情。

 

困了,睡覺,以後再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